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十世纪

我的二十世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作者:宁肯
出品人:
页数:4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2
价格:4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064989
丛书系列:生命呼吸·当代散文名家丛书
图书标签:
  • 随笔
  • 宁肯
  • 虚构
  • 现代主义
  • 游记
  • 旅行
  • 文学
  • 文化
  • 二十世纪
  • 历史
  • 回忆
  • 个人经历
  • 时代变迁
  • 社会变迁
  • 文化
  • 成长
  • 反思
  • 记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西藏由,作者以新散文的形式更深入地为读者打开感知系统,表达了更为直接也更复杂的经验世界。书稿不是根本没有回忆、交代、说明,完全是在场、是共时,是翱翔,带给读者无比的自由,无比巨大的时空,就像出入西藏有着无数窗洞和小门的寺院。

作者简介

宁肯,1959年生于北京,北京作协签约作家,第二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获得者。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二分院,1980年开始写诗,1982年在《萌芽》发表诗歌处女作《积雪之梦》。主要作品有散文《一条河的两岸》、《藏歌》、《沉默的彼岸》、诗歌《雪顿节》、长篇小说《蒙面之城》、《沉默之门》、《环形女人》(再版时更名为《环形山》)、《天藏》。1984-1986在西藏生活工作,有关西藏的系列散文使其成为“新散文”创作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蒙面之城》2000年获“全球中文网络最佳小说奖”,2001年获“《当代》文学接力赛”总冠军,2002年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现为《十月》杂志副主编。

目录信息

自序 我与新散文



第一辑 西藏在上
西藏的色彩
天湖
藏歌
雪或太阳风
沉默的彼岸
在一棵树中回忆
一条河的两岸
喜马拉雅随笔
神赐的静物
那沙,还是原来的沙吗?
杀生戒
重现的时间
西藏日记(1984-1986)
西藏的神性

第二辑 旅行与对话

虚构的旅行
埃及行纪
漂来的房子
泰州答问


第三辑 记忆

我的二十世纪
荒凉与圣殿
眺望自己出海
1999自画像

19969年的冰雹

两只死鸟
童年火车
防空洞
乡情与哨音
屋顶上的梦
自行车
探照灯
红塔礼堂


第四辑 肖像

大地守望者
还乡
苇岸――让世界安静下来
谁从天空返回
黑梦――赵丽宏印象记
记忆,北岛,一次未谋面的造访
独行者――曾哲印象
最后一个乡村诗人
如意的书写
静之的戏
乔伊斯与卡夫卡


第五辑 写作

说吧,记忆
关于沉默
小说写作的心态、调式与游戏精神
为什么不同
症候与投射
我的先锋观
静之的戏
美女作家--70年代--沉默的石头


第六辑 对话

寻问《蒙面之城》的构造与发生
怎么写永远是个问题
存在与言说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作家宁肯有西藏情节,西藏就是他写作的一个源泉。作者喜欢以新散文的形式表达,更深入地为读者打开了感知系统,表达了更为直接也更复杂的世界。他的文字有一种在场感,带给读者无比的自由,无比巨大的时空,就像出入西藏有着无数窗洞和小门的寺院里一样。在西藏援教的经验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是作者在离开文学圈以后很久还是无法忘怀,最终拿起笔来写下了《蒙面之门》《沉默之门》等一系列小说,成为一个作家。书中很多篇还提到作家苇岸,一个对大地有切身感受而英年早逝的乡土作家,他的文字读来无比的亲切,不禁令人无比叹息。作者有意识地写一些新散文作品,显示与传统散文的区别,表达一种更加深入的自我感受,还是能够让人读了有些感悟,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些新散文的,代表了一种新生代的力量,文字不死,表达不竭,我们都是在路上

评分

只是一个选本,但选家意识很差,啥都填进来,整册书就成了四不像。

评分

本书作家宁肯有西藏情节,西藏就是他写作的一个源泉。作者喜欢以新散文的形式表达,更深入地为读者打开了感知系统,表达了更为直接也更复杂的世界。他的文字有一种在场感,带给读者无比的自由,无比巨大的时空,就像出入西藏有着无数窗洞和小门的寺院里一样。在西藏援教的经验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是作者在离开文学圈以后很久还是无法忘怀,最终拿起笔来写下了《蒙面之门》《沉默之门》等一系列小说,成为一个作家。书中很多篇还提到作家苇岸,一个对大地有切身感受而英年早逝的乡土作家,他的文字读来无比的亲切,不禁令人无比叹息。作者有意识地写一些新散文作品,显示与传统散文的区别,表达一种更加深入的自我感受,还是能够让人读了有些感悟,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些新散文的,代表了一种新生代的力量,文字不死,表达不竭,我们都是在路上

评分

只是一个选本,但选家意识很差,啥都填进来,整册书就成了四不像。

评分

本书作家宁肯有西藏情节,西藏就是他写作的一个源泉。作者喜欢以新散文的形式表达,更深入地为读者打开了感知系统,表达了更为直接也更复杂的世界。他的文字有一种在场感,带给读者无比的自由,无比巨大的时空,就像出入西藏有着无数窗洞和小门的寺院里一样。在西藏援教的经验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是作者在离开文学圈以后很久还是无法忘怀,最终拿起笔来写下了《蒙面之门》《沉默之门》等一系列小说,成为一个作家。书中很多篇还提到作家苇岸,一个对大地有切身感受而英年早逝的乡土作家,他的文字读来无比的亲切,不禁令人无比叹息。作者有意识地写一些新散文作品,显示与传统散文的区别,表达一种更加深入的自我感受,还是能够让人读了有些感悟,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些新散文的,代表了一种新生代的力量,文字不死,表达不竭,我们都是在路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