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木心先生去世,2012年底,先生在纽约开讲世界文学史的课堂笔录《文学回忆录》经整理出版,引起读书界巨大反响。许许多多普通读者开始关注木心,走近木心的文学世界,木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但阅读木心,仅仅还只是一个开始。他留给时代的问题,留给艺术的问题,还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探讨。年来从读书界到学界,关于木心文学创作的研究评论文章越来越多,有感性表白,有理性对话,我们从大量的评论和纪念文章中,选取最值得记录保存的,合编为《木心逝世两周年纪念专号(《温故》特辑)》。
特辑共分五辑,并配以相关图片和若干木心先生的珍贵照片。辑一收入了木心先生的遗稿两篇,辑二、辑三刊载了海内外读者、学者的多篇文章与座谈会的文字实录,辑四选录了台湾文化界十余位知名作家、学者、艺术家关于木心的谈话录,以及《文学回忆录》出版一年来大陆读者的阅读反馈,辑五刊载了木心先生的亲友、学生的纪念文章,还有从未发表的木心先生晚年与青年读者的谈话实录。
2019/11/4-2020/3/24 先生刚去世的那几年,每到2月14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都会出一本纪念专号,作为先生忠实的读者,内心尽管明白这种专号实际的文学性颇具争议,但仍旧感到一些欣慰。 读者希望从专号中看到什么,我想大众传媒时代的编辑肯定会为此烦恼。会去购买专号的读者...
评分2019/11/4-2020/3/24 先生刚去世的那几年,每到2月14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都会出一本纪念专号,作为先生忠实的读者,内心尽管明白这种专号实际的文学性颇具争议,但仍旧感到一些欣慰。 读者希望从专号中看到什么,我想大众传媒时代的编辑肯定会为此烦恼。会去购买专号的读者...
评分下午小雨初晴,集体植树后返回家中,迫不及待读完《温故——木心逝世两周年纪念专号》余下的二十几页,读得时候,万语千言,阖上最后一页,竟然要失语。朋友从乌镇带回来的纪念号专辑,全部转送与我,书里有特制的白色书签,正面汉语背面英文,至简至朴。 2013年年底《文学回忆...
评分2019/11/4-2020/3/24 先生刚去世的那几年,每到2月14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都会出一本纪念专号,作为先生忠实的读者,内心尽管明白这种专号实际的文学性颇具争议,但仍旧感到一些欣慰。 读者希望从专号中看到什么,我想大众传媒时代的编辑肯定会为此烦恼。会去购买专号的读者...
评分“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想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返璞归真。”这是初识木心,来自可笑的作文素材的边缘。然后又邂逅了“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我觉得,这会是个好朋友。 他是诗人?是散文家?我不喜欢这样的定义。他是我朋友...
凑数的太多
评分印象哥
评分不如上一本,没什么内容。只有陈丹青的访谈和陈巨源回忆与木心交往的文章可看。这篇文章谈到的小翁坐实了我关于木心是个gay的猜想。另外木心致陈巨源八页手书的照片太惊人了,真牛逼。这本没什么可推荐的文章,还是上一本震撼,看在我是粉丝的面上打个四星,实际三星半。
评分2011.12.21-2014.12.21
评分李梦熊,其命也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