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荷兰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殖民帝国,不但在与英国的竞争中胜出,还取代了昔日的殖民霸主西班牙。当时荷兰的对外贸易额甚至占到了全球的一半。
1624年,荷兰在台湾南部海岸修建了热兰遮城堡,福尔摩沙(即台湾)也逐渐发展成为荷兰最富有的一座殖民地。而这时,在与清朝对抗中遭遇挫败的郑成功也将目光瞄向了台湾,他将成为荷兰人在远东最强劲的对手。
1662年初,经过九个月的激战,郑成功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带领手下将领战胜了如日中天的荷兰人,拿下了台湾。郑成功是如何做到的?《1661,决战热兰遮》详尽地叙述了这一过程,对传统上认为西方军事比中国先进的论点提出了质疑,指出中国人拥有更丰富的军事思想传统,郑成功领导更有方,中国士兵的战斗力更强,这是中国人在这场“中西第一战”中赢得全胜的原因。
《1661,决战热兰遮》是近年西方中国研究新秀、史景迁弟子欧阳泰的第二本关于台湾的专著,被西方媒体认为是今年中国历史方面的必读之作。
欧阳泰(Tonio Andrade) 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师承西方汉学巨擘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和17至18世纪欧洲史专家帕克(Geoffrey Parker)。现任埃默里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史、全球史以及殖民主义比较研究。著有《福尔摩沙如何变成台湾府?》。
陈信宏 资深译者,毕业于台湾大学外语系,曾获梁实秋文学奖等多个翻译奖项,并以《好思辨的印度人》入围2009年台湾金鼎奖最佳翻译人奖。其他译著包括《胡若望的疑问》《落脚城市》《机场里的小旅行》《宗教的慰藉》等。
天暗暗的吹着细雪,不知日夜。有些东西从海面上飘了过来。 海浪轻送,那东西越来越近,却原来是几片舢板,里面横七竖八躺了十几个流浪客。 他们中多数都已昏迷,只有两三个还有意识。他们看到了一片新的陆地!两个人勉强直起身来,连滚带爬冲上了海滩。碎石如刀,割裂了他们...
评分 评分如作者所说,这本书的精彩程度犹如小说,但却都是真实事件。除却国姓爷这一人物本身之丰富的戏剧性外,史景迁弟子的文笔勾画也是引人入胜。但史书毕竟是史书,毕竟不同于文学作品。这本书会引用各种中国和西方人的史料作依据,同时,一些历史学术语也被简明的介绍。比如,作者...
评分 评分——《1661,决战热兰遮》还原的历史细节 文/严杰夫 1661年中荷战争为人们所熟悉,不仅因为它是各类历史著作中的常客,还拥有多方面的原因。对许多中国人来说,这是历史上中国与西方的第一次冲突,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率领下,中国人成功驱赶荷兰人收复台湾,为我们带来了...
★★★★☆ 2015.01.31-02.03 在闭关锁国、由少数民族统治之前,我们的祖先也曾驰骋东南沿海、日本海、东南亚群岛,也曾如同犹太人一样贸易四方。国姓爷收复台湾的远征其实有一定的信息误导,但他的部队是一支名副其实的、一定程度上国际化、近代化的部队,他本人即是文化交融的样本—与海盗父亲郑芝龙的利己主义不同,出身日本的他带有武士道精神,赞同儒家的忠君报国理念。欧阳泰在这个典型的中西方军事冲突个案中调整了原本的“修正主义派”立场,正视了西方在文艺复兴堡垒和舷侧炮战舰等军事方面的技术优势——尽管国姓爷凭借更好的领导、纪律、荷兰人内斗赢得了战争。但根本上中国人只重视了战争的表面,因暂时的胜利而固守传统,忽视了隐藏在建筑、航海、测绘、甚至火炮角度调整等背后的科技力量,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启蒙进步。
评分飞机读物。标题原为《失去的殖民地:中国对西方的第一场重大胜利之秘辛》(副标题中文译为《中国对西方的第一次胜利》有误导性,因为1521年明帝国在澳门击败了葡萄牙舰队)。作者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国姓爷攻台之役检视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在17世纪后期中国(或更广泛地,亚洲)是否已落后于欧洲?本书的结论介于两派之间:1. 军事科技方面,中国人在火炮、火枪技术上毫不落后,但在船只(特别是逆风航行能力)及堡垒方面有明显劣势;2. 中国军队的纪律及指挥官的领导能力大大优于荷兰(部分归因于国姓爷的多文化背景);3. 偶然因素(如天气)起了重大作用。但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对一个关键事实强调程度极低,即国姓爷的兵力十倍于荷方,这才应当是他取胜的根本原因(此役中荷死亡比约为6:1)。另外故事讲得非常精彩。
评分读书笔记写了14页的word。。长这么大没这么认真读过一本书,小猫崽子考试要是还不过我弄死你!@Sophieglan
评分跌宕起伏
评分飞机读物。标题原为《失去的殖民地:中国对西方的第一场重大胜利之秘辛》(副标题中文译为《中国对西方的第一次胜利》有误导性,因为1521年明帝国在澳门击败了葡萄牙舰队)。作者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国姓爷攻台之役检视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在17世纪后期中国(或更广泛地,亚洲)是否已落后于欧洲?本书的结论介于两派之间:1. 军事科技方面,中国人在火炮、火枪技术上毫不落后,但在船只(特别是逆风航行能力)及堡垒方面有明显劣势;2. 中国军队的纪律及指挥官的领导能力大大优于荷兰(部分归因于国姓爷的多文化背景);3. 偶然因素(如天气)起了重大作用。但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对一个关键事实强调程度极低,即国姓爷的兵力十倍于荷方,这才应当是他取胜的根本原因(此役中荷死亡比约为6:1)。另外故事讲得非常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