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革命

支付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社
作者:馬梅、硃曉明、周金黃、季傢友、陳宇
出品人:
頁數:344
译者:
出版時間:2014-2-1
價格:4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4385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金融
  • 支付
  • 互聯網
  • 互聯網金融
  • 第三方支付
  • 商業
  • 經濟
  • 支付革命
  • 支付革命
  • 金融科技
  • 數字貨幣
  • 區塊鏈
  • 移動支付
  • 支付安全
  • 金融創新
  • 數字經濟
  • 支付體係
  • 智能支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中國首部深入探討第三方支付的著作。

本書以電子交易方式、電子貨幣及電子認證技術演變的“三重奏”將決定電子支付中介的發展為主綫,分析瞭中國第三方支付從“小支付”走嚮“大金融”的曆史邏輯、技術邏輯和商業邏輯,揭示瞭第三方支付特彆是創新型第三方支付機構發展對提升中國經濟運行效率的作用,分析瞭第三方支付的未來發展趨嚮,並提齣瞭相應的政策建議。

本書旨在以小見大,立足於揭示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對中國經濟發展轉型的深刻作用,聚焦第三方支付這一滲透麵極廣的微領域,對互聯網媒介作用下中國的企業競爭規則、市場規則、政府管理規則的變化特點做瞭深刻剖析。

著者簡介

馬梅:副教授,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上海市信息中心副主任,兼任上海市科學技術專傢庫專傢、上海數字化與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曆任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展規劃處副處長、上海市嘉定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復旦大學副教授。曾參與編製《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獲得上海市政府第三屆、第四屆決策谘詢成果奬。

硃曉明: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上海交通大學工學博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2006年起擔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及管理學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財經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銀聯博士後工作站指導老師,上海數字化與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兼上海外經委、外資委主任,上海市人大副主任、政協副主席。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奬、三等奬;上海市決策谘詢研究成果一等奬、二等奬;國際管理學會“傑齣成就奬”。曾任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上海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副理事長,上海浦東新區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主任,上海市國際商務專業高級技術評審委員會主任。主要著作包括:《“大通關”——提高上海通關效率》等5本外經貿著作、《經濟管理數學模型案例教程》(高等教育齣版社齣版的國傢“十一五”統編教材,閤著者之一)、《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主編)、《平颱,贏在服務》、《中國第三方電子支付發展報告2011》等。

周金黃:工程師,北京師範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中國金融標準化委員會委員。曾在北京市物價局工作。博士學位論文《現代支付體係研究》為我國首部關於現代支付體係的研究成果。曾參與主持“中國現代化支付係統對銀行體係流動性和貨幣政策影響研究”、“中國支付體係發展報告”等多項研究,發錶《現代支付體係發展與貨幣政策機製調整》等多篇論文。

季傢友:高級會計師,浙江大學法學學士。現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巡視員兼金融服務一部主任,上海審計學會理事、上海內部審計協會常務理事。從事會計、財務、國庫、金融監管、內部審計、支付清算工作30多年。曾獲中國內審協會優秀論文一等奬、二等奬,上海分行優秀課題一等奬和潘序倫優秀論文奬;主編《新編國傢預算與稅務》等,參與《金融辭典》、《中國國庫大全》等編著工作;發錶《運用風險導嚮審計,降低央行內部審計風險》等多篇論文。

陳宇:網名“江南憤青”,著名財經評論人士。畢業於中國金融學院,為互聯網金融韆人會主要發起人之一,也是本土私募股權五十強企業德弘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曾獲中國建設銀行公司條綫“全國先進個”人稱號。寫作的《我看互聯網金融的現狀與未來》、《互聯網金融之爭》等文章被網絡媒體廣泛轉載。

圖書目錄

推薦序一 第三方支付引起的金融生産方式革命
推薦序二 第三方支付産業引領的金融變革
導 言 帶來深刻影響的第三方支付
第一章 靜悄悄的支付革命
銀行可缺席的電子支付
新生産者和消費者,新支付
生産—消費的“雙決定”法則
支付服務發展的“雙平行綫”
中國第三方支付:站上世界之巔
階段一:網銀發展促進行業生長(2005年以前)
階段二:互聯網浪潮推動爆炸式增長(2005~2012年)
階段三:移動互聯網浪潮醞釀重大變革(2013~2020年)
行業特性
收入水平與交易規模存在巨大“剪刀差”
規模經濟作用下的壟斷格局逐步顯現
支付手段和業務領域不斷融閤拓展
跨區域、跨境支付服務快速發展
行業地理集聚效應顯著增強
支付生態圈
傳統第三方支付機構
創新型第三方支付機構
商業銀行
通信運營商
軟硬件技術供應商
監管機構
第二章 經濟運行效率的提升
第三方支付是雙邊市場
支付雙邊市場的價值
支付雙邊市場運營機構的價值創造
創新型第三方支付與傳統第三方支付的雙邊市場不同
創造低交易成本、高交易效率
批發零售行業的改造
航空商旅行業的改造
製造業和服務業供應鏈管理的改造
金融産品零售行業的改造
社交圈移動支付對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新顛覆
經濟發展與轉型的加速
引領中國電子商務貿易變革的“創始人”
闖入中國金融業變局的“野蠻人”
深入中國製造業和服務業變化的“內部人”
啓發中國政府管理方式變化的“敲門人”
第三章 第三方支付的大趨勢
無終端不支付
個人終端的趨勢
專用終端的趨勢
泛賬戶競爭
電子支付時代賬戶服務的特點
賬戶的內容泛化
消滅賬戶與創造賬戶
賬戶的虛擬化
支付清算開放化趨勢
賬戶服務三大競爭者
與商業銀行閤作競爭
銀行是動脈,第三方支付機構是毛細血管
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衝突
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衝突是否具有戰略性
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競爭要素
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閤作領域
嚮移動支付商業模式遷移
移動社區商務模式
嚮移動支付用戶遷移
遠程支付是主體,近場支付是補充
將微支付應用於C端民生支付和B端企業“民生”支付
移動支付商業模式:從廣種薄收嚮閤作共贏轉變
小數據優先於大數據
大數據還是小數據
小數據驅動的商業智能應用
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數據服務營利模式
第三方支付機構發展商業智能需要的公共資源
第四章 政策建議
政策原則
市場監管基本原則:分類監管、底綫監管、聯閤監管
産業政策基本原則:公共設施投入優先、數據資源投入優先、帶動效應評價優先
公共資源和基礎設施
逐步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放公共零售支付清算渠道
逐步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放政府公共數據資源
雙軌價格管製
銀行卡收單市場的價格體係
互聯網支付的價格體係
備付金監管
進一步落實現有備付金監管要求
重點加強以預付卡為主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監管
跨境支付政策
引導支付機構在從事進口支付業務為主的同時,積極開展齣口支付業務
在實現支付機構外幣跨境業務的同時,推動人民幣跨境支付業務
探索成立海外人民幣儲備銀行
準入第三方支付機構為金融機構
第三方支付機構最有基礎成為新型金融機構
逐步準入第三方支付機構成為新型金融機構
財稅政策
法律法規
提高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法律位階
完善電子支付相關的社會信用體係立法
完善電子商務配套立法
附錄A 京、滬、深、杭第三方支付發展比較及對上海的政策建議
附錄B 業界訪談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支付的革命能让非行业从业者快速了解第三方支付,也能帮助从业者跳出工作的篱笆,从更全局角度来看待第三方支付的定位,产业结构和利益分配。 从金融整体来看,第三方支付从事的是金融行业附加值最低,最原始的工作-资金流转、清算和归集。金融最早起源于此,早期票号就是通兑...  

評分

根本看不进去,感觉很多词汇很故作姿态,著书立作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懂,要有一定的普世性;逻辑性就更不用讲了,对很多句子,我都是似懂非懂的,读完根本不知所云,本来是怀着一种冲动想要飞奔进网络环境下的交易世界,但是这本书,实在是让我难以下咽。比如讲“普适计算、云...  

評分

第三方支付是个新兴事物,介绍它的书很少,本书填补了空白。 书籍介绍了第三方支付的很多知识,看了还是有不少收获。 缺点在于文本糟糕,啰嗦、含混,不够晓畅。 书中一个论断很好: 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方式正在逐渐向小批量、多品种的即时生产和服务转变...  

評分

完全只谈中国环境下的第三方支付,没有对比国际,也因为中国走上了规模之路,也就走自己的路了。它如同小孩,刚开始很可爱,人人都喜欢,但随着长大,有些管不住,家长就开始立规矩。本来它是双边市场,充满了博弈,如果加上行政监管之后,经济交易活动有可能会减少。有可能变...  

評分

支付的革命能让非行业从业者快速了解第三方支付,也能帮助从业者跳出工作的篱笆,从更全局角度来看待第三方支付的定位,产业结构和利益分配。 从金融整体来看,第三方支付从事的是金融行业附加值最低,最原始的工作-资金流转、清算和归集。金融最早起源于此,早期票号就是通兑...  

用戶評價

评分

官修--中國第三方支付崛起史

评分

科普書,內容料不足

评分

陸續讀瞭很久,第一次沒讀進去,第二次齣差方纔讀進去,作者觀點並不完全認同,但卻在某些點上頗有啓發。比較深刻的是其扉頁觀點:信息流-》支付流-》資金流的錶述,對支付流和資金流的區分悟齣點道理。支付之於金融業務的基礎性,可迴溯到銀行起源,金匠的存貸是為瞭支付,不過支付被分為存取+商品交換兩個步驟,幾百年來銀行就記著存貸的會計記錄,很少有支付信息;但互聯網時代不同瞭,電子支付消滅瞭現金中介,賬戶藉貸與商品交換同步發生,且商品交換的信息更有價值,如果加以記錄並分析,將形成對每個人乃至群體的深入刻畫。但銀行仍然沒有轉換過來,仍保持著核心係統的記賬職能,而將更多信息散落在數不清的外圍係統或者直接棄之不用,隻有對會計賬戶的觀點,而對客戶銀行瞭解的還很不夠。當銀行IT係統徹底以客戶觀點為核心,方能競爭未來。

评分

業內人士值得一讀

评分

思路清晰,邏輯性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