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衡派的身份想象》從分析“學衡派”的“人文主義者”與“聖人”身份想象的形成入手,通過梳理“學衡派”與他們身份想象的載體——《學衡》的關係,考察“學衡派”在其特定身份想象指引下所展開的文化實踐,以及在這過程中所顯現齣來的身份想象與中國現代文化語境的錯位,力圖盡量客觀地呈現“學衡派”在中國現代文化中的地位及貢獻。
周佩瑤,女,1977年生於廣東,1996—2007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導師王富仁先生。現任職於廣州市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現代文學與比較文學。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閤上瞭書,突然覺得,這不過是劇烈變革的時代下,一群人在理想主義道路上走錯瞭方嚮。
评分已撕留。博士論文。讀博去?
评分閤上瞭書,突然覺得,這不過是劇烈變革的時代下,一群人在理想主義道路上走錯瞭方嚮。
评分文字純淨,沒有時下博士論文的那多空話套話,學衡派的晶晶吊吊算是弄清楚瞭。
评分還算清晰有邏輯,但是覺得深度上少瞭點什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