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最新的权威估计数字为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本书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本书也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医学科学的发展史,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科学家、医学工作者和政治家们在巨大压力下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怯懦、信仰和价值观,以及研究态度和方法。这是一部权威性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
本书作者约翰·M·巴里是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曾任记者和足球教练。常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财富》杂志、《华盛顿邮报》等撰稿,也经常以特约评论员身份出现在美国各大广播公司的节目中。其著作多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作者:John M. Barry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的撰稿人,著作多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其著作《细胞变异》被译成12种语言出版,《潮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洪水及其对美国的影响》获“史密斯奖”、“南方图书奖”等众多奖项。《大流感》被美国科学院评为2005年度最佳科学/医学类图书。
译者:
钟扬,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植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博士生导师。现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教授、西藏大学教授等。
金力,现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生物医学研究院基因组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所长,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副主任,美洲华人遗传学会会长, 教育部现代人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摩尔根-谈家桢国际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务。现为《人类基因组学》(英国)主编、《人类生物学》(美国)、《突变研究》(美国)、《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国)、《中国生物学前沿》(中国)、《人类学杂志》(克罗地亚)等杂志的编委。
说的是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在美国事,多年前看过一遍,最近想再看一遍。印象深刻几个点,西方传统医学也很古老追溯到古希腊,四体液均衡,流感起源于瘴气,人体是神圣,不能用体温计,听筒测量。 面对疫情老美政府也一样瞒报,起码1918年是如此。科学家经过很多努力,一样束手无...
评分首先,其余几位写书评的是托。书不一定差,但是合作翻译的,水平参差不齐,冷不丁跳出一个名字来,小名儿叫得可亲密了,好像人人知道他的光荣事迹,可我怎么都想不起来这个人哪里出现过,我都怀疑自己的脑子出问题了,于是往前面翻,结果确定这个人是在书中第一次出现。 还有...
评分p82,霍普金斯在医学范围以外有着巨大的影响。原译文,对医学界影响巨大有误。 本书翻译的非常不错哦,自从《摩根财团》以外,很少能看见这么精彩的译文,比如p13的“衣香鬓影”,太绝了!!!!!!!!!!!
评分 评分非只大流感本身,而是对其时整个美国医学科技、公共卫生政策,乃至国家政策的一次全景扫描。透过大流感这个极端事件,拷问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能力,揭露出我们所谓发达的医疗体系在自然冲击下溃败千里的现实,自始至终,未曾改变。人类在违反自然准则发展的迷途上,等待随时被打回原形。7年著作,3年翻译,十年磨一剑,经典,耐读。
评分与其说是讲流感,不如说是记录流感引起的现代医学的发展与完善。其中关于个人个体研究者医生的描述十分详细。通篇下来感受是建立现代医学的道路困难重重,能到今天这一步真的牺牲太多了
评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向那些几乎还没完全走出蒙昧时代但却依然奋力拯救一切的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家们,致以我最高的敬意。
评分以为是流感疫情白描图,结果65%以上的内容是美国当时医学界和科学界的反应,以及相关人物。问题是从头到尾他们忙活那些事都对流感疫情的发展和结束毫无影响啊……
评分H1N1的祖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