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学术论集

高明学术论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高明
出品人:
页数:688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1
价格:16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57064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献学
  • 古文字学
  • 高明
  • 先秦史
  • 考古
  • 汉语语言学&文字学&目录文献学
  • 求D
  • 古文字
  • 学术研究
  • 高明
  • 论集
  • 思想
  • 文化
  • 哲学
  • 社会科学
  • 理论
  • 学术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高明先生系国内著名的古文献学、古文字学及考古学家,已经不少相关的论著。此次将先生六十年余年来的五十篇有代表性的论文集辑在一起,算是先生一生学术的总结。其中有不少掷地有声的文章,读者从中可以窥见先生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值得学习。

本书为高明先生在古文字、古文献以及考古学方面的重要研究论文。内容涉及文字的考证、文字理论的阐释、新出土文献的研究、用鼎制度的探究,以及一部分评论性文章。

作者简介

高明(1909年4月6日-1992年9月21日),著名学者,教育家。中国文学博士教育的开创人。江苏高邮人。1926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1930年毕业于改名之后的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在大陆更名南京大学,1962年在台复校)中国文学系。青年时期,以热血之姿,矢志报国,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后毅然投笔从戎,任江苏省保安干部训练所及江苏中心民校校长训练班教官,以抵抗来侵日军。抗战期间,先后在中央政治学校、西北大学、政治大学任教。来台后,创办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招收台湾首批文学博士研究生;主持政治大学、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及中文研究所。1975年退职后,专心著述,兼从授业,为阐扬传统文化奉献毕生。

目录信息

自序
文物考古研究
建国以来商周青铜器的发现及研究
略论汲县山彪镇一号墓的年代
中原地区东周时代青铜礼器研究
周代用鼎制度研究
谈古越阁藏吴王夫差剑
?、簠考辨
陕西华县柳子镇考古发掘简报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从甲骨文中所见王与帝的实质看商代社会
武丁时代“贞?卜辞”之再研究
略论周原甲骨文的族属
论商周时代的臣和小臣
从金文资料谈西周商业208
西周金文“”字资料整理和研究
说“?”及其相关问题
论《墙盘》铭文中的微氏家族
从出土简帛经书谈汉代的经今古文学
据武威汉简谈郑注《仪礼》今古文
《老子道德经》古注偶识
帛书《老子》甲乙本与今本《老子》勘校札记
如何勘校出土古籍——谈帛书《老子》
读郭店《老子》
秦简日书“建除”与彝文日书“建除”比较研究
略谈古代陶器符号、陶器图像和陶器文字
商代陶文
从临淄陶文看里制陶业
战国陶文
侯马载书盟主考
论石鼓文年代
十鼓斋后人安诗临宋拓石鼓文
楚缯书研究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冠人”俑
汉字漫谈
汉字研究的历史传承
“图形文字”即汉字古体说
论陶符兼谈汉字的起源
古文字的形旁及其形体演变
略论汉字形体演变的一般规律
谈汉字中的别体和误体
古体汉字义近形旁通用例
汉字的储存与使用
今古字音对照表
序论
凡例
索引
对照表
书序及其他
《秦汉石刻题跋辑录》序
《商周图形文字编》序
《商代地理概论》序
唐立庵先生与中国古文字学
治学导师做人楷模——忆张苑峰先生
我和中国古文字与考古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入的都是老文章了

评分

本书是高明先生的论文集,先生学术精华多粹于此中。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文物考古研究、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汉字研究。高明先生治学严谨,搜集材料力求全面,文章虽不以精巧见长,但也多能启迪后学。高明先生学术研究的起点是考古学,后来虽多涉及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但也仍带有鲜明的考古学特色,此种特色在高先生关于帛书《老子》的文章中最为凸显。研究帛书《老子》的并不止高明先生一家,很多研究《老子》的学者多有讨论,但这些研究者多是将帛书本与传世本放在同一层次,平行参校,取去任由私意,致使帛书本的价值得不到彰显,传世本的谬误得不到纠正。高明先生以帛书本为主,研究传世本的变化,不仅分析各传世本有何讹误,还详解致误之由,令人信服。

评分

本书是高明先生的论文集,先生学术精华多粹于此中。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文物考古研究、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汉字研究。高明先生治学严谨,搜集材料力求全面,文章虽不以精巧见长,但也多能启迪后学。高明先生学术研究的起点是考古学,后来虽多涉及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但也仍带有鲜明的考古学特色,此种特色在高先生关于帛书《老子》的文章中最为凸显。研究帛书《老子》的并不止高明先生一家,很多研究《老子》的学者多有讨论,但这些研究者多是将帛书本与传世本放在同一层次,平行参校,取去任由私意,致使帛书本的价值得不到彰显,传世本的谬误得不到纠正。高明先生以帛书本为主,研究传世本的变化,不仅分析各传世本有何讹误,还详解致误之由,令人信服。

评分

本书是高明先生的论文集,先生学术精华多粹于此中。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文物考古研究、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汉字研究。高明先生治学严谨,搜集材料力求全面,文章虽不以精巧见长,但也多能启迪后学。高明先生学术研究的起点是考古学,后来虽多涉及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但也仍带有鲜明的考古学特色,此种特色在高先生关于帛书《老子》的文章中最为凸显。研究帛书《老子》的并不止高明先生一家,很多研究《老子》的学者多有讨论,但这些研究者多是将帛书本与传世本放在同一层次,平行参校,取去任由私意,致使帛书本的价值得不到彰显,传世本的谬误得不到纠正。高明先生以帛书本为主,研究传世本的变化,不仅分析各传世本有何讹误,还详解致误之由,令人信服。

评分

本书是高明先生的论文集,先生学术精华多粹于此中。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文物考古研究、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汉字研究。高明先生治学严谨,搜集材料力求全面,文章虽不以精巧见长,但也多能启迪后学。高明先生学术研究的起点是考古学,后来虽多涉及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但也仍带有鲜明的考古学特色,此种特色在高先生关于帛书《老子》的文章中最为凸显。研究帛书《老子》的并不止高明先生一家,很多研究《老子》的学者多有讨论,但这些研究者多是将帛书本与传世本放在同一层次,平行参校,取去任由私意,致使帛书本的价值得不到彰显,传世本的谬误得不到纠正。高明先生以帛书本为主,研究传世本的变化,不仅分析各传世本有何讹误,还详解致误之由,令人信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