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汪丁丁从知识经济的视角,根据“有知的无知,即有限理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问题”—“精英意识与精英身份的矛盾冲突”这三个层面论述人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包括对未来知识、教育与学术的发展的深刻思考。因此,本书的侧重点是在物欲横流的浮躁年代,知识精英如何应对思想和哲学的匮乏。
读者最渴求的是什么?是知识和智慧。如何获得知识?什么最关乎此?作者对著作版权的处理怎么样?学术规范吗?如何做到知识创新?知识的未来会怎样?新闻媒体对信息,对知识的传播有什么作用?现阶段中国为何有新闻敏感性?思想者、政治家、经济学家等知识精英该如何才能为知识,为知识的传播做出贡献,如何应对思想和哲学的匮乏?知识教育的现状如何?
对此,汪丁丁教授通过同积极思考的青年学子们的对话和讨论,对知识私有化、知识启蒙、新闻传媒、学术与教育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深入探讨。也许你没能去北大听课,但是你可以买来一套《青年对话录》来参与讨论与思考。读汪丁丁的书,如同在黑暗的隧道中艰难前行,一开始你可能茫然无措,但最终你将适应这黑暗并发现其中的微光,在它的指引下一路向前。
汪丁丁,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深有影响力的思想家。经济学博士。研究与教授: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领域。出版《经济学思想史讲义》《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的视角》等数十部书籍。曾在《读书》《财经》等重要媒体就“中国问题”“人生问题”不断发言,近年身体力行主持“跨学科教育”实验,知行合一,直面“教育问题”。长期关注“个体生命的自由”,倡导批判性思维,尤其关心青年人的思想成长,与读者互动的搜狐博客被誉为网上的“柏拉图学园”。
相信很多人会认同,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个国家正陷于泥沼。诚然,世界走出蒙昧状态后一直风起云涌的演进,每个时代都有阶段性的难题,每个国家都有其对内对外的困境。历史地去看,我们并不困扰,过去属于死神。我们正在经历的,却因为过于切近而看不透。未来呢?...
评分我正在研究诗与技术的关系,所以读到本书绪言里的文字说到被邀请发言的经济学领袖们多数对当代经济学过于技术化的倾向表示不满,才知道原来即使是在经济学领域,都未能避免技术的影响,而令人欣喜的是“未来的一百年,经济学将逐渐摆脱技术化的倾向,转而关注真实世界里的重要...
评分知识,首先从其定义入手,能被认为是知识的,一定是真实的,汪老师说知识不是客观的,它首先依赖于它所在社会的权力结构,也就是说,知识是人们所相信的真实的事,这就包含了一种可能性,人们所普遍相信的是谎言,是经过一遍遍重复后麻木认同的真相。这就涉及到验证的问...
评分汪丁丁的《青年对话录》系列图书目前已出版三辑,第一辑:《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追求的》《教育是怎样变得危险起来的》《未来八年我们该如何做》,第二辑:《阅读,成为你自己》《身体与生命:西医与中医》,第三辑《人与知识》《人与制度》《人与经济》。第三辑偏向学术化,但...
评分我正在研究诗与技术的关系,所以读到本书绪言里的文字说到被邀请发言的经济学领袖们多数对当代经济学过于技术化的倾向表示不满,才知道原来即使是在经济学领域,都未能避免技术的影响,而令人欣喜的是“未来的一百年,经济学将逐渐摆脱技术化的倾向,转而关注真实世界里的重要...
有那么几篇很厉害的感觉。
评分丁丁老师总是让我想去创造知识。 或许经济学真的是我的最爱吧~
评分大道体宽,无易无难。
评分有那么几篇很厉害的感觉。
评分九十年代的思想代表,没什么亮点,老生常谈了。讲知识与自由的时候还是有点见识的,摘录一段,“自由,于是成为整体之事。你想通过知识获得自由,你必须让你所在的人群整体获得自由,通过知识而不是谎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