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重要的战地记者、普利策得主代表作《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美国国家图书奖年度最佳非虚构作品最直接、残酷的战争场面,最动人、温情的感人细节即使在最绝望的城市,我们也要跑步呼吸,生活,积极乐观地面对所发生的一切。
戴斯特·费尔金斯被美国新闻界誉为“这个世代最重要的战地记者”,自1998年起持续报导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事,曾担任《洛杉矶时报》新德里分社的社长;2007—2008年担任哈佛大学卡尔人权政策中心研究员,2010年加入《纽约时报》,持续在阿富汗及伊拉克等地进行采访报导,2012年加入《纽约客》。2009年凭借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美军战地报导获普利策奖/2010年 因揭发阿富汗战争内幕,获得乔治·波尔克奖/两度获得美国国家杂志奖(2009/2011)及美国海外新闻协会奖。
“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以反恐的名义发动战争,其中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是最主要的战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几场战争未必有点遥远。当年反恐这个词似乎只关美国人的事儿。即便人们关注新闻,看到萨达姆雕像被推倒,或者层出不穷的自杀性炸弹,似乎也不会注意太多...
评分记者始终是记者,报道始终是报道,不是文学。
评分“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以反恐的名义发动战争,其中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是最主要的战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几场战争未必有点遥远。当年反恐这个词似乎只关美国人的事儿。即便人们关注新闻,看到萨达姆雕像被推倒,或者层出不穷的自杀性炸弹,似乎也不会注意太多...
评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读完这本《跑步,在最绝望的国家》,合上书的那一刻,一股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奔袭而来,其中有对于那些以各种理由存在的连绵不断之战争的无限痛恨,也有对于那些生活在战乱之中深受其害深受其苦的人们的无限同情。 在这里我毫不犹豫地用了“同情”两个字,因...
评分有些人把游戏玩成战争,有些人把战争当做游戏,夹杂着宗教,恐怖主义,平民,国际组织。人们最热切的希望是和平,最不愿看到那些20岁左右的青年在战争中死去,因为他们和我一样还有很多没有经历的想想就觉得美的事情没有去做呢。喜欢作者作为陈述者的态度,还有译者的用词生动。
噩梦。在景德镇回南昌的火车上读完的。
评分根本读不进去。。。琐碎的画面和对话凌乱的拼凑在一起。。。不知所云
评分开篇第一页把清真寺的枪战和AC/DC的金属乐放到一起写,像是《Mad Max》中重金属战车上奏响的进攻号角,马上就喜欢上这本书了。看完最大的感想就是从我的世界到那里,简直就是两个服务器。我躲在这个文明的壁垒里,通过铅字来探索触摸另一个世界的边界。街角的爆炸装置、绑架赎金、枪战和死亡,那是别人的20岁啊。
评分噩梦。在景德镇回南昌的火车上读完的。
评分碎片式的章节,却如同拼图把世界上最混乱的地方拼贴在眼前。没有说教、慨叹、抒情……作者叙述彼时彼地遇见的人、发生的事情以及他当下的想法,真实是唯一的指标。看到了问题的复杂,目前看来,依旧是个无解难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