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重要的战地记者、普利策得主代表作《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美国国家图书奖年度最佳非虚构作品最直接、残酷的战争场面,最动人、温情的感人细节即使在最绝望的城市,我们也要跑步呼吸,生活,积极乐观地面对所发生的一切。
戴斯特·费尔金斯被美国新闻界誉为“这个世代最重要的战地记者”,自1998年起持续报导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事,曾担任《洛杉矶时报》新德里分社的社长;2007—2008年担任哈佛大学卡尔人权政策中心研究员,2010年加入《纽约时报》,持续在阿富汗及伊拉克等地进行采访报导,2012年加入《纽约客》。2009年凭借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美军战地报导获普利策奖/2010年 因揭发阿富汗战争内幕,获得乔治·波尔克奖/两度获得美国国家杂志奖(2009/2011)及美国海外新闻协会奖。
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心情沉重,绝望,死心。只求安安静静地读完,离开,睡觉。 为什么一直是穆斯林?全世界其他宗教都好好的,为什么战争、恐怖活动总是牵扯着他们?记得大学时一次英语外教给我们列了几件事让我们选出认为最不应该的。候选的无一例外都controversial,如一个慈善...
评分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视界。然而人类总是健忘。在某一历史事件发生之后,往往从最初的关注转向麻木,从而忘记去探寻这一切的起因、根源与始末。人们习惯于将“911”作为划分一系列事件的节点。一边厢,极端宗教分子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抱持着消灭“异族”的偏见发起...
评分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视界。然而人类总是健忘。在某一历史事件发生之后,往往从最初的关注转向麻木,从而忘记去探寻这一切的起因、根源与始末。人们习惯于将“911”作为划分一系列事件的节点。一边厢,极端宗教分子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抱持着消灭“异族”的偏见发起...
评分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视界。然而人类总是健忘。在某一历史事件发生之后,往往从最初的关注转向麻木,从而忘记去探寻这一切的起因、根源与始末。人们习惯于将“911”作为划分一系列事件的节点。一边厢,极端宗教分子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抱持着消灭“异族”的偏见发起...
评分碎片式的章节,却如同拼图把世界上最混乱的地方拼贴在眼前。没有说教、慨叹、抒情……作者叙述彼时彼地遇见的人、发生的事情以及他当下的想法,真实是唯一的指标。看到了问题的复杂,目前看来,依旧是个无解难题。
评分我很喜欢其中那些关于电影的比喻。战地记者除了分分钟生命受到威胁,很可能很多时候还要作良心的抉择。也许电影才能让他暂时忘却经历与报导过的那些痛楚,和被战争吞噬的身心吧。一边有人时时刻刻有被极刑处死的危险,一边商场拥挤也可以成为有些人们上街游行的理由。世界真是又奇妙,又荒诞啊。
评分内容相对客观,战争残酷,美式民主不是哪里都行的通的。美国人挨家挨户搜索报复袭击他们的人那段,让我想起了抗日片。。。
评分内容相对客观,战争残酷,美式民主不是哪里都行的通的。美国人挨家挨户搜索报复袭击他们的人那段,让我想起了抗日片。。。
评分战乱,战地记者见闻这个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的集合,我的神经坚强度只够我坚持到第136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