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侵华

日本为什么侵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金城出版社
作者:冯学荣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1
价格: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550816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日本
  • 日本为什么侵华
  • 抗日战争
  • 中国
  • 2014
  • 视角独特
  • 历史
  • 战争
  • 日本
  • 中国
  • 侵略
  • 二战
  • 亚洲
  • 政治
  • 文化
  • 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关于抗日战争前日本对中国步步紧逼的历史,一般较少涉及。本书利用大量中、日两国的珍贵史料,分析了从甲午战争到“七七事变”40余年间,中日战争的起因,期间发生的各次战事,以及各种政治上的变化。

到底日本军阀是否从一开始就把中国全部领土作为征服世界的踏脚石?他们有没有一个灭亡中国的全盘方略?《田中奏折》又到底是不是真的?作者从第一手资料出发,从历史细节上首次披露了这40多年间,中日双方交恶的经过,澄清了诸如“日本灭亡中国蓄谋已久”“日本为了吞并全中国领土而侵略中国”等等坊间长期因袭的定见,深入、完整、客观地剖析了日本为何要维护诸如满铁等“满蒙权益”,日本军人与文人政府的血腥角力,进而走上全面侵华的因由和过程,以及中国几十年来反日浪潮背后错综复杂的势力。

作者简介

冯学荣,生于广东,居于香港。一个痴迷于从故纸堆中探寻历史真相的民间学者,其文字散见于中国内地各类报刊。著有《历史其实很雷人》(团结出版社,2012年4月)、《从甲午到七七:日本为什么侵华》(香港中华书局,2013年1月),获得不小的反响。即将出版的其他历史类著作有《原来如此:同治以来150年中国底本》《从共和到内战:民国初生十七年》。作者是“新浪文化名博”,也是网易微博百万级关注量的知名网友。

目录信息

第一部由刀兵相见到中日“亲善”
第一章甲午战争?
倒幕废藩定国策开疆辟土?
东学党蜂起中日兵刃见?
横生枝节法德俄干涉还辽?
第二章日俄战争?
联俄制日攻守同盟修铁路?
日俄宿敌大打出手在东北?
攫“权益”日本转守为攻?
第三章中日“亲善”?
第二部不平等条约惹的祸
第四章“二十一条”?
德国强索山东权益?
施故伎日本出兵青岛?
折冲樽俎二十一条去其七?
条约起纠纷反日浪潮涌?
第五章西原借款?
第六章苏俄与日本?
第七章上海工潮?
第八章蒋介石北伐?
第九章济南惨案?
第十章东北易帜?
东北王兵败命丧皇姑屯?
少帅易帜东北归一统?
第三部“满洲国”的孕育
第十一章田中奏折?
第十二章经济危机?
第十三章“满蒙悬案”?
第十四章中村事件?
租地风波酿排华惨剧?
捕杀日谍起祸端?
第十五章“九一八事变”?
侵略的学理?
关东军暴走?
日本国文武各自为政?
第十六章“一?二八抗战”?
第四部帝国军人骑劫帝国
第十七章犬养毅之死?
第十八章华北自治?
第十九章文武之争?
第二十章“二二六兵变”?
第五部走上不归路
第二十一章“七七事变”?
中国驻屯的因由?
失败的不扩大处理?
第二十二章反日运动?
仇日种种?
通州事件?
第二十三章大山事件?
附录
马关条约?
田中奏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读过冯学荣的《原来如此》,感觉非常好,所以买了这本书来看。本书虽然讲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但总体看没什么新意。作者好像是日本人的辩护律师,表面上讲道理、客观公正,但对日本有利的地方大书特书,对中国有利的地方一笔带过。 要知道中日开战的根...  

评分

看完这本书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世界弱肉强食,我们真的需要居安思危。日本侵华,这四个字对全球所有的华人来说都不陌生。特别记得初中时,历史老师对我们说的,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加上不断的自然灾害(地震),让这个民族从来就有居安思危、对外扩张的思想。看完这本...  

评分

资料很多,可以弥补教材不足,但是各章篇之间过于独立,作者功力还有待提高,可以看出某件事日本人这么做的原因,但是关联行太差日本为什么侵华? 资料很多,可以弥补教材不足,但是各章篇之间过于独立,作者功力还有待提高,可以看出某件事日本人这么做的原因,但是关联行太差...  

评分

老师在微信上推荐了冯学荣所著《日本为什么侵华:从甲午到七七》,认为这是一本好书,能达到老师认为好的标准,应该具有独特的视角和分析,或许值得一读,在网上找到了中华书局出版的港版,从2月16日到2月21日断断续续读完。读完之后,对于中日两国交恶史有了具体的认识,对...  

评分

看完这本书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世界弱肉强食,我们真的需要居安思危。日本侵华,这四个字对全球所有的华人来说都不陌生。特别记得初中时,历史老师对我们说的,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加上不断的自然灾害(地震),让这个民族从来就有居安思危、对外扩张的思想。看完这本...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想看到的是更客观,至少是抛开民族主义之上对这段历史的解读。其实这本书也企图这么去做了。但是,作者是个善于收集史料,而不善于分析的人,这本书更多地是把关于某个事件相关的史料翻开给你看,这让人很失望。

评分

就部分史实而言,对中学教科书上的历史,是一种细节上的补充。但作者或是执着于还原历史的真相,而放弃了原则,或是迂腐得相信了日方的善意。通篇读来,不过是铺陈史料:因为中方确实杀了1个日本人,所以,日军大肆烧杀奸掠数以百计的中国人作为报复。那作者就觉得:要是不杀那个日本人,也许日军就不会大肆屠杀,而只是温和的奴役,真是幼稚的可笑!

评分

很久以前我想找点中日关系以及日本侵华的书看,发现微博上有个叫冯学荣的学者,评论一水地骂他汉奸。我想,那就是他了。看完本书,果然!作者这种近乎冷血的剖析,怎么可能不被骂呢?但是,再多这些骂声,难道就能埋没本书的价值吗?

评分

昨天一气翻了大半本,冯在史料收集鉴别上有钩沉稽古发微抉隐的味道,述而不作的风格很合我胃口——能时刻保持在自身的学术维度内而非动辄跨界定论批判的治学,令人顿生雨后草木清新之感。

评分

冯学荣这些人看点回忆录,看点资料选辑,就敢说翻案,说重新解读。这就是狂悖。也不知道这种人是真无知,还是假无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