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懂人性、思变革,一本直面历史性格之书。
继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和《许倬云说历史》之后最有观点的书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是一本解读中国史的通俗之作,多视角剖析中国几千年来权力核心下的人性之困,探寻国家和民族变革的出路。
全书从大格局、大视角出发,以上下五千年之历史演变,诠释中华文明、文化观念、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思维模式、社会民生百态等。
探讨的问题包括:
封建制和郡县制的优缺点有哪些?
古代的政治改革为什么如此艰难?
君权的常态和变态有哪些?
皇权和相权是如何博弈的?
历史上那些舍身求变的“脊梁”何在?
士在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
理学是一种进步还是思想钳制?
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将何去何从?
历史其实很真实,每一种选择都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本书截断众流,窥一斑而见全豹,从历史千古大变局背后,透视出民族性格与文化基因背后的自我繁衍、转变和阵痛。
痛定思痛,是时候化阵痛为力量,锐意变革了……
夏凡,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赴美留学十年,涉猎广泛。
长期从事中国政治史、经济史与文化史研究。他继承了范文澜、吕思勉等人的治学传统,博采现代史学家之长,擅于挖掘历史的细节,探索深层的人性问题。
夏凡的自序中有一段话打动了我:“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眼睛是长在头顶上的,挫折中失去的痛苦使我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并仔仔细细地总结生命里的得与失。” 我认为,经过这样的摔打和思考的人,他写出的东西可以看看了。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我看的时间真是不短。...
评分说实话,这书的包装和书名都太减分,以至于我在当当上看到这本书时,都没有兴趣点开。后来,我到了西单,去寻中国通史时,碰巧看见了这本书,虽然不吉其书名,但出于好奇,忍不住翻开看了一下。纸张什么的,只算说得过去,目录的档次也不高,但读到内文时,才发现这是一本令人...
评分胡适曾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本书作者却说“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 当然不能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胡适的话,原话是讲哲学的,与历史毫无关系。在此引用是借此指出历史从古至今的遭遇,当权者们向来不管历史长什么样,只照着自己的意愿来装扮、改造。本书作...
评分小时候,生长在农村,家很穷,当时的社会也并不富裕,物质文化生活都比较匮乏。只有相隔一个月左右放映的电,成为饥渴时候的“精神大餐”。那时候的电影,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轮流播放,我就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跟着反复观看。后来,慢慢地发现:自己对荧幕上那些“英雄儿女”...
评分很偶然的一次机会中,我信手翻开了这本书,那一篇恰好是讲唐代政治结构的三省六部制,第一眼的感觉是文字将其形式梳理的很有条理。当时正在看那本蛮不错的《唐朝穿越指南》,我自己是个历史控,虽然自身见解很一般,却喜欢并希望能阅读到实质性或者细节化的文字。《唐朝》那本...
始终相信,无论作者写的是什么题材,其所体现的,永远是他的个人境界。无意中在王府井书店里看到了这本书,原只是随手翻翻,并不觉得现代的历史会有多讨喜,但翻了几页后,我却决定立马买下这本书。我不敢说作者写得有多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只是从作者的字里行间里看出了一个学者必须有的诚意与良心。看惯了花里胡哨的卖弄机巧之后,我开始喜欢这种令人安静深思的著作,或许,我看完之后,会来写一个完整的书评。或许,我只是因为喜欢,而收藏之,即使束之高阁,亦因曾被感动,而在某日重新翻起时,再次深深地喜欢。
评分帝王统治利益至上,国家兴,百姓苦,国家亡,也百姓苦。这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乏有改革之心的能臣,可终究失败。正如文中所提及的,改变不彻底的国家乱,而拒绝改变的国家将继续没落,直至灭亡。但我国幅员辽阔,中央集权制度下个中关系错综复杂,改革不易啊。
评分很不错的书,关于历史的思考。
评分真了不起的学者,大文化脉络,难得一见
评分分析很到位,非常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