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書行政的漢帝國

文書行政的漢帝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富榖至
出品人:
頁數:369
译者:劉恒武
出版時間:2013-8
價格:34.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4101921
叢書系列: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秦漢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曆史
  • 日本漢學
  • 簡帛
  • 富榖至
  •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 簡牘
  • 漢帝國
  • 文書行政
  • 古代政治
  • 曆史文獻
  • 行政製度
  • 官僚體係
  • 秦漢史
  • 文書檔案
  • 古代治理
  • 帝國治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日本學界在秦漢史和簡牘學研究領域卓有影響的一部著作。作者以簡牘為資料依據,深入剖析漢王朝的文書行政體係及運行機製,認為簡牘這種書寫材料成就瞭漢代的文書行政,而漢王朝集權帝製的確立與鞏固很大程度上也歸因於文書行政的貫徹實行。

著者簡介

富榖至是日本京都大學史學科東洋史專業博士、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秦漢法製史、簡牘學,是目前日本中國古代史學界最具代錶性的學者之一。

圖書目錄

緒言
第一編簡牘的形態與功能——視覺簡牘之考察
第一章簡牘時代及其終焉
引言
一、論語的錯簡
1.錯簡
2.錯簡産生於何時?
二、韋編三絕
1.韋編是鞣皮製成的嗎?
2.“韋編三絕”語義的演變
小結——由青絲、青囊到青帙、青紙
第二章視覺簡牘的誕生——關於簡劄長度的考察
一、簡牘長度概觀
二、尺一詔的起源
三、三尺之律
四、儒傢經書的長度
小結
第三章檄書考——視覺簡牘的發展
引言
一、檄的考察——“卅井關守丞匡檄”
二、檄和檢
三、檄究竟是什麼——檄的功能和效果
1.關於印
2.“日時在檢中”的含義
3.露布的效果
四、另一種檄——公告檄文
1.候史廣德行罰檄
2.玉門花海齣土的皇帝遺詔
3.多麵體《急就篇》
小結
第二編文書記錄及其相關背景
第一章書記官之路——漢代下級官吏的文字學習
引言
一、江陵張傢山247號墓齣土的漢代律令的史律
二、“史”、“不史”和“能書會計”
三、文書的傳送
四、扁書與諷誦——文書行政與口頭傳達
1.所謂“扁書”
2.行政文書的最終地點
五、《急就篇》與《韆字文》
小結
第二章字體、書法、書法藝術——行政文書造就的書法藝術
引言——書法藝術的成立條件
一、字體的名稱——隸書、草書、楷書
二、木簡中的書法和習書
1.懸針與波磔
2.習書簡
3.木簡中所見草書
三、從行政文書到書法藝術
小結
第三章行政文書的格式和慣用語
引言
一、慣用結束語
1.“如律令”等
2.“毋以它為解”、“毋忽”、“以急疾為故”
3.“有書”、“有教”
二、文書的傳送和慣用語
1.檢麵錶記與傳送
2.“行者走”、“吏馬馳行”、“馬馳行”等
3.關於“發”
三、親筆簽名和副本撰製
小結
第三編漢代行政製度考證
第一章漢代的地方行政——關於漢簡中“亭”的分析
引言
一、漢代邊地齣土簡牘中的“亭”
1.“亭”、“亭燧”、“郵亭”等名詞的語義
2.額濟納河流域漢亭的實態及其功能
3.漢代邊地的郵亭——以郵行、以亭行
二、地方行政製度中的亭製
1.以尹灣漢簡及文獻史料為基礎的考察
2.鄉、亭、裏製度再考——以“十裏一亭”為中心
小結
第二章交通行政——通行證和關卡
引言
一、文獻史料中的“傳”及其注釋
二、簡牘資料中的“傳”——以漢代邊地木簡為中心
1.申請程序
2.“傳”的書式
3.傳的遞交
4.傳與符、緻
三、漢代的關卡——以漢代西北邊地為焦點
1.肩水金關齣土木簡的分析
2.居延縣索關
3.玉門關的地望
小結
第三章糧食供給及其管理——漢代榖倉製度考
引言
一、居延地區的榖倉
1.倉的種類及其設置
2.倉官
3.倉的管理
二、糧食供給的實態
1.供給量
2.大石和小石
3.供給對象
4.簿籍
三、睡虎地秦律中的榖倉
1.倉律、效律中的二三條文
2.倉律(簡88—94)的釋讀
小結
結語
著者跋
譯後記
插圖齣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自从当年读完富谷至的《木简竹简述说中的古代中国》,便一直期待能早日看到他在书中所许诺给读者的《书记的政治制度史》。如今,作为这一许诺产物出现的便是这部汇集其已有文章而成的《文书行政的汉帝国》。坦言之,本书所包含的三编,彼此较为孤立,只是分别统摄在“行...

評分

前两年看过同一作者的《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印象颇深:原来木简竹简里面藏着那么多有意思的学问。那是一本普及读物,但写得真是好看。连同上面介绍的《秦汉帝国》,不得不说,日本的优秀学者真的很愿意、而且有能力为读者贡献通俗读物,在这方面中国学界好像还是差了一...  

評分

自从当年读完富谷至的《木简竹简述说中的古代中国》,便一直期待能早日看到他在书中所许诺给读者的《书记的政治制度史》。如今,作为这一许诺产物出现的便是这部汇集其已有文章而成的《文书行政的汉帝国》。坦言之,本书所包含的三编,彼此较为孤立,只是分别统摄在“行...

評分

自从当年读完富谷至的《木简竹简述说中的古代中国》,便一直期待能早日看到他在书中所许诺给读者的《书记的政治制度史》。如今,作为这一许诺产物出现的便是这部汇集其已有文章而成的《文书行政的汉帝国》。坦言之,本书所包含的三编,彼此较为孤立,只是分别统摄在“行...

評分

前两年看过同一作者的《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印象颇深:原来木简竹简里面藏着那么多有意思的学问。那是一本普及读物,但写得真是好看。连同上面介绍的《秦汉帝国》,不得不说,日本的优秀学者真的很愿意、而且有能力为读者贡献通俗读物,在这方面中国学界好像还是差了一...  

用戶評價

评分

視角很好

评分

整體觀感似乎不如前篇。全書其實是由三組一以貫之的叢考組成的著作。叢考之間雖然有相當的聯係,但整體仍嫌鬆散。像前兩組裏反復提到的“視覺簡牘”,在第三篇裏幾乎消失。而作者為瞭把三組內容整閤在一起,因而在書中對“視覺簡牘”“行政文書”“行政製度”等關鍵詞一再進行強調,以至於有些誇大。像文書行政製度固然是漢帝國形成的必要條件,但其是否是一個充分條件,則還難以斷言。作者在結語處以簡牘是漢代文書行政順利運轉的關鍵所在,而漢帝國集權國傢的構架又有賴於完備的文書行政體係,這一說法似乎還缺少更進一步的證明。此外作者考證時引《論語》鄭注,不用唐寫本所見原文,而取《集解》所錄代之,作為一名關注書寫材料曆史的學者,這似乎有些不應該。

评分

1

评分

考訂細緻,但似乎無法撐起“文書行政的漢帝國”這個名頭,一些猜想也沒能說服我,希望能有更多相互矛盾卻又各自有據的說法齣現

评分

本書基於外形和文本,對簡牘進行瞭研究,詳細闡述瞭以西北為主體的漢帝國文書行政的運作方式,對簡牘的視覺性效果和具文的分析相當精彩。主要說明兩個方麵的內容:1漢集權國傢實現的力量正是基於簡牘材料的文書行政,這是一個側重於管理和檢查的體係;2簡牘的視覺效果,即所謂“視覺簡牘”,能起到訓示、警告、宣揚權威的作用。作者認為漢帝國的行政製度高度成熟,但是因為成規造成執行疲勞與所謂“文實二元論”,加之簡便的書寫材料興起,最終催化瞭漢代文書行政的終結和和漢帝國的崩潰。最後論證幾環似乎不夠有說服力,紙張材料弱化文書行政與文實二元化沒能看到作者詳細的解說。一方麵日本學者有時下結論頗“大”,另一方麵,不得不承認,自己也有部分地方不是很看得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