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玛格丽特·杜拉斯晚年的一部随笔集,一九九三年出版。虽题名为“写作”,但并不局限于写作本身。作家的点滴回忆与感受:孤独、酒精、情人、独居的乡村别墅、电影、乃至对小哥的爱都融入其中。全书收录了五个短篇,分别为《写作》、《年轻的英国飞行员之死》、《罗马》、《纯洁的数字》、《画展》。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晚上,翻开一本杜拉斯的书,想起一个人,好象从小到大,我总是念叨她,母亲为此对她都有点妒忌. 小时候我以为她会成为一个作家。真的。她无师自通的会画点画,又会吹口琴,人长得风流说话又俏皮,身边总有小伙子围着,印象里他们就是较着劲地说话,就是那种说东说西倒来倒去最后...
评分是杜拉斯让我恍然,一个艺术家的一生,就是一种牺牲.他们用自己,去实现完整的艺术,以保证艺术的完整. 在此我用艺术家这个词而不仅仅是作家,仅是想借此表达对更多人的敬意. 杜拉斯无疑是值得尊敬的,她孤独,敏感,高傲.她捍卫自己的作品不可被更改的权利,她不屑拉康所谓的作家是最低...
评分本来是不想写书评的,从来就认为杜拉斯的作品难以理解,也不觉得自己能够读懂,可有件有趣的事让我决定还是写写:第一次读杜拉斯的作品是她的情人,两年前从图书馆借书归来发了烧,用两个小时把它读完,浑浑噩噩,似在梦中,却也好像都理解了,但据说这是杜拉斯最易读的一本...
评分做了两年半记者,我渐渐发现,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情绪节奏都是跟着这本杂志的出版周期来的。这个周期比我的生理周期还准。每到快要截稿的时候,我就紧张、焦虑、烦躁,食不下咽,对谁都不耐烦。最享受的是稿子刚刚写完的下午,比如现在,尽管夜幕已经降临,可为什么我还是觉得天...
评分是杜拉斯让我恍然,一个艺术家的一生,就是一种牺牲.他们用自己,去实现完整的艺术,以保证艺术的完整. 在此我用艺术家这个词而不仅仅是作家,仅是想借此表达对更多人的敬意. 杜拉斯无疑是值得尊敬的,她孤独,敏感,高傲.她捍卫自己的作品不可被更改的权利,她不屑拉康所谓的作家是最低...
第一次接触杜拉斯,实在接受不了她随笔的写法。虽然我也是个碎碎念的人,虽然我也读过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的意识流,但这本实在是读不下去……感觉杜拉斯有些重度自恋多愁善感无事生非,可能是我还没到读她的时候。也许将来有一天重读杜拉斯。
评分杜拉斯#6 他流泪,她也跟着流泪。她哭什么,他不知道。
评分读来有点杂乱无章的感觉,还是无法跟作者产生共鸣
评分受不了
评分读来有点杂乱无章的感觉,还是无法跟作者产生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