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余光中
出品人:
页数:2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
价格:2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12506350
丛书系列:余光中作品
图书标签:
  • 余光中
  • 散文
  • 现代文学
  • 随笔
  • 中国文学
  • 台湾文学
  • 台湾
  • 中国
  • 冷雨
  • 散文
  • 雨景
  • 文学
  • 情感
  • 意境
  • 中国
  • 文化
  • 忧郁
  • 怀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听听那冷雨》是我四十三岁到四十六岁之间的文集,其中的二十八篇文章,从抒情的《听听那冷雨》到幽默的《借钱的境界》,从书评、序言到诗论、乐评,都是我第三次旅美回台以迄迁港定居之间的心情与观点。《听听那冷雨》一篇风行两岸,多次选入台湾及大陆的课本及散文选集。

作者简介

余光中,当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一九二八年生于福建永春,因孺慕母乡常州,神游古典,亦自命江南人。又曾谓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一生从事诗、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当代中国散文八大家之一。

目录信息

万里长城 001
山 盟 008
南半球的冬天 020
听听那冷雨 028
蝗族的盛宴 036
朋友四型 039
借钱的境界 042
幽默的境界 047
云开见月 052
——初论刘国松的艺术
新现代诗的起点 066
——罗青的《吃西瓜的方法》读后
变通的艺术 090
——思果著《翻译研究》读后
向历史交卷 104
——《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总序
中国人在美国 121
——序於梨华的《会场现形记》
涩尽回甘味谏果 126
——序何怀硕的《苦涩的美感》
从毕加索到爱因斯坦 130
——《大学英文读本》编后
用现代中文报导现代生活 133
《录事巴托比》译后 142
外文系这一行 145
后浪来了 152
大诗人的条件 158
现代诗怎么变? 163
传奇以外 169
现代诗之重认 173
——把一切交给历史
汉江之滨 179
——记第二届亚洲文艺研讨会
论琼•拜斯 198
——《听,这一窝夜莺》之一
论久迪•柯玲丝 213
——《听,这一窝夜莺》之二
苦雨就要下降 228
论披头的音乐 24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此前,我对余光中先生的作品止于《乡愁》,课本中并没有选《听听这冷雨》这一篇散文。刷知乎的时候,突然看到这么一段话,“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程隔...

评分

此前,我对余光中先生的作品止于《乡愁》,课本中并没有选《听听这冷雨》这一篇散文。刷知乎的时候,突然看到这么一段话,“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程隔...

评分

此前,我对余光中先生的作品止于《乡愁》,课本中并没有选《听听这冷雨》这一篇散文。刷知乎的时候,突然看到这么一段话,“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程隔...

评分

此前,我对余光中先生的作品止于《乡愁》,课本中并没有选《听听这冷雨》这一篇散文。刷知乎的时候,突然看到这么一段话,“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程隔...

评分

此前,我对余光中先生的作品止于《乡愁》,课本中并没有选《听听这冷雨》这一篇散文。刷知乎的时候,突然看到这么一段话,“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程隔...

用户评价

评分

真心看不进去他的文笔,长篇大论却无法直达内心,这真的是散文大家?

评分

散文部分还不错,评论和诗歌一扫而过了,不喜欢。

评分

前面大概2/5认真读了,后面读后感以及诗之类的就直接翻阅而过了,毕竟都是七几年的事感觉太遥远也不是很有兴趣

评分

这本最大的硬伤在于选材,大量的序与活动记叙充斥,明显降低了含金量。非要在四十三岁到四十六岁这三年间出一本文集,未免也太着急了吧。《听听那冷雨》的确不错,节奏的变化收放自如。然而包括《冷雨》在内,书里只四篇散文,加上四篇看似挺有道理不过有抖机灵之嫌的小品文,之外就是各种作序、各种关于诗画文体的论述,以及对现代音乐的谈论了。老老实实读完了大部分,读到最后终于不能忍。每篇都不算繁冗,然而不管诗、画、音乐,观点基本上是,保守派守旧不可取,创新派过度西化不可取,中间找个平衡点,那是坠好滴。看一篇觉得有道理,看完一个集子觉得这他妈不废话么。再者说就算观点有可取之处,四十年前的文也全无时效性可言了。散文集或者杂文集就有这个缺点,把一系列东西放在一起,就能看出篇与篇之间有借鉴重复的地方,即使王小波也是如此。

评分

散文部分还不错,评论和诗歌一扫而过了,不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