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謝
         序言
         引言:古巴人民
         第一章 危險的殖民:屠殺、奴隸製和海盜(1511-1740)
         阿圖伊(Hatuey)和迪亞戈·貝拉斯剋斯(Diego Velásquez):印第安酋長與西班牙徵服者間的對抗
         古巴的印第安人發生瞭什麼事?
         輸入黑奴人口
         德雷剋(Drake)戰鼓之打擊(1586)
         蔗糖和煙草:島上財富在17世紀的發展
         第二章 西班牙帝國麵臨挑戰(1741-1868)
         關塔那摩(Guantánamo)落入海軍上將弗農(Vernon)手中(1741)
         哈瓦那落入阿爾伯馬爾(Albemarle)伯爵手中(1762)
         西班牙對古巴的新興趣(1763-1791)
         聖多明各奴隸起義(1791)
         奴隸數量的快速增長(1763-1841)
         第一場獨立風暴(1795-1824)
         鼓吹白人移民的強烈呼聲
         美國乾涉的開端(1823-1851)
         古巴的奴隸製受到英國人的攻擊(1817-1842)
         黑人起義:梯刑(La Escalera)密謀(1843-1844)
         納爾西嘉·洛佩斯和美國兼並的威脅(1850-1851)
         第三章 獨立戰爭與占領(1868-1902)
         亞拉的呐喊(Grito de Yara)和十年戰爭的爆發(1868)
         勒鬆迪(Lersundi)將軍和誌願者占據哈瓦那(1868-1869)
         起義者關於奴隸製度和兼並的爭論
         《桑洪(Zanjón)條約》和《巴拉瓜(Baragua)抗議》
         何塞·馬蒂(Jose Martí)和新的獨立之夢
         傳道者之死(1895年5月)
         西班牙和古巴再起戰端(1895-1896)
         韋勒將軍之集中營的發展(1896-1897)
         “記住緬因號!”:美國對古巴的乾涉(1898)
         伍德將軍和美國占領古巴(1898-1902)
         被“抵押”的獨立:《普拉特修正案》(1902)
         第四章 古巴共和國(1902-1952)
         美國控製下的共和國:埃斯特拉達·帕爾馬(Estrada Palma)和查爾斯·馬古恩(Charles Magoon)(1902-1909)
         一個為西班牙白人殖民者建立的共和國
         共和國抵製黑人:埃瓦裏斯托·埃斯特諾斯(Evaristo Estenoz)與1912年大屠殺
         共和國的投機者:馬裏奧·梅諾卡爾(Mario Menocal)和伯特·剋勞德(Bert Crowder)
         獨裁下的共和:格拉爾多·馬查多——熱帶的墨索裏尼(Mussolini)
         革命者的共和國:安東尼奧·吉特拉斯和1933年革命
         弗爾亨西奧·巴蒂斯塔組織的共和國(1934-1952)
         第五章 卡斯特羅革命爆發(1953-1961)
         卡斯特羅對濛卡達的進攻(1953年7月26日)
         格拉瑪號登陸和革命戰爭(1956-1958)
         革命的開端:1959年1月
         革命中的黑人(1959)
         革命對外國的影響(1959-1960)
         美國對革命的反應(1959-1960)
         蘇聯對革命的反應(1959-1960)
         “第一次哈瓦那宣言”:革命換擋提速(1960)
         革命時期的經濟(1959-1961)
         掃除文盲的運動(1961)
         第六章 革命的政權(1961-1968)
         流亡者在豬灣入侵(1961年4月)
         1962年10月的導彈
         卡斯特羅和蘇聯的早期“蜜月”(1963年5月)
         卡馬裏奧卡港(Camarioca)的首次開放(1965)
         輸齣革命:拉丁美洲(1962-1967)
         輸齣革命:古巴黑人重返非洲(1960-1966)
         輸齣革命:動員美國黑人
         輸齣革命:切·格瓦拉對玻利維亞的遠徵(1966-1967)
         第七章 在蘇聯陣營內(1968-1985)
         “布拉格之春”——嚮蘇聯陣營的決定性轉變(1968)
         “1 000萬噸!”——1970年製糖目標的失敗
         “勃列日涅夫(Brezhnev)時代”:在蘇聯陣營中重塑國傢形象
         國內外反蘇陣綫(1968-1972)
         嚮大陸開放:卡斯特羅訪問阿連德領導的智利(1971)
         卡斯特羅迅速保護安哥拉(1975)
         由遊牧部族通嚮社會主義的道路:卡斯特羅和埃塞俄比亞革命(1977)
         卡特時代的哈瓦那、華盛頓和邁阿密(1976-1979)
         第二次移民:馬列爾偷渡事件(1980)
         尼加拉瓜和格林納達的革命(1979)
         第八章 孤立的古巴(1985-2003)
         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莫斯科的新秀(1985)
         古巴在奎托瓜納瓦萊的勝利(1988)
         阿納爾多·奧喬亞的死刑判決(1989)
         “和平時期的特殊階段”(1990)
         第三次人口大外流:馬雷貢(Malecón)大道上的叛亂(1994年8月)
         《托裏切利法》和《赫爾姆斯-伯頓法》(1992年和1996年)
         教皇約翰·保羅訪問哈瓦那(1998)
         埃連·岡薩雷斯事件(1999)
         異議和對立(1991-2003)
         21世紀的古巴
         卡斯特羅辭職(2008年2月)
         後記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深入閱讀指南
         索引
         譯者說明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