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著名作家西西1980到2013年三十余年间散文43篇,其中下编二十余篇文字是首次结集出版。西西的散文中没有装腔作势的高调,有的是朋友式的亲切平和,她的文字发出的是不卑不亢的美妙声音。西西的散文往往以专栏形式,刊登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有的写生活,有的谈阅读、谈画、谈音乐,或者一段文字,拼贴一幅画……无论是什么特定的栏目,始终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平实、朋友家常的语调,这语调亲切,富于情趣,时见独特的角度、奇妙的想象。
西西,原名张彦,广东中山人,1938年出生于上海,1950年定居香港。她自中学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多年来著作颇丰而且体裁广泛,出版了诗集、散文、长短篇小说、翻译及电影剧本、影评等,甚至曾在报纸副刊上连续发表了足球赛事评论。作为香港本土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西西以她充满实验性的文字、对写作形式的探索见称,《我城》被《亚洲周刊》评入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飞毡》曾获世界华文文学奖《我的乔治亚》、《看房子》入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2011年,西西获颁“香港书展年度作家”,她的作品展露了她对世界、体味人生的好奇眼光及细味观察。
西西年逾古稀,却童心依旧。她把自己的写作比作一个穿裙子的女孩子玩跳房子,正如她的名字西西一样,那是一种自在的游戏。读她的作品,也常常给人带来快乐。她对待生活,何尝不也是如此呢? 写作的意义在于什么?对于香港作家西西来说,写作即是身体力行。“爬格子”和“跳房子...
评分很久很久很久以前订过《台港文学选刊》,看了十几年后改版了,风格突变,不喜欢就丢开了。曾经的这本杂志对我如今的阅读趣味影响至深,那时候有张爱玲简媜朱天文朱天心黄碧云施淑青杨牧董桥亦舒苏伟贞……简直可以用星光璀璨来形容。那时候每天看书听歌看电影,新鲜感满足感幸...
评分很久很久很久以前订过《台港文学选刊》,看了十几年后改版了,风格突变,不喜欢就丢开了。曾经的这本杂志对我如今的阅读趣味影响至深,那时候有张爱玲简媜朱天文朱天心黄碧云施淑青杨牧董桥亦舒苏伟贞……简直可以用星光璀璨来形容。那时候每天看书听歌看电影,新鲜感满足感幸...
评分這本書是學校開券有益2014讀書活動中的一本,爲了那1000塊其實根本用不出去的書卷,當時速讀了10本書,寫了10篇讀後感,活動要求的書中的中文書籍大多都是小說,這本是散文,都是我不太感興趣的內容。西西集其實當時只讀了前面幾篇散文,散文怎麼理解都行,每句話可能都可以挖...
上篇比较有趣:造房子、狒狒、看猫、彩虹好多篇都喜欢,读起来像是粤语版的林海音般亲切可爱;下篇虽不是卖弄也总觉得啰嗦,读到后面也忘了前面的平淡,而且总觉得《看房子》里也有差不多的桥段。散文还是最喜欢董桥呢,是老师,讲不完的民国轶事古董收藏书画人物;西西则像个老朋友,从未谋面也相见如故那种老朋友。看她写的自己的家具房间植物猫咪,听音乐会买的山顶票,简直没有半点老师架子。
评分朋友般的语言
评分#2014009
评分2017年已读080:老友何福仁编选的西西散文合集,西西真是一个细腻的作者,无论是历史遗迹,还是当下和日常,无论是忆旧怀人,还是谈文论艺,皆娓娓道来,如羽毛轻拂的温柔,如她笔下山坡上的羊,在这个充满荆棘的世界上,以一个绵软的身躯在芒刺间悠然前行。最喜欢她写牟宗三的《上学记》和写猫的那两篇:《看猫》《那一双明亮的眼睛》,她因罹患癌症、对自己的生命毫无把握,因而力去担负另外的生命,所以她对猫只是陪伴,却不占有,然而她写自己和猫的相处,却有了几分相濡以沫的味道。黎戈说她是“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甚是。
评分在靠近老公的球场附近的M记看完,每次他踢球都跟着过去,其实不过是迷恋一个人坐在那面落地窗前看书的静谧时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