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气质

中国人的气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作者:(美)明恩溥
出品人:
页数:306
译者:刘文飞
出版时间:2014-6
价格:3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07197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外国人看中国
  • 明恩溥
  • 中国研究
  • 随笔
  • 历史、人文、社会
  • 美国
  • [美]明恩溥
  • 文化
  • 民族性格
  • 中国文化
  • 国民性
  • 文化研究
  • 社会学
  • 历史
  • 心理学
  • 传统文化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好面子、缺乏公共责任心、缺乏诚信、喜猜忌、保守、节俭过分等为现代社会所痛贬的毛病,早就存在于中国人骨子里了。这本成书于百年前的名作,今又译印,只为唤起人们对固有的“劣根性”进行自觉的反省和改造。

作者简介

明恩溥(1845—1932),美国公理会来华传教士。1872年来华,最初在天津,1877年到鲁西北赈灾传教。他在中国生活了50余年,熟悉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他不仅帮助推动美国于1908年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以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还促使赔款落实在与民众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领域,影响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革。明恩溥的代表作有《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的研究》。

目录信息

引言
第一章面子
第二章节俭
第三章勤劳
第四章礼节
第五章漠视时间
第六章漠视精确
第七章误解的才能
第八章拐弯抹角的才能
第九章灵活的固执
第十章智力混沌
第十一章神经麻木
第十二章轻视外国人
第十三章缺乏公共精神
第十四章保守
第十五章漠视舒适和便利
第十六章生命力
第十七章忍耐和坚韧
第十八章知足常乐
第十九章孝顺
第二十章仁慈
第二十一章缺乏同情心
第二十二章社会台风
第二十三章相互负责和遵纪守法
第二十四章互相猜疑
第二十五章缺乏诚信
第二十六章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
第二十七章中国的真实状况一起当今需求
译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国人,近百余年来,意识形态和统治阶层不停轮换,但其根本性格却一直根深蒂固,从未改变。所以,尽管此书写于上上世纪末期,100多年过去了,你仍会觉得,它写的竟然就是今天。  

评分

刚刚看到这本书还是在图书馆闲逛时不经意看到的。没想到翻开就难以放下,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看了大部分。看过之后的感觉是不解渴。 抛开作者的某些主观偏见,研究对象的久远,基础资料的完备性,以及其他影响作者结论的因素;其书本身是一个将问题呈现的书,但未提出解决办法...  

评分

Arthur.H.Smith寫的《Chinese Characteristics》,新世界出版社翻譯成《中國人德行》。 書腰上介紹:“一部魯迅先生力薦立此存照的書籍,一部逼真描述中國人德行的書籍,一位在華居住22年的美國人的驚動世界之作。” 總之是本從前老美從自己覺得了解的角度看中囯人,然後中國...  

评分

这是一本鲁迅先曾极力推荐过的书。 读过之后我 想了很多,在此与大家交流。 书中的主要思想,说穿了就是对两中文化的对比,最后得出的结论当然是那个已经被我们完全接受的,西方文明优于中国文明,中国人有劣根性。 这样的话我们已经认定为真理,并且将其作为中国之所以贫穷...  

评分

我自认为为已经脱离了一些低级趣味。 但看完这本书,突然发现在中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我,还是没有逃脱《中国人德行》中描述的一些缺点。 在乎面子 节俭到不计算得失 无效率的勤劳 缺乏时间观念(容易迟到) 忽视精确 不讲究舒适和方便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写的是一百三十多年前的中国,现在,许多因贫困而存在的陋习已经随着人们的富裕而消失,但是依然有许多东西还存在在中国人的身上。不过,相较于那些似是而非的“正面评价”,这些“揭短”更能让我们正视自己,反思自己。

评分

终于读完此书,历时竟达近一个月。此书值得一读,如译者所言,此书三分之一为事实,三分之一为谎言,三分之一为误读。 此书的书评我与译者最后所写的译言基本相同。我更喜欢他说痛骂的中国人的缺点,即使有些夸张,即使有些不实对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是非常不错的。 百年前的国人的一些缺点在我身上也一样传承下来了,经这本书的点拨让我认识到了根源所在,下一步改正它们,就有了方向,这也是读过此书后的收获之一。 对于百年前中国市井生活简直是纪录片一样,细节也非常清楚,仿佛穿越到了那百年前热闹集市,很有趣又很精彩的纪录片。 之所以四星和历时这么久纯粹因到最后几章读的太费力,也没啥兴趣,跟我的生活离得太远,拖拖拉拉的读了很久。

评分

#我要高冷的說 並不需要通過別人的眼睛來了解自己 生活本就各有不同

评分

如果只看观点,未免会觉得偏激片面,并且很多的例证其实都是中国人与外国人打交道时的表现,并不具有说服力;但书中的很多视角都十分有意义,过了100年许多现象都还没有丧失意义,可见我们的民族性里面的某些劣根性多么难以根除。

评分

虽然写的是一百三十多年前的中国,现在,许多因贫困而存在的陋习已经随着人们的富裕而消失,但是依然有许多东西还存在在中国人的身上。不过,相较于那些似是而非的“正面评价”,这些“揭短”更能让我们正视自己,反思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