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國法的精神

傳統中國法的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
作者:馬若斐
出品人:
頁數:273
译者:陳煜
出版時間:2013-10-1
價格:CNY 2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2049623
叢書系列: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學術係列之"海外中國法研究譯叢"
圖書標籤:
  • 法律
  • 社會
  • 海外中國研究
  • 政治
  • 製度史
  • 中國曆史
  • E
  • 傳統法律
  • 中國法
  • 法治精神
  • 法律文化
  • 儒傢思想
  • 禮製
  • 社會秩序
  • 法理精神
  • 曆史演變
  • 法律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傳統中國法的精神》主要由傳統中國法的曆史概況、法的保守性與象徵性等十章構成。《傳統中國法的精神》主要參考資料有唐、明、清三朝的刑事法典,清代19~20世紀時期的刑部例案,以及儒傢之前的思想,儒傢、法傢等各派思想傢的思想言論。因為在西方,這方麵的知識傳播很少,資料難覓,所以《傳統中國法的精神》也采擇瞭西方學者的西文著作用作為第二手的資料。

在傳統中國,法典旨在為士大夫、官員、富商等社會精英階層確立一個理想化的行為標準。至於這些規則在多大程度上為鄉野村夫所理解乃至遵守,則顯然存在著疑問。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法典中的規則對各個社會階層並非都産生瞭相同的效果。

著者簡介

馬若斐,1937年生,英國阿伯丁大學教授。悉尼大學學士(1957),牛津大學碩士(1964)、博士(1966)。主要研究領域為羅馬法、法哲學、法人類學、中國法律史。在中國法律史學領域,主要著有《中國傳統刑法》、《傳統中國法的精神》等專著,及《荀子的法律社會觀》、《傳統中目的宗教與法律》等論文多篇。

譯者陳煜,1978年生,江蘇張傢港人,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副教授。南京大學學士(2001)、碩士(2004),中國政法大學博士(2007)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法律史。著有《清末新政中的修訂法律館》、《皇帝如何斷案》及相關研究論文若乾。

圖書目錄

“海外中國法研究譯叢”序
在比較中抽繹傳統法的真精神(代譯序)
中文版序

中國曆史年錶
縮略詞
第一章 傳統中國法的曆史概況
第一節 法律發展簡史
第二節 法傢的精神
第三節 儒傢的精神
第四節 儒法兩傢之外的精神特性
一、獨有(非西方)特性
二、實質內容
第二章 法的分類
第一節 行政法
第二節 民間法
第三節 刑事甚
第三章 法的保守性與象徵性
第一節 實體法上的保守性
一、法典的結構
二、謀反大逆罪
三、盜竊罪
四、殺人罪
第二節 程序法上的保守性
第三節 儒傢對過去的尊重:禮的規定
第四節 不可執行現象
第五節 法律的象徵意義
第四章 刑法的倫理基礎
第一節 法傢與儒傢的觀點
第二節 儒傢道德
第三節 法與道德不分?
第四節 理學思想
第五章 基本的傢庭關係
第一節 傢庭關係
第二節 父母與子女
第三節 夫與妻
第六章 基本的社會與政治關係
第一節 臣僚與君主
第二節 君主與臣民
第三節 社會等級
一、有關“僭越”的規定
二、禁止通婚的規定
三、特權及限製
四、犯罪
第七章 道德與法
第一節 生命的價值
第二節“仁”:友善與人道
第三節 悔罪與自首
第四節 嚴男女之防
第八章 技術特性
第一節 閤理性
第二節 立法技巧
一、區分的技巧
二、立法方式的經濟
第三節 概括性條款與具體性條款
第九章 立法與法律推理
第一節 類推處理
第二節 先例
第十章 刑罰的功能與適用理由
第一節 刑法典
第二節 刑部與朝廷
第三節 刑罰與損害
第四節 結 論
索引
附錄
參考書目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