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手

死亡之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戴维•霍夫曼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484
译者:张俊
出版时间:2014-4
价格:5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55019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冷战
  • 历史
  • 普利策奖
  • 军事
  • 纪实
  • 政治
  • 美国
  • 非虚构
  • 死亡 奇幻 悬疑 惊悚 推理 末日 诅咒 手术 未知 阴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里根、戈尔巴乔夫、无名间谍、外交官、科学家……炭疽工厂、太空战、核攻击自动化……谈判、迷失、大崩溃、末日恐慌……

美苏之间,冷战军事对抗长达数十年。《死亡之手》讲了这样一群人的故事,他们先是竭力遏止军备竞赛这辆飞驰的列车,后又不免黑色幽默地,转而投入苏联解体后留存的核生化武器保护,这些邪恶武器,是冷战给我们留下的至今挥之不去的一份“危险遗产”。

冷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时代。不仅如此,20世纪后半叶,美苏超级大国军事僵局及盟国生产并持有大量核武器,爆炸总威力已达上百万广岛原子弹。更糟的是,苏联的生物战机器,甚至准备制造足以感染和杀死几百万人的细菌和病毒,令人毛骨悚然。

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结束冷战的两个关键人物,总统、科学家、外交官、军人、间谍们,如何直面,并改变历史危局?

采访当事人,解密新档案,《死亡之手》敏锐地捕捉到当时的美苏内幕,描述冷战军备竞赛的最后一个时代,并且从克里姆林宫获得秘密资料,揭露久藏苏联的一系列阴谋撰成这部编年史。解体前,苏联偏执地认为美国将会发动核打击,遂竞争对抗“星球大战”战略防御计划,通过基因工程制造疾病病原体,险象环生。解体后,危险更甚,载有核弹头的列车吱嘎作响地穿梭在西伯利亚,数以吨计的高浓缩铀闲置于无人看管的仓库,微生物学家和导弹设计师四处找食养家糊口……

《死亡之手》书名(The dead hand),源自苏联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开始构建的世界末日装置。该系统可保证苏联领导人在被美国斩首后,仍能发动报复性核攻击。因此,地球的命运落在地下深处的苏联地堡值勤官手上。这些在坚固的混凝土“球体”内按照既定命令“发射”攻击的人,便是“死手”那微颤的手指。这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事,地球毁灭,全人类的存亡息息相关。

作者简介

作者戴维•霍夫曼(David E. Hoffman),《华盛顿邮报》编辑,驻白宫记者,报道过里根、布什的任期,涵盖美苏首脑峰会;苏联解体时负责报道国外新闻,后驻耶路撒冷,全程报道“奥斯陆协议”签订;1995年到2001年,负责《华盛顿邮报》莫斯科记者站,2002年出版第一本书《寡头:新俄罗斯的财富与权力》;返回华盛顿后,2010年出版《死亡之手》,从乌克兰“生物武器的切尔诺贝利事故”讲起,第一本全面叙述冷战军备竞赛如何走向终结的书,获美国新闻出版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关于苏联对抗美国的荒谬历史,戈尔巴乔夫为本书接受了两次采访,里根也接受了数次采访。

译者张俊,有从事移动互联网技术新闻翻译的经验,担任美国职棒大联盟MLB.com中文网页的兼职翻译,译有《足球往事》、《死亡之手》、《抗癌》等书。

目录信息

序幕
前言
——【第1部】——
第一章 危机边缘
第二章 战争游戏
第三章 战争恐慌
第四章 细菌梦魇
第五章 炭疽工厂
第六章 死亡之手
第七章 美国的又一个早晨
——【第2部】——
第八章 “我们不能再这样生活了!”
第九章 间谍时代
第十章 矛盾之争
第十一章 通向雷克雅未克之路
第十二章 别了,武器
第十三章 细菌、毒气和秘密
第十四章 迷失之年
第十五章 伟大的突破
第十六章 危险之年
——【第3部】——
第十七章 大崩溃
第十八章 科学家
第十九章 大揭秘
第二十章 叶利钦的承诺
第二十一章 蓝宝石计划
第二十二章 直面邪恶
后记
感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为2010年普利策非虚构奖的获奖作品。《死亡之手》还是配得上一流的纪实文学这样的评价的。这也是给他打了四星的原因。当然少的一星也很明确:倒不是常见的翻译问题(这本书中文翻译还算流畅的),屁股的确有点歪。 这本书买了挺长时间了,一直跟旧书购入收藏的《原子弹秘史》...

评分

作为2010年普利策非虚构奖的获奖作品。《死亡之手》还是配得上一流的纪实文学这样的评价的。这也是给他打了四星的原因。当然少的一星也很明确:倒不是常见的翻译问题(这本书中文翻译还算流畅的),屁股的确有点歪。 这本书买了挺长时间了,一直跟旧书购入收藏的《原子弹秘史》...

评分

作为2010年普利策非虚构奖的获奖作品。《死亡之手》还是配得上一流的纪实文学这样的评价的。这也是给他打了四星的原因。当然少的一星也很明确:倒不是常见的翻译问题(这本书中文翻译还算流畅的),屁股的确有点歪。 这本书买了挺长时间了,一直跟旧书购入收藏的《原子弹秘史》...

评分

作为2010年普利策非虚构奖的获奖作品。《死亡之手》还是配得上一流的纪实文学这样的评价的。这也是给他打了四星的原因。当然少的一星也很明确:倒不是常见的翻译问题(这本书中文翻译还算流畅的),屁股的确有点歪。 这本书买了挺长时间了,一直跟旧书购入收藏的《原子弹秘史》...

评分

作为2010年普利策非虚构奖的获奖作品。《死亡之手》还是配得上一流的纪实文学这样的评价的。这也是给他打了四星的原因。当然少的一星也很明确:倒不是常见的翻译问题(这本书中文翻译还算流畅的),屁股的确有点歪。 这本书买了挺长时间了,一直跟旧书购入收藏的《原子弹秘史》...

用户评价

评分

普利策2010年非小说类作品奖。里根KO戈尔巴乔夫的精彩故事。事实再次证明:祈求不来和平。作者的《寡头》也很精彩。

评分

描寫美俄冷戰期間核武器及生化武器的軍備競爭,組織之間都是為了各自利益而鬥爭。蘇聯是分裂了,恐怖份子又開始抬頭了。可以從這個側面了解一下里根,小布什以及戈爾巴喬夫這些人。

评分

以核武器为主线,事无巨细地讲述了冷战最后的岁月中,美苏两国的军备竞赛。从星球大战计划到周长的末日机器,见证了一个曾经强大无比的红色帝国是如何一步步土崩瓦解的。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的斗智斗勇,以及各种风云诡谲的谍战,尤为精彩。而苏联人的细菌实验,以及往北冰洋倾倒核废料的秘密,也被大白于众。那些诸如佩特洛夫判断导弹袭击为误报、西德青年鲁斯特驾体育用机飞入红场等段子,亦在书中有章可循。总体而言,值得一读。

评分

十分“硬核”!看了3个月,做了半本笔记,不然人名都会记混乱。华邮牛人真多啊。

评分

全书有个把错别字,偶见译名不统一,甚至是注释1和注释2同一人名字就不同,不过就此书的质量来说,都是很小的问题。翻译流畅、准确,仅此一点,足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