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霸王之家》是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再现战国第一王者德川家康曲折一生的历史小说杰作。
德川家康,出生于封闭落后的三河地区。三岁与生母离别,六岁作为人质流寓他国。辛酸和凄苦的人质生涯,锤炼出他坚毅无比的韧性和机警沉稳的个性。
成年后继任城主,但领内豪族林立,领外强敌环伺。为了在乱世中求生存,他甘愿充当今川义元的炮灰,随后又追随织田信长四处征战。才赢得生存空间,却为了取信于信长,不得不痛心杀妻灭子。信长梦断本能寺后,秀吉抢先控制了局势。他屈累代尊贵武士之膝,拜服在出身寒微的秀吉脚下,同时埋首于势力的扩张。待时机来临,他果断出击,将敌人彻底击败。
他最大的特点,被人们总结为“忍耐”和“模仿”。为了能与众多天才相抗衡,这个既无非凡创造力,又无卓越天资的普通人,也许只能以“忍耐”来磨炼自己、提升自己。他没有创造性,倾心于模仿他人的长处,集武田的兵法、信长的果断和秀吉的策略于一身。他,以正直和忠诚获得了信长和秀吉的信任,可秀吉一死,他却骤变为谲诈多端的首领,可见其正直和忠诚是掩盖锋芒的处事之术。
司马辽太郎以流畅犀利的笔触,精炼客观地再现了一个朝代的开创者——德川家康从人质到王者的传奇一生。
司马辽太郎(1923—1996),日本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原名福田定一,其笔名取自“远不及司马迁之太郎”之意。1943年毕业于大阪外国语学校蒙古语科,1946年进入京都新日本新闻社,两年后任产经新闻社记者,同时发表作品。1961年开始专职创作的生活。
司马辽太郎有独特的描写历史人物的方法——“俯瞰法”,即居高临下地俯瞰历史人物,对其作出全面的评价。司马先生认为,任何历史人物都不能预见到身后之事,而历史小说家却可以清楚地了解历史人物所处的环境、他的命运以及他的存在与行动对后世的影响。
司马辽太郎一生作品无数,自1960年之后,几乎年年获奖。七十岁时获代表日本人最高荣誉的文化勋章。
题目的出发缘由: CQ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一版《德川家康:霸王之家》(作者:[日]司马辽××),页146,首行: “胜入斋、辉政在德川时期分别成长为拥有备前冈山三十一万五千石的池田家与拥有因州鸟取三十五万五千石土地的池田家。” 这句话有问题: 首先,公元1584年,池田胜入...
评分这本历史小说并没有完整地按时间顺序详细描写德川家康的一生,更侧重于信长时代和秀吉时代前期的家康,战争的部分的描写也主要着墨于前期的几场战役上,比如三方原合战,小牧长久手之战。而在长久手之战之后则直接转入了信长之死,关原合战只字未提,大阪冬之阵和夏之阵都没有...
评分2008年,山冈庄八洋洋洒洒550万字的《德川家康》,将过去仅在世界史教科书中见到的人物名词,推到中国人阅读的最前沿。一时间,德川家康的忍耐、谋略和权术成为中国政界、商界人士谈论的热点话题。 在日本,以德川家康为主角的历史小说,最典型的有两部:山冈庄八的《德川家康...
评分比起山冈庄八,司马对于乌龟的评价极为客观,一生谨慎的他很少有独创的冒险想法,而是不断吸取前人的成功经验,痴迷于对他人的模仿,这也导致了他的故事没有猴子那么神奇绚烂。 但是这部小说实在无法代表司马的颠峰水准。一,条理混乱,前后文重复之处不少。二,前后矛盾的地...
喜好日本战国史 则必读
评分我感觉这部作品主要讲了两场对于家康而言意义重大的战役-三方原合战和小牧、长久手合战,应该说这两场战役也是家康命运的转捩点,其意义并不亚于关原之战,前者让家康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和影响力,后者则是奠定了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没有了前者,也就不存在后者,两者是交相呼应,互不可缺的。同时这部小说也重点分析了三河人的脾性,已经这个脾性对日后日本的影响!
评分乌龟传没有关原的戏份竟然……
评分这本书里面有这样的一则小故事。 建立了德川幕府的家康已经七十二岁高龄,有一次这位日本统治者去上厕所,突然一阵风吹来,吹走了他手上的草纸。家康满头大汗的追逐,终于在风中抓住了那张草纸,看到旁边的侍从发出了笑声。家康这样说,年轻人,你们不要笑,老夫就是凭借这样的精神建立了幕府。
评分感觉写得仓促,属于史料堆砌,这可能与司马不喜欢家康有关系,伤了小说特有的趣味性。倒是后记写得颇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