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与《提前怀旧》、《南京味道》(三联书店,2012年版)合为“提前怀旧”三部曲。部分文章曾于“提前怀旧”专栏发表。若说《提前怀旧》近于“政治生活场景”,因为有毛泽东去世、林彪失事、西哈努克亲王在中国等大事件的历史记忆;而本书则多是洗澡、剃头、习泳、看电影、听音乐、穿衣戴帽之类的日常琐细,不妨视为“私人生活场景”或“日常生活场景”,这也是和前编同题而有区别的所在。不过,二书可做正续编看,正是因为“都是关于记忆,所写大多是我青少年时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的人与事,写法也一般无二”。以童年视角与今日眼光两相重叠交错,既是给那个逝去年代留一印记,也从琐碎、懵懂的记忆中折射出那个时代荒诞的喜剧性。是个人记忆,也不失为群体记忆;属南京方志,也可以通约为那个时代的共通记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小时候奶奶也会削橘子皮,晒干了去药店卖;妈妈以前骑自行车,就是书中所提到的“活上”;黄梅天的时候,也记得家里的墙皮上一层的水珠;驱蚊子呢,我至今还是很喜欢蚊香的味道;爸爸会游泳想来也是因为时代的影响罢;集体澡堂还有点儿模糊的记忆……一路读,总有些回忆冒出来。我喜欢这一套怀旧的,又有点儿雅趣的书。
评分作为一个从那些岁月走过了的人,看到这些琐忆感觉亲切极了。
评分生病在家,花了一个白天读完, 余斌老师的怀旧文章大概是支撑我读后期《万象》的最大原因了吧。
评分下载的电子书,txt格式,里面是八本书,冠名《闲趣坊》,看起来有点累(有不喜欢的,跳着看,没有目录,只能靠进度条)。这个是最喜欢的,一段独特的历史,也是男孩的成长史
评分随笔看起来总是轻松,只是那种日子最好永远停留在记忆里吧。我妈还挺喜欢的说特别亲切,还问我竟然能看懂吗(。……说起来70年代的生活也和90年代初无异啊,不像这近十年,回想起来我大二都还在用挪鸡鸭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