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而人们对于三国故事的了解多来自于小说《三国演义》。作者将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结合起来,亦文亦史,拓展出别开生面的视野。
陈迩冬先生生于1913年,卒于1990年。年轻时即善诗文、灯谜,有“桂林才子”之称。抗战期间以新诗、小说、小品文等创作走上文坛。解放后曾在山西大学中文系任教,1954年调至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古典文学的整理编辑、出版普及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但是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而且是著名的诗人。一生从写旧诗到写新诗,又转而写旧诗,始终不改诗人本色。著有历史剧《战台湾》、传记《李秀成之死》、短篇小说集《九纹龙》、叙事诗《黑旗》等。他选注的《苏轼诗选》、《苏轼词选》、《韩愈诗选》负有盛名。
董太师平反清流,用清流之人,一则是为自己贴金,二则是本身身为外臣可能也并不喜欢宦官集团,三则是为自己废皇帝而争取民心。董太师并非一个鲁莽冲撞之人。
评分在《三国演义》中,周郎完全沦为了配角,为诸葛亮配戏。 辛弃疾曾经在《大江东去》一词中,对周郎和孙仲谋大力地赞扬,可见当时之人,还是识得英豪的。 后世为了突出刘备正统,为了突出孔明,只能是委屈周郎了。
评分在《三国演义》中,周郎完全沦为了配角,为诸葛亮配戏。 辛弃疾曾经在《大江东去》一词中,对周郎和孙仲谋大力地赞扬,可见当时之人,还是识得英豪的。 后世为了突出刘备正统,为了突出孔明,只能是委屈周郎了。
评分董太师平反清流,用清流之人,一则是为自己贴金,二则是本身身为外臣可能也并不喜欢宦官集团,三则是为自己废皇帝而争取民心。董太师并非一个鲁莽冲撞之人。
评分006:闲话三分 0、简介 《闲话三分》,陈迩冬著,是陈迩冬先生早年发表于《光明日报》副刊的关于《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比评谈的系列文章,最早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于1986年。2007年一版一印,上海出店出版。陈迩冬(1913-1990),著名学者、诗人、古典文学评论家。广西...
小书慢品,视角独特。话说,男儿当如周公瑾,大帝誓师江水绿,小乔卸甲晚妆红。
评分广事稽勾,以实入虚。
评分看那时的专栏文章水准!由虚入实,以小见大,别开生面,妙趣横生。
评分白话三国的小文,用列传体的酒瓶装起的编年体佳酿。看过了旧市上易中天式天马流星的凭空想象,再看这样多经考据、一字一着的历史,顿时感觉双脚落到了地上。虽然陈迩冬先生在书中常自菲薄曰“一件小史动辄上千字,如老妇叙事”云云,但文章毕竟依旧是镇山之玉,一点带八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对三国人物的评判也和吕思勉先生颇多相似,上位者无善辈,留名者无庸才。刘婵假呆傻,曹丕真残暴,公瑾之才蒙尘,魏延之冤千年,刘备者外忠内嫉一世之枭雄,曹操者文厉武宽万世之奸雄,司马懿父子如狡狐戏雄狮使尽万般手段,堪称卑鄙;小霸王奋八年之躯缔江东基业,武略绝伦。 常说“人有好恶,书无好坏”,但文以言志,作者始终还是有高下之分和俗雅之别的。看多了物欲横流的时代快餐,有这样一本不疾不徐的历史随笔解闲,何其幸运。
评分小品文,短小而易读,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