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台湾著名法律经济学家熊秉元先生的经济散文集。全书收录文章71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经济学家的人生哲思、经济学家的理性与感性、经济学家的社会观察、经济学家的两岸漫游。
这其中,一直争论激烈的“换妻到底犯不犯法”,在熊氏经济、法学纵扫描面之下,可得出理性答案;被两岸诟病的“台大医院将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给五位患者”事件,其实从经济学角度可以计算出正面价值;给人“贴标签”被认为是拿有色眼镜看人,被主流价值观批评,但是“贴标签”用法律经济学解释,可以得出正经济效应。读本书,可以颠覆读者很多过去深信不疑的常识,发现被所谓的常识遮蔽掉的价值和真理。
熊秉元
著名法律经济学家。台大经济系毕业,美国布朗大学取得硕博士学位后,返回母校; 在台大经济系暨研究所任教二十余年, 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经济学和经济学方法论。目前为浙江大学永谦讲座教授, 浙江大学法律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并在澳门大学法学院任教。近年来在两岸推展「法律经济学」, 渐有成果。两岸三地主要大学的法学院里, 担任讲座教授的经济学者, 他是第一位, 目前也是唯一的一位。
除学术论文外,出版过《灯塔的故事》、《寻找心中那把尺》、《大家都站着》、《我是体育老师》、《会移动的城堡》、《熊秉元漫步法律》、《法律经济学开讲》、《走进经济学》、《吃鱼的方法》等书, 并曾在台湾《经济日报》、《印刻文学生活志》、《联合报》、香港《信报》、和大陆《南方周末》等发表专栏。熊氏是经济学家,也是散文家; 在华语散文界,他与著名的经济散文学家「顶侠」张五常并称,有「巨侠」之誉。作品被知名文化评论家南方朔誉为「熊氏散文」,他的两篇文章被选为台湾高职国文的课文;在华人经济学界,获此殊荣仅有熊氏一人。
看到书名的时候,还以为又是本有关行为经济学的书,翻开书,却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散文道出作者从经济视角对生活的反刍,优雅而不失深刻,让我也不禁重新审视起周遭的一切。 作者在书中提到生死一刻的优雅,“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前历时2个小...
评分很多时候,人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看待生活,被自己的职业思维定势左右,关注的事物不同,对生活的解释也不一样。我们同事结伴外出时,总会有这么一种有趣的现象:抓创建的,总在提醒大家注意这里的垃圾处理不怎么样,哪里又有垃圾堆;抓农业的,则在提示我们注意路边的绿化树种...
评分对经济领域向来不太感冒,想不到短短半个月内连读了两本经济学者的著作。第一本是塔勒布的《反脆弱》,接着就是这本熊秉元先生的《优雅的理性》。按说中外学者由于地域文化等差异,不适宜做横向比较;但是两本书连着读,从作者的处世理念、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来看,两者间的...
评分《优雅的理性》一书是熊秉元先生的经济散文集,虽然与“经济”这个高深的词语相关,写得却是深入浅出,极富亲和力。熊秉元先生借着散文的笔调和长短,向一般读者阐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熊秉元先生说起他儿子眼中的他时,说:“无论经济思维的浓淡如何,生活毕竟就是柴米油盐酱...
评分很多时候,人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看待生活,被自己的职业思维定势左右,关注的事物不同,对生活的解释也不一样。我们同事结伴外出时,总会有这么一种有趣的现象:抓创建的,总在提醒大家注意这里的垃圾处理不怎么样,哪里又有垃圾堆;抓农业的,则在提示我们注意路边的绿化树种...
熊秉元来自台湾,经济学家,研究法律经济学。这本随笔写得很浅,基本上没有什么理论,稍稍有点粗浅的成本收益分析而已,即使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也是可以看懂的。他推崇波斯纳,说波斯纳的学说精华,可以一言以蔽之:“对于正义的追求,不能无视于代价!”(The demand for justice is not independent of its price .)此诚为精辟之言。对正义的追求,和功利性的经济计算,结合在一起,是个微妙的平衡,代价如何底定,应当是法律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吧。
评分20170325 专栏化,无甚可读。
评分经济散文,非常好看,帮助我对生活中的现象有新的理解。
评分厕所读物
评分其实就是散文集,意思不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