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北方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

近代中国北方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吴松弟
出品人:
页数:356
译者:
出版时间:2013-9-1
价格:53.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12241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樊如森
  • 吴松弟
  • 历史地理
  • 计划
  • 民国史
  • 感兴趣
  • 城市
  • 近代中国·北方经济·地理格局·演变·经济史·区域研究·历史地理·经济地理·社会发展·区域经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南、北方之间不仅存在自然景观的差别,而且也有人文内涵的很大不同。要全面了解和把握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发展整体进程,就应该进行分时段、分区域、分专题的实证考察。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大陆的近代经济史研究者,在很长的时期内,形成了挪用南方的某些例证,来代表整个中国经济面貌的惯性思维,以致误导了社会认知。当然,这也是北方经济史研究严重缺位的客观反映。

进入1990特别是200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开始涉足北方地区的探索,中国区域经济史研究内容上的南北方失衡状态有所改变。本书稿是近年来相关研究领域的多位著名学者关于中国北方经济地理格局演变研究的多年学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它集中体现了该领域的前沿和精髓。它的出版,一定会把近代北方经济地理研究,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和水平。

作者简介

吴松弟,浙江泰顺人,1954年生。教授、博导。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中国历史经济地理、中国人口史和区域经济史。先后出版六卷本《中国移民史》之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和第四卷(辽宋金元时期)、六卷本《中国人口史》之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以及《无所不在的伟力——地理环境与中国政治》、《南宋人口史》、《两唐书地理志汇释》、《‘上帝’让温州人发财一温州创业文化启示录》等个人专著14部,并主编《港口一腹地和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等著作,发表论文130余篇。曾在英、美、日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多所大学任客座研究员。

樊如森,山东郓城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复旦大学长三角港口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曾担任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学部客员研究员、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教育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和海洋经济研究。已经出版的学术专著有《天津与北方经济现代化(1860—1937)》,《港口一腹地与北方的经济变迁(1840—1949)》(第二作者),《近代西北经济地理格局的变迁(1850—1950)》,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加和主持国家及地方科研课题多项。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编 总论
1.中国近代史的主线索和经济变迁的特点
2.近代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重组的政治因素
3.近代环渤海经济的剧变与渐变
第二编 近代华北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
4.华北农村“惯行调查”概述
5.民国时期华北机制面粉工业与新式交通(1912 1937)
6.近代华北铁路沿线城镇转运业的发展(1904—1937)
7.潍县城:晚清民国一个区域性大都会的城市地域结构(1904—1937)
8.近代海州湾的港口与城市
9.清末民初直隶商会与社会变迁
10.腹地、军阀官僚投资与近代天津的经济发展
11.天津洋行、货栈与近代西北羊毛贸易——以满铁调查的《支那羊毛》为中心
12.20世纪20年代山西农民的生活水平与农产品市场化程度
第三编 近代西北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
13.甘肃农贷与农村经济的复苏(1935—1945)
14.清末至民国时期归化城商贸衰落的地理原因
15.历史时期土地覆被变化空间格局重建方法探索——以民国时期和田河流域洛浦县耕地变化为例
16.近代中国新疆与俄国贸易对新疆经济结构的影响
17.清代蒙陕农牧交错带土地垦殖过程研究
第四编 近代东北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
18.关内移民与近代东北城市化(1860—1931)
19.东北港埠经济区的历史格局与发展机制述论(1861—1945)
20.近代东北商埠格局形成及其对外贸易特点变迁
第五编周边区域与“三北”地区的经济联系
21.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会的比较研究
22.外港与上海、天津城市发展研究
23.晚清时期香港与北方环渤海地区的贸易关系
24.清代北方与江南的粮食贸易——以1735—1850年江苏省常关为中心
附录
点评集锦
专题总结摘要
研讨总结摘要
<p>前言<br />
第一编 总论<br />
1.中国近代史的主线索和经济变迁的特点<br />
2.近代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重组的政治因素<br />
3.近代环渤海经济的剧变与渐变<br />
第二编 近代华北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br />
4.华北农村“惯行调查”概述<br />
5.民国时期华北机制面粉工业与新式交通(1912 1937)<br />
6.近代华北铁路沿线城镇转运业的发展(1904—1937)<br />
7.潍县城:晚清民国一个区域性大都会的城市地域结构(1904—1937)<br />
8.近代海州湾的港口与城市<br />
9.清末民初直隶商会与社会变迁<br />
10.腹地、军阀官僚投资与近代天津的经济发展<br />
11.天津洋行、货栈与近代西北羊毛贸易——以满铁调查的《支那羊毛》为中心<br />
12.20世纪20年代山西农民的生活水平与农产品市场化程度<br />
第三编 近代西北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br />
13.甘肃农贷与农村经济的复苏(1935—1945)<br />
14.清末至民国时期归化城商贸衰落的地理原因<br />
15.历史时期土地覆被变化空间格局重建方法探索——以民国时期和田河流域洛浦县耕地变化为例<br />
16.近代中国新疆与俄国贸易对新疆经济结构的影响<br />
17.清代蒙陕农牧交错带土地垦殖过程研究<br />
第四编 近代东北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br />
18.关内移民与近代东北城市化(1860—1931)<br />
19.东北港埠经济区的历史格局与发展机制述论(1861—1945)<br />
20.近代东北商埠格局形成及其对外贸易特点变迁<br />
第五编周边区域与“三北”地区的经济联系<br />
21.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会的比较研究<br />
22.外港与上海、天津城市发展研究<br />
23.晚清时期香港与北方环渤海地区的贸易关系<br />
24.清代北方与江南的粮食贸易——以1735—1850年江苏省常关为中心<br />
附录<br />
点评集锦<br />
专题总结摘要<br />
研讨总结摘要</p>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天津,天津。

评分

天津,天津。

评分

3.5

评分

天津,天津。

评分

天津,天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