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與秩序

革命與秩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羅衍軍
出品人:
頁數:199
译者:
出版時間:2013-9
價格:36.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1613000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史
  • 革命
  • 農村
  • 中國現代史
  • 近現代史
  • 近代史
  • 治理
  • 民國史
  • 政治學
  • 曆史
  • 革命
  • 社會學
  • 政治思想
  • 社會運動
  • 權力
  • 衝突
  • 意識形態
  • 現代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革命與秩序:以山東省鄂城縣鄉村社會為中心(1939-1956)》以遠離大城市、經濟相對落後的山東省鄆城縣為中心,以革命政權與鄉村民眾的互動為考察視角,以檔案資料與訪談資料相結閤,分析中國共産黨在鄉村革命運動中對原來趨於動蕩的鄉村社會秩序的整閤與重塑,考察抗日動員、土地革命、集體化等革命性運作對基層社會的影響,指齣要實現鄉村社會的良性發展,就不僅要保持鄉村社會的穩定,而且須使鄉村社會的運行富有彈性與活力,這就必須對革命運作下所産生秩序的僵化一麵進行深刻的變革。

著者簡介

羅衍軍

1977年生,山東菏澤人,先後在聊城師範學院曆史係(現聊城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浙江大學曆史係就讀,2006年獲浙江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後任職於聊城大學曆史文化學院,2010年9月至2013年1月在山東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為聊城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副教授、聊城大學山東鄉村治理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曆史研究》、《浙江社會科學》、《二十一世紀》(香港)、《蘇州大學學報》、《晉陽學刊》、《江蘇師範大學學報》等期刊發錶學術論文二十餘篇。

圖書目錄

鄉土有真知(序)
摘要
導論
一 選題依據
二 學術綜述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資料
第一章 1939年前的鄆城鄉村社會
第一節 災荒與匪亂
第二節 傳統書寫中的官、紳、民
第三節 民國前期華北鄉村社會的土地占有狀況與民心嬗變
第四節 日軍侵鄆前共産黨的組織活動
第二章 “咱們的人”(1939—1945)
第一節 日僞在鄆城
第二節 抗日之旗
第三節 “咱們的人”
第三章 象徵符號與儀式運行(1945—1949)
第一節 敵我之分
第二節 人際關係與土改的推動——以林堤村與艾村為中心的考察
第三節 舊與新
第四章 鄉村農民的重塑(1949—1956)
第一節 從革命到生産
第二節 改造懶漢
第三節 農民人身、經濟、思想的重塑
結語
附錄
一 鄆城縣鄉村社會變遷紀略(1840—1956)
二 圖錶索引
三 主要受訪者列錶
四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研究綜述、理論框架、行文風格、論證思路皆屬我國標準中等博論。縣域史料尤其口述資料的搜集頗為細緻,也能緊密融閤傳統黨史框架加以運用,呈現曆史豐富麵嚮。僅用布迪厄個彆理論解讀革命動員及反應策略,例證鮮活,論述單薄。相比鄰區莒南諸多研究,此地運動平淡,果真如此?

评分

中規中矩的博士論文

评分

研究綜述、理論框架、行文風格、論證思路皆屬我國標準中等博論。縣域史料尤其口述資料的搜集頗為細緻,也能緊密融閤傳統黨史框架加以運用,呈現曆史豐富麵嚮。僅用布迪厄個彆理論解讀革命動員及反應策略,例證鮮活,論述單薄。相比鄰區莒南諸多研究,此地運動平淡,果真如此?

评分

研究綜述、理論框架、行文風格、論證思路皆屬我國標準中等博論。縣域史料尤其口述資料的搜集頗為細緻,也能緊密融閤傳統黨史框架加以運用,呈現曆史豐富麵嚮。僅用布迪厄個彆理論解讀革命動員及反應策略,例證鮮活,論述單薄。相比鄰區莒南諸多研究,此地運動平淡,果真如此?

评分

中規中矩的博士論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