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木心先生去世,2012年底,先生在纽约开讲世界文学史的课堂笔录《文学回忆录》经整理出版,引起读书界巨大反响。许许多多普通读者开始关注木心,走近木心的文学世界,木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但阅读木心,仅仅还只是一个开始。他留给时代的问题,留给艺术的问题,还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探讨。年来从读书界到学界,关于木心文学创作的研究评论文章越来越多,有感性表白,有理性对话,我们从大量的评论和纪念文章中,选取最值得记录保存的,合编为《木心逝世两周年纪念专号(《温故》特辑)》。
特辑共分五辑,并配以相关图片和若干木心先生的珍贵照片。辑一收入了木心先生的遗稿两篇,辑二、辑三刊载了海内外读者、学者的多篇文章与座谈会的文字实录,辑四选录了台湾文化界十余位知名作家、学者、艺术家关于木心的谈话录,以及《文学回忆录》出版一年来大陆读者的阅读反馈,辑五刊载了木心先生的亲友、学生的纪念文章,还有从未发表的木心先生晚年与青年读者的谈话实录。
下午小雨初晴,集体植树后返回家中,迫不及待读完《温故——木心逝世两周年纪念专号》余下的二十几页,读得时候,万语千言,阖上最后一页,竟然要失语。朋友从乌镇带回来的纪念号专辑,全部转送与我,书里有特制的白色书签,正面汉语背面英文,至简至朴。 2013年年底《文学回忆...
评分下午小雨初晴,集体植树后返回家中,迫不及待读完《温故——木心逝世两周年纪念专号》余下的二十几页,读得时候,万语千言,阖上最后一页,竟然要失语。朋友从乌镇带回来的纪念号专辑,全部转送与我,书里有特制的白色书签,正面汉语背面英文,至简至朴。 2013年年底《文学回忆...
评分到得桐乡,将近晚十点,出站口三三两两的人群,都是来接人的。我扫了一遍人群,明知没人来接,暮色很浓,路灯昏黄,眼力所及,没有一辆车,心下惨然。骂了一句:“穷乡僻壤”。 好不容易打到一辆车,师傅是个和善的中年人,问我是去乌镇旅游吗?我说是来看朋友。师傅说乌...
评分下午小雨初晴,集体植树后返回家中,迫不及待读完《温故——木心逝世两周年纪念专号》余下的二十几页,读得时候,万语千言,阖上最后一页,竟然要失语。朋友从乌镇带回来的纪念号专辑,全部转送与我,书里有特制的白色书签,正面汉语背面英文,至简至朴。 2013年年底《文学回忆...
评分这两天翻看木心逝世两周年纪念号,无意中看到台湾小说家骆以军的描述,解释他二十年前与木心先生的一段颇为诡异的缘分。据他说来,那时候,他在杂志主编杨淑慧女士手下做编辑,当时的一个工作就是要以杨淑慧的口吻来和身在美国的木心写信。也就是说,魁伟的骆胖子得用一种女性...
马宇辉、陈传兴、陈丹青 撰写的部分最好。
评分85.为何搞文艺评论的总容易媚?
评分最崇高的敬意
评分赞美不一定是最好的铭记,但虔诚的阅读就是最好的纪念
评分对于纪念作家最好的方式我依然觉着是读作家的作品,其他有名人士对作家或作家作品的解读,对于我这种过于自我的读者我有些抵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