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04)——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有刘瑜专文导读“重读福山之一:历史的漫长终结”。
随着“冷战”结束,狂乱的二十世纪终于趔趔趄趄走到终点,福山重提过去几个世纪来伟大哲学家提出的问题:人类历史是有方向的吗?如果是有方向的,它将通向什么样的终点?相对于“历史的终结”,我们正处身在哪儿?
在本书中,福山提出,有两大力量在共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前进,一个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逻辑,一个是黑格尔—科耶夫所谓的“寻求承认的斗争”:前者驱使人类通过合理的经济过程满足无限扩张的欲望,后者则驱使人类寻求平等的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股力量最终导致各种专制暴政倒台,推动文化各不相同的社会建立起奉行开放市场的自由民主国家。紧随而来的问题是,在“历史的终结处”,政治经济的自由平等,是否能够产生一个稳定的社会,让生活在其内的人得到“完全的满足”,抑或,“最后的人”被剥夺了征服欲的出口,不可避免地导致他们冒险一试,让历史重返混乱与流血状态?
福山对这些终极问题的当代思考,既是引人入胜的历史哲学教育,又是对人类社会及其命运这些最深刻问题的发人深思的探寻。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奥利弗•诺梅里尼高级研究员,此前曾任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兹高等国际研究院、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企划局副局长、兰德公司研究员。著有《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信任》、《十字路口上的美国》、《政治秩序的起源》等。现居加利福尼亚。
也许这里面有很多现象都是尽人皆知,也是我们切身体会过的一些现象,但是我觉得这种书的存在价值就在于:我们需要一种更加严肃而具体,并且系统性的描述的著作。 显然,在威权体制下,看到这类书的全貌是困难的,所以并不是说理想国译从多么优秀和终极,而是这类书被传播到国内...
评分我读这本书,是因为受到了两次挫折。 一是在一次聚会的时候,一个朋友问我,“你说我们不自由,可我们在这饭桌上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这还不是自由吗?”。另一次,是看许知远采访马东的时候,马东说,“你认为时代一定是进步的,但其实历史是遗忘和再重来的循环。”单纯看这...
评分如果剔除本书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因素直击哲学领域会发现福山跟从黑格尔、尼采来看世界。问题是这二者之间的裂隙福山如何填平? 融合黑格尔和尼采的努力首先是由科耶夫做出的,科耶夫的结论就是黑格尔的历史的终结带来尼采的末人(the Last Man)的世界。福山在本书中...
评分我读这本书,是因为受到了两次挫折。 一是在一次聚会的时候,一个朋友问我,“你说我们不自由,可我们在这饭桌上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这还不是自由吗?”。另一次,是看许知远采访马东的时候,马东说,“你认为时代一定是进步的,但其实历史是遗忘和再重来的循环。”单纯看这...
评分也许这里面有很多现象都是尽人皆知,也是我们切身体会过的一些现象,但是我觉得这种书的存在价值就在于:我们需要一种更加严肃而具体,并且系统性的描述的著作。 显然,在威权体制下,看到这类书的全貌是困难的,所以并不是说理想国译从多么优秀和终极,而是这类书被传播到国内...
如同越是学识渊博越谦虚,越是高水平的论著反而易于理解,本书非但没有高不可攀,还在福山的帮助下厘清了常见的哲学政治历史国际关系等诸多议题,甚至解答了伊斯兰教复兴、联合国失败,再无新哲学新的伟大艺术创作的原因,读书过程时有“脑震荡”之感,心情时而五味杂陈,一方面有一道符合普世史的普遍同质化的终结之门,一方面有个具希望又悲观的矛盾终点;同情忧虑批判远远不够,寻求合适的平衡方案,构筑“防止历史重启和向最初的人回归的防护堤”是根本目的
评分作为Bloom的学生,他却在历史的终结的争论中采取了代表现代人立场的科耶夫的观点,其中浸透着意识形态终结的喜悦,然而却忘记了这一命题的悲观性质,现代性的胜利究竟是不是进步,还要具体讨论。
评分福山把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寻求承认的欲望”,虽然很务虚,倒也有几分道理,比如他举例的要求高工资的例子,说不但满足对物质的欲求,也满足激情部分对承认的欲求。这种阐述感觉有点“行为经济学”的意味。不过这本书是政治哲学领域的,所以可以称呼它为“行为政治学”吗?嘿嘿。
评分一元论史观是没有前途滴
评分野心之作,争议多多,但启发也多。福山的核心观点:自由经济与自由民主之间关系密切,但两者并不意味着必然的因果联系。因为威权主义与自由经济的结合甚至会产生更可观的经济奇迹,所以自由民主必须从另外一个方面,即人类对自身价值的承认的方向去追寻。这就把我们的视点从霍布斯、洛克等人主张的理性引导欲望的“经济人”(“布尔乔亚”)的角度,转向黑格尔(或者按福山的说法,“科耶夫化的黑格尔”)所主张的“寻求承认的斗争”的角度来思考。因为在欲望和理性之外,人类还富有置生死于度外的非理性激情,通过一切手段来满足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的肯定。就这个意义来说,自由民主乃是人类历史的普遍趋势。当然,福山也看到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就追求“承认”的激情本身而言,除平等意识之外,也蕴含着一种高于他者的优越意识。福山的可贵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