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戰期間,上海社會崇尚華麗糜費,驕逸奢侈成風。聶雲颱老居士有感而作,於1942、1943年間編撰成《保富法》一書,在上海《申報》上連載,激蕩時人之心,數日之間,便收到助學獻金四十七餘萬銀元,一時傳為佳話。
作為曾國藩的外孫,聶雲颱居士一生親眼目睹諸多顯赫世傢的興衰沉浮。太平天國以後,湘軍的一些肱骨名臣、爆發戶、中興時期北京和上海灘的一些富貴人傢,傢道紛紛敗落,聚斂財富不積厚德之傢富不過三代,以及居士對照自傢沉浮,深有感觸。遂將自己個人一生所接觸的、親眼所看見的,融閤曆史的經驗教訓,嚮人們證明瞭一種天理循環、因果報應的道理,並以自己的七世祖樂山公的善積福緣而庇蔭後人為佐證。指齣其人之居心以及對財物的取捨,與後代子孫的昌達有莫大的關係。為善加福於人,自己自然得其福,後代子孫亦可昌隆繁茂;若廣肆聚斂,掠奪不義之財,為惡加害於人,自己自然得其禍,子孫後者也將受到貽害而衰微。
另一方麵,在書中,聶雲颱居士用佛學的觀點來說明怎樣纔能得到財富和保住財富。世人皆想發財,卻不懂得如何如理閤法地謀得財富,以及怎樣閤理使用財富。居士由佛入世,闡精述要,告誡世人,獲得瞭財富,不能僅僅隻是為瞭個人享用,而應該懂得迴饋社會,用一部分財富來為社會做一些有益的好事。
名為“保富”,實則叫人散財為善。勸告世人應懂得散財布施,修福修善。惟有深信因果,培福開源,懂得惜福,愛惜福報,行善積德,放遠見識,寬大心量,纔是保福保富的最好途徑。所以,有無財富,那是福報;會不會用財富,纔是智慧。隻有懂得閤理支配財富,廣積善德,為福民眾,纔能福澤後代,源遠流長。是為“保富”。
聶雲颱,曾國藩外孫,生於官宦世傢,卻秉遵曾氏遺訓,遠離官場,義無反顧放棄唾手可得的仕途,於商海中沉浮礪練,開辦銀行,經營航運,開發礦産,從事紡織,終成叱吒大上海風雲的工商巨頭,華商紗廠的巨子,曾任舊上海首任總商會會長,全國紗廠聯閤會副會長。
中年研習佛法,經悟人生。拜謁印光法師,與弘一法師同門。遁世入佛,爾後窺得佛法大乘精義,又由佛入世,一部《保富法》竟成逸響,道盡人生真諦,勘破財富本源。乃散盡巨額傢産,布施於人,造福為眾,為一代名居士。
《保富法》一书是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先生所著,其中心思想是用佛学的观点来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得到财富,保住财富。 本书所谈内容所提及人物与事件皆是聂先生一生所接触亲眼见之,可谓千真万确分毫不假。有些家庭第一世做大官、发大财者有之而第二世则家破人亡,门庭衰败;有...
評分文/友竹 《保富法》是聂云台写于1942~1943年的佛教小册,其中结合他自身见闻与家世渊源,呼吁世人积极散财布施以帮助挣扎在生存底层的大众。但是本书不仅包括《保富法》上中下三篇,还收录了一些当时读者对《保富法》评价与提倡应用的文章,以及作者学佛参佛的经历与感悟。 ...
評分故纸堆中觅真知 ——说说《保富法》 家学为国学之基,讲家学总绕不过一个人去——曾国藩。据说过去,无论是高官富贾富户,还是平民百姓,几乎都把曾国藩奉为治家的典范。曾家数代无一废人,未出一个纨绔子弟,这与曾国藩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保富法》作者聂云台先生,是曾...
評分故纸堆中觅真知 ——说说《保富法》 家学为国学之基,讲家学总绕不过一个人去——曾国藩。据说过去,无论是高官富贾富户,还是平民百姓,几乎都把曾国藩奉为治家的典范。曾家数代无一废人,未出一个纨绔子弟,这与曾国藩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保富法》作者聂云台先生,是曾...
評分在《上海总商会的企业家自治范本》中,苏小和写到: 聂云台在纺织机械业,在中国早期的钢铁制造业方面,几乎无人企及。聂云台是一个有着清晰现代政治观念的企业家,1922年5月,他曾经以上海总商会会长名义,组织著名的“国是会议”,发表《国是会议宪法草案》,提出“中华民国...
很有用。有時間再讀一遍
评分和瞭凡四訓有一拼
评分很有用。有時間再讀一遍
评分挺通俗的一本佛傢科普。財不靠死守得來,財靠廣聚四方,廣助八方而來。今人動輒為子孫後代占有,保存財富,最好如巴菲特復閤增長數十年,然而,我依舊覺得能量守恒,你不可能得到所有。得到的時候,反而要時刻戒驕戒躁,多關注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评分觀點我認同,但是婆媽瞭一本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