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玛格丽特·杜拉斯晚年的一部随笔集,一九九三年出版。虽题名为“写作”,但并不局限于写作本身。作家的点滴回忆与感受:孤独、酒精、情人、独居的乡村别墅、电影、乃至对小哥的爱都融入其中。全书收录了五个短篇,分别为《写作》、《年轻的英国飞行员之死》、《罗马》、《纯洁的数字》、《画展》。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很难说《写作》是杜拉斯标志性的作品,在许多地方看来这是她一段时间内或几段时间内情绪波动的产物。我们总习惯将杜拉斯的断句方式解释为一种表达的需要,当然这是可以的,但我觉得更多的这是由于法语这门语言所独特的语法原因所造成的。这一点在《写作》中远比《情人》等纯小...
评分是杜拉斯让我恍然,一个艺术家的一生,就是一种牺牲.他们用自己,去实现完整的艺术,以保证艺术的完整. 在此我用艺术家这个词而不仅仅是作家,仅是想借此表达对更多人的敬意. 杜拉斯无疑是值得尊敬的,她孤独,敏感,高傲.她捍卫自己的作品不可被更改的权利,她不屑拉康所谓的作家是最低...
评分是杜拉斯让我恍然,一个艺术家的一生,就是一种牺牲.他们用自己,去实现完整的艺术,以保证艺术的完整. 在此我用艺术家这个词而不仅仅是作家,仅是想借此表达对更多人的敬意. 杜拉斯无疑是值得尊敬的,她孤独,敏感,高傲.她捍卫自己的作品不可被更改的权利,她不屑拉康所谓的作家是最低...
评分晚上,翻开一本杜拉斯的书,想起一个人,好象从小到大,我总是念叨她,母亲为此对她都有点妒忌. 小时候我以为她会成为一个作家。真的。她无师自通的会画点画,又会吹口琴,人长得风流说话又俏皮,身边总有小伙子围着,印象里他们就是较着劲地说话,就是那种说东说西倒来倒去最后...
评分本来是不想写书评的,从来就认为杜拉斯的作品难以理解,也不觉得自己能够读懂,可有件有趣的事让我决定还是写写:第一次读杜拉斯的作品是她的情人,两年前从图书馆借书归来发了烧,用两个小时把它读完,浑浑噩噩,似在梦中,却也好像都理解了,但据说这是杜拉斯最易读的一本...
杜拉斯的絮絮叨叨,懂得人自然懂,我想自己大概还需要一个契机
评分原谅我我能欣赏的只有一篇《年轻的英国飞行员之死》(其他的几篇让我起不了步),杜拉斯懂这个道理,死亡不能被化约,不能成为死亡人数的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不能被抽象为我们隔着一个太平洋的廉价的同情与想象,他死了,像一颗石头掉进水里发出的声音,他是一个英国人,一个孤儿,二十岁的年轻人,名叫W.J.克利夫。他死了。
评分拉康也许说对了,她可能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
评分很薄的一本…… 读完第一篇“写作”, 后面持续读不下去, 不, “年轻的飞行员”算是勉强读完, 从“罗马”中后段开始, 从他们讨论罗马是否曾有思想开始, 放弃的念头愈加强烈了。。。 没有读完,也就没有立场评分。 2019.10.21 18:29图书馆
评分很薄的一本…… 读完第一篇“写作”, 后面持续读不下去, 不, “年轻的飞行员”算是勉强读完, 从“罗马”中后段开始, 从他们讨论罗马是否曾有思想开始, 放弃的念头愈加强烈了。。。 没有读完,也就没有立场评分。 2019.10.21 18:29图书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