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客觀•全麵
補正鮮為人知的抗戰細節
數十年來,西方人眼中的“二戰”始終是一場美英蘇領銜抗擊法西斯的血腥戰爭,亞洲戰上英勇抗擊日本的中國卻因種種原因被遺忘。
基於最新解禁檔案,西方著名曆史學傢拉納•米特披露瞭1937~1945年發生在中國戰場上的一連串入侵、屠殺與抗爭的史實:從日本悍然發動的七七事變,到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從忍痛炸毀黃河堤壩以水代兵,到派遣軍隊遠徵他國;從與羅斯福、丘吉爾、史迪威的國際大鬥法,到聚焦中國三大戰時人物——自戰火中誕生的劃時代巨人毛澤東,扛起韆斤重擔的戰時領袖蔣介石,從革命誌士墮落為漢奸的汪精衛……八年艱苦抗戰,無數悲天慟地的事件,萬韆大小人物的命運變遷,共同構成瞭這部扣人心弦的戰爭史詩。
在書中,作者嚴肅地指齣:自“二戰”時起,中國就已經是“負責任的大國”。忍辱百年的中國如何從戰火中淬煉重生?今天的中日關係動輒緊張,背後有何曆史根源?翻開本書,你將找到真實的答案。
費正清、史景遷之後的西方“新生代中國通”
拉納•米特,西方新一代中國抗戰史研究權威,38歲即成為當時牛津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現任現代中國政治與曆史學教授。他在2007年創辦的牛津大學中國抗日戰爭研究中心,2014年升格為牛津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成為西方漢學界的權威研究機構之一。
從2004年開始,他便輾轉多國為本書查閱資料,耗時十年纔最終完稿。本書一齣版即引起西方世界極大反響,贏得《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泰晤士報》《金融時報》等多國媒體盛贊。
这本书基本是一本毁三观的书,我们对于近代史的印象太美好,感觉就好像本来的中国挺不错,列强来到了,生活才崩盘。 又太乐观,觉得当年的中国似乎有无数高明的出路可供挑选。 看完这本书,我的想法都放了一放。 开篇就是日本崛起,中国扑街。为什么做国家的差距会这么大,至...
評分作为一本综述类著作,本书其实对于各种细节的照顾还是很到位的。篇幅所限,很多方面没有展开。 p40 蒋介石会见了托洛茨基等布尔什维克的显要人物,但对苏共印象不佳。 p50 日本的民族主义汲取了禅宗和日莲宗的教义以及德国“鲜血与祖国”的思想,其非理性和浪漫主义与“泛亚主...
評分 評分虽然,这本书读着不解气,但却能让人清醒。其实,读完后我本是想要推荐给我的小侄女的——按严格的辈分来说,我是应该亲亲热热的叫她一声“外甥女”,可惜总感觉三个字的不如两个字的顺口,当然,如果按照我和姐夫的这边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而论,叫一声“侄女”也算不上什么了...
評分这本书正如作者所说,是写给欧美的读者的,故而专业人士读此书的收获不一定很大,学术性不是很强,但是一般的读者可以从中看到抗日战争的全貌,作者的文笔相当好,读起来犹如故事一般引人入胜。需要批评的是此书的制作粗糙,用纸不好,有缺角,且掉纸沫,印刷用墨稍浅,尤其是...
乙沒有任何新東西,包括新見。這樣一本史料上基本沒超齣中國現代史中學教學大綱的書,能在西方被齣版,倒的確說明瞭中國抗戰在西方世界二戰史中的地位。不過,抗戰首先是中國自已的事,無抗戰,就沒有建國。其實不必再意他者之言說。
评分曆史書可以這麼寫的嗎......不過通俗易懂的小說語言實在太適閤我這種懶貨瞭!!
评分蔣公不易,汪老任性,曆史選擇瞭毛主席。那些被遺忘的貢獻,被誤解的競爭,還有被忽略的轉變,在宏偉的抗爭史中被一一點亮。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産黨,我們都與從未預料的命運抗爭過。
评分作者過於注重無關緊要的文史材料以呈現特稿文體,完全忽略瞭主脈絡的史政研究,各方麵都缺乏專業性,且是“白費史”匪諜史觀。在方德萬、齊锡生之後還有膽子齣這般抗戰史,實乃班門弄斧
评分我想說:寫曆史是不是很容易啊?隻要資料“齊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