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年85歲的草間彌生藉由不停的創作,將所有的不安、恐懼及痛苦,轉化為靈感能量。即便現在人生已經快要畫下句點,但她的熱情卻從未熄滅,仍持續埋首於藝術創作,不分晝夜全心投入。《草間彌生×圓點執念》從藝術、戰鬥、人生、社會切入,進而探討宇宙與生死愛的關聯,蒐集草間的人生註腳,並從她的創作軌跡,一舉窺探草間彌生獨有的藝術思維。如果你也能看看她寫給時代的話,那麼她經年累月的努力也將獲得回報。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
「為了戰勝內心的孤獨不安,持續創作著。」
1929 年生於長野縣,為日本前衛藝術家、小說家。草間在十歲時,開始出現嚴重的幻覺,常常想不開。幾經與母親交涉後,終於在1957年前往美國,那時以網點覆蓋整個畫面的黑白素描繪畫與軟雕塑作品,並和安迪.沃荷、達利等藝術家相互較勁,獲得高度評價。1960年代後期進行偶發藝術活動(類似現在的快閃)。於 1973年回到日本,持續創作藝術作品,並出版小說與詩集,如《克里斯多夫男窟》或《曼哈頓企圖自殺慣犯》等。2011至2012年於倫敦泰德美術館等地舉辦大型回顧展,日本國內的最新作品還包括於靜岡、大分、高知等地舉辦的「永遠的永遠的永遠」巡迴展。
我知道很多艺术家活的都不开心,很多艺术家的一生都是悲惨连连,死后他们的作品才得以出名。艺术不能当饭吃,艺术不适合当饭吃,这是时下的一个公理。在这种认知下,发现为艺术而生因艺术而在八十高龄依旧闪闪发光的草间弥生奶奶,我不知自己有多惊讶。她有多惊艳,我的...
评分这是一本充满只言片语的小书,但还是可以从中一窥草间弥生贯穿一生的艺术思想。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这位“圆点女王”希望通过这些散落在不同时代、不同印刷品之上、或长或短的文字,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生命的感悟传递给更多的人们。 在1975年的一篇文章中,草间弥...
评分这本书比我预想中要好。 我要下这本书,原本只是出于对草间弥生的好奇——我对一切出色的人物都有好奇心——我带了这本书出来,原本,并没有准备带回去,想着就在新加坡送人好了,然而现在,我可能还是会带回去,如果我觉得,我还没有消化完这本书的营养。 有些传记类书是浅...
评分极水,排版也极凶残。除了图片(全是黑白的),基本上是这么排版的:奇数页是摘自草间自传或访谈的金句(每页一句),偶数页是字虽不大但行很疏的独白式小短文。内容也比较单一,基本上是草间(对其艺术成就)的大量自我表扬(有些话简直不适合亲自说)和少量自我剖白,还有几...
评分——评《圆点女王,草间弥生》 文/蓦烟如雪 1929年草间弥生出生在松本一个从事育苗业的传统家庭中,谁都无法想象若干年后,她的画作能以近580美元创下个人拍卖最高纪录;甚至她还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百位艺术家”。 这个想象力无边的创作家,能从堇菜看到人脸,...
去宇宙
评分內容有點單薄。
评分刚读完「会饮篇」看到草间弥生出于「永恒的爱」走向创作的荒野就有点热泪。真是可爱又热血的人,无尽的圆点,无尽宇宙,持续创作。书还是更多停留在遐思感性层面的。
评分因为偏执所以不断工作的艺术家看上去总是十分可敬。出于对老太太的敬意,我甚至觉得南瓜也跟着好看了起来。
评分看完就是喜歡!草間彌生.後,再看這本書,可以作為補足資料,還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