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時期的佛教造型

武周時期的佛教造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文物齣版社
作者:楊效俊
出品人:
頁數:488
译者:
出版時間:2013-8
價格:6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103609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武周
  • 佛教史
  • 楊效俊
  • 唐史
  • 曆史
  • 佛教
  • 隋唐史
  • 計劃中
  • 武周
  • 佛教藝術
  • 佛教雕塑
  • 石窟藝術
  • 曆史
  • 宗教
  • 文化
  • 雕塑
  • 唐代
  • 造型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武周時期的佛教造型:以長安光宅寺七寶颱的浮雕石佛群像為中心》首先對武周時期(680~712)的佛教造型進行瞭綜閤研究,在此基礎上對武周佛教造型的代錶作品——長安光宅寺七寶颱的浮雕石佛群像進行瞭個案分析。第一章是對武周時期佛教建築與造型的綜閤研究。第二章在第一章類型分析的基礎上,研究瞭武周風格的形成過程、特點及傳播。第三章研究瞭和長安光宅寺七寶颱浮雕石佛群像相關的兩個圖像學問題:降魔印佛像和十一麵觀音菩薩像。第四章是對七寶颱浮雕石佛群像的風格和復原研究。第五章從武周時期的佛教造型與政治的密切關係入手分析瞭武周時期兩京地區的佛教視覺文化,供相關讀者閱讀學習。

著者簡介

楊效俊,1993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文博學院曆史係考古專業,獲曆史學學士學位。1996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係漢唐考古專業,獲曆史學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於日本國神戶大學大學院文化學研究科社會文化專業,獲學術博士學位。2009年至2012年於陝西師範大學曆史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現任陝西曆史博物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嚮為漢唐考古及藝術史。發錶《東魏北齊墓葬的考古學研究》《隋唐捨利瘞埋製度的形成原因及特點》等論文。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前人的研究方法
二 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問題
三 現存武周時期的佛教造型
四 長安光宅寺七寶颱浮雕石佛群像的意義
五 本書的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一章 佛教建築與造型
第一節 寺院建築
一 寺院布局特徵
二 建築物形製
三 石質紀念性物品
四 石佛像
第二節 石窟建築
一 石窟建築類型
二 石窟造像:以龍門石窟為中心
第二章 武周風格
第一節 隋代長安造像的多樣性與融閤性
一 6世紀50年代的四個地域風格
二 隋代長安造像的多樣性與融閤性
第二節 兩京地區武周風格的形成
一 長安
二 洛陽
第二節 武周風格的傳播和影響
一 中原:以山西省為中心
二 河西:以敦煌為中心
三 西南:以四川省為中心
四 東亞地區
第三章 圖像學研究
第一節 降魔印佛像
一 前人的研究及存在的問題
二 圖像淵源及從印度的傳人路綫
三 時代性及地域性特徵
四 武周時期降魔印佛像的尊格探討
第二節 十一麵觀音菩薩像
一 前人研究及存在問題
二 經典、文獻所見十一麵觀音信仰
三 造型
四 性質:禮拜像與護法神
第四章 七寶颱浮雕石佛群像的風格及復原研究
第一節 圖像分類及風格分期
一 前人研究及存在的問題
二 始建期
三 修補期
第二節 始建期七寶颱浮雕石佛群像的復原研究
一 復原的參考作品
二 七寶颱奉納石塔的建築和圖像程序
第三節 從七寶颱看武周長安年問的佛教視覺文化
一 光宅寺的伽藍布局
二 七寶颱所代錶的佛教視覺文化
第五章 武周時期兩京地區的佛教視覺文化
一 要素
二 分期
三 機製
四 印度佛教視覺文化的傳人及影響
附錶
參考文獻
後 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