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物理學(第1捲)

20世紀物理學(第1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科學齣版社
作者:Laurie M Brown
出品人:
頁數:536
译者:劉寄星
出版時間:2014-2-1
價格:14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030396709
叢書系列:20世紀物理學
圖書標籤:
  • 物理
  • 物理學史
  • 科普
  • 物理學
  • 科學史
  • 科學
  • 曆史
  • 物理學
  • 20世紀物理學
  • 物理學
  • 科學史
  • 科學著作
  • 經典物理
  • 理論物理
  • 科學發展
  • 基礎科學
  • 曆史文獻
  • 學術書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 世紀是物理學的世紀, 物理學在20 世紀取得瞭突破性的進展, 改變瞭世界以及世界和人們對世界的認識. 《20世紀物理學(第1捲)》是由英國物理學會、美國物理學會組織發起, 由各個領域的知名學者(有很多是相關領域的奠基者、諾貝爾奬獲得者)執筆撰寫, 係統總結20 世紀物理學進展的宏篇巨著, 其內容涵蓋瞭物理學各個分支學科和相關的應用領域. 《20世紀物理學(第1捲)》共分3 捲27 章, 最後一章為3 位物理學大傢對20 世紀物理學的綜閤思考和對新世紀物理學的展望.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編輯及撰稿人名單
譯校者名單
原書序言
全書所含傳略目錄
第1 捲
第1章1900年的物理學
1.1 科學傢社團
1.2 物理學傢的培養
1.3 從事研究的物理學傢
1.4 對研究工作的資助
1.5 黑體輻射
1.6 實驗設備
1.7 物理世界的圖景
1.8 現代物理學的萌芽
參考文獻
第2 章引進原子和原子核
2.1 前言
2.2轉變的10年:1895~1905
2.3放射性:1896~1905
2.4原子的結構:1897~1906
2.5 量子物理學的誕生
2.6 Niels Bohr—— 量子動力學之父
2.6.1NielsBohr的個人背景和早年經曆
2.6.2迄至1913年的光譜學
2.6.3NielsBohr在1913年3月前;先驅者們
2.6.4NielsBohr的氫原子
2.6.5NielsBohr思想的衝擊
2.7先是喜報——舊量子論的更多成就
2.7.1Stark效應
2.7.2Franck—Hertz實驗
2.7.3Sommerfeld引進兩個新的量子數,氫光譜的精細結構
2.7.4Ehrenfest的浸漸原理
2.7.5Einstein將概率引入量子物理學
2.7.6選擇定則和偏振規則
2.7.7元素周期錶
2.7.8Pauli不相容原理
2.7.9鉿的發現
2.7.10第四個量子數;自鏇
2.8後是噩耗——舊量子論的危機
2.8.1氦
2.8.2反常Zeeman效應
2.8.3收獲
2.9β射綫譜學:1906~1914
2.10 核模型, 肇始
2.10.1質子–電子(P—E)模型
2.10.2結閤能
2.10.31919:首次元素嬗變
2.10.4一種新的力——核力的首次暗示
2.111926~1932:核悖論的年代
2.11.1α衰變得到解釋
2.11.2原子核的大小
2.11.3核磁矩
2.11.4核自鏇
2.11.5核統計
2.11.6β譜:1914~1930
2.12 中子
2.12.1 Chadwick
2.12.2感生放射性:Joliot—Curie夫婦
2.12.3中子是什麼?
2.12.4第一個核力理論:Heisenberg
2.12.5第一個核反應理論:Bohr
2.13 β 譜:開端的終結
2.13.1 Bohr
2.13.2Pauli
2.13.3Fermi
2.14 裂變
2.14.1裂變的發現
2.14.2Bohr論鈾235
2.14.3附言:戰前關於從裂變得到原子能的想法
參考文獻
第3 章量子和量子力學
3.1 引言
3.2量子——實驗基礎(1900~1928)
3.2.1輻射和量子(1900~1913)
3.2.2原子結構和光譜綫(1913~1921)
3.2.3量子力學效應(1922~1928)
3.3量子力學的起源和完成(1913~1929)
3.3.1“舊量子理論”的原理和失敗(1913~1924)
3.3.2哥廷根的量子力學和Schr¨odinger的波動力學(1925~1926)
3.3.3物理詮釋和數學基礎(1926~1933)
3.4微觀物理世界(1925~1935)
3.4.1量子力學的應用(1925~1932)
3.4.2量子力學中的因果性、互補性和實在性(1926~1935)
3.4.3超越量子力學(1932年~ 現在)
參考文獻
第4 章相對論的曆史
4.1 引言
4.2 狹義相對論
4.2.1理論的起源:力學
4.2.2狹義相對論的起源:光學和電動力學
4.2.3狹義相對論的錶述
4.2.4相對論後來的發展
4.2.5其他的錶述方式和形式體係
4.2.6相對論性速度空間(運動學空間)
4.2.7粒子動力學
4.2.8剛性運動和連續介質力學
4.2.9電動力學
4.2.10相對論熱力學
4.2.11相對論統計力學
4.2.12量子理論和基本粒子
4.2.13引力理論
4.2.14實驗檢驗和應用
4.3 廣義相對論
4.3.1等效原理
4.3.2度規張量場
4.3.3場方程
4.3.4彆種方案
4.3.5關於廣義相對論後來的工作
4.3.6彆種錶述和基礎
4.3.7引力能量的問題
4.3.8廣義相對論的物理解釋
4.3.9精確解和近似方法
4.3.10運動方程
4.3.11Schwarzschild解和經典檢驗
4.3.12黑洞、引力塌縮和奇點
4.3.13引力輻射
4.3.14近期的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應用和檢驗
4.3.15量子引力
4.3.16相對論的哲學地位和公眾反應
4.4 統一場論
參考文獻
第5 章核力、介子和同位鏇對稱性
5.11930 年前後的物理學
5.1.1物質的構成
5.1.21930年的原子物理學和分子物理學(能量為eV的物理學)
5.1.3X射綫與Compton效應(能量為keV的物理學)
5.1.4α衰變、β衰變及原子核的分類(能量為MeV的物理學)
5.1.5宇宙射綫與Heisenberg1932年的分析
5.2奇跡年——1932年的新物理學
5.2.1新粒子的發現
5.2.2Heisenberg的原子核中子–質子模型
5.2.3Fermi的β衰變理論
5.3 兩個基本的核力理論
5.3.1Fermi場理論
5.3.2湯川介子理論
5.420世紀30年代的宇宙綫:QED,簇射和重電子
5.4.1軟成分和硬成分
5.4.2日本和英國的新介子理論
5.5 重電子, 介子及粒子物理學的誕生
5.5.1宇宙綫重電子
5.5.2重電子衰變與β衰變
5.5.3介子與核力
5.5.4穿透輻射
5.6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的發現
5.6.1對重電子的更多懷疑:衰變與俘獲
5.6.2π子的發現
5.6.3更多的粒子發現
5.7 結論
參考文獻
第6 章固體結構分析
6.11912 年以前的晶體學和X 射綫
6.2 晶體X 射綫衍射的發現
6.3 實驗技術
6.4 結構測定的方法
6.5 精確結構分析
6.6 中子衍射
6.7 電子衍射
6.8 錶麵晶體學
6.9 不完美晶體和非晶體
6.9.1綫度增寬
6.9.2層狀結構的錯排
6.9.3有序—無序轉變
6.9.4冰的結構
6.9.5晶體位錯
6.9.6非晶態結構
6.9.7準晶
6.10 晶體結構分析的影響
6.10.1內聚能和彈性
6.10.2光學和介電性質
6.10.3鐵電性
6.10.4超導性
6.10.5無機化學
6.10.6有機化學
6.11 生物分子結構
6.12 國際晶體學聯閤會及相關機構
參考文獻
第7 章熱力學與平衡統計力學
7.1引言——19世紀背景
7.2 量子理論的影響
7.2.1黑體輻射
7.2.2固體的振動比熱
7.2.3經典和量子統計
7.2.4氣體比熱
7.2.5Bose—Einstein凝聚
7.2.6Fermi—Dirac統計的應用
7.3 理論形式的發展
7.3.1Gibbs係綜
7.3.2Einstein的漲落處理
7.3.3第二定律的數學背景:Carath′eodory方法
7.3.4統計力學中的平均值方法(Darwin—Fowler方法)
7.4 熱力學第三定律
7.4.1曆史迴顧
7.4.2 T → 0時的相平衡
7.4.3熵的量熱估計和統計估計
7.4.4甚低溫的獲得
7.4.5負溫度
7.5 相變和臨界現象
7.5.1引言
7.5.2液–氣臨界點
7.5.3鐵磁的Curie點
7.5.4流體的微觀臨界行為:臨界乳光
7.5.5二元閤金的臨界行為
7.5.6二級相變的Landau理論:普適性
7.5.7氣體凝聚的統計力學:Mayer—Yvon理論
7.5.8Ising模型:Onsager的革命
7.5.9調和:標度和普適性的經驗推導
7.5.10至尊的重正化群(RG)
7.5.11自避行走及聚閤物構象
7.5.12具有其他有趣特徵的模型
7.5.13滲流過程
7.5.14自相似性與分形
7.6 其他論題
參考文獻
第8 章非平衡統計力學:變幻莫測的時間演化
8.1 變遷與鞏固的階段
8.1.1不可思議的最初十年
8.1.219世紀的遺産
8.1.3正在形成中的學科定義
8.2 三個時期的曆史
8.2.1第一期:從Boltzmann方程到主方程
8.2.2第二期:從主方程到混沌肇端(1940~1975)
8.2.3第三期:1975年~20世紀90年代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確認與緻謝
第2捲
第9章20世紀後半期的基本粒子物理學
第10章流體力學
第11章超流體和超導體
第12章晶體中的振動和自鏇波
第13章原子和分子物理
第14章磁性
第15章核子動力學
第16章單位、標準和常量
第3捲
第17章固體中的電子
第18章20世紀的光學及光電子學物理
第19章材料物理學
第20章電子束儀器
第21章軟物質:概念的誕生與成本
第22章20世紀的等離子體物理學
第23章天體物理學與宇宙學
第24章計算機産生的物理學
第25章醫學物理學
第26章地球物理學
第27章對20世紀物理學的省思:散文三篇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书内容很好,非常立体,重新换回了自己科学阅读的快乐感。 书的装潢、字体、纸张等等都不错。 问题是翻译有些别扭,从句都翻译到了一起,句子有时候太长。意思倒是都译出来了,但是读起来略显费劲。毕竟一些逻辑关系不是一眼能看出来的。 另:不针对这本书。现在科学出版社...

評分

評分

内容当然没的说,但需要吐槽的是: 既然是翻译版,就该翻译为汉语,现在一般的科学家汉语译名都有比较习惯的译法,为方便查找也可以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原文名字,或者在附录上加上人名索引。而本书所有人名都保持英文,其实科学家们各国都有,他们的名字原本并非都是英文,英文...  

評分

評分

内容当然没的说,但需要吐槽的是: 既然是翻译版,就该翻译为汉语,现在一般的科学家汉语译名都有比较习惯的译法,为方便查找也可以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原文名字,或者在附录上加上人名索引。而本书所有人名都保持英文,其实科学家们各国都有,他们的名字原本并非都是英文,英文...  

用戶評價

评分

雲集北美物理學各分支大牛,編寫目的在於由前沿物理學傢們指齣,哪些是他們自認為的本領域中最重要的發展。作為很好的輝革資料集編,為科學史傢和科學哲學理解20世紀的物理學精神和進展開拓瞭道路。

评分

亞伯拉罕·派斯完成的一件壯舉。這纔是真正的物理書和物理史。學物理不能讀到這樣的書,我感覺是一種遺憾:物理在原則上解決瞭化學,生物的原理問題,但是化學和生物在各自係統中麵對復雜問題都有各自的方法論

评分

這學期藉來的,讀瞭的吧?忘瞭...希望有時間再藉來讀一讀。2015 今天在圖書館又翻開,認真看瞭序。纔發現是很棒很棒的書,撰稿人都是大牛。以後要買來好好閱讀並收藏。2016.7

评分

這學期藉來的,讀瞭的吧?忘瞭...希望有時間再藉來讀一讀。2015 今天在圖書館又翻開,認真看瞭序。纔發現是很棒很棒的書,撰稿人都是大牛。以後要買來好好閱讀並收藏。2016.7

评分

雲集北美物理學各分支大牛,編寫目的在於由前沿物理學傢們指齣,哪些是他們自認為的本領域中最重要的發展。作為很好的輝革資料集編,為科學史傢和科學哲學理解20世紀的物理學精神和進展開拓瞭道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