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概要(修订本)

文字学概要(修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裘锡圭
出品人:
页数:342
译者:
出版时间:2013-7
价格:5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09369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字学
  • 裘锡圭
  • 古文字学
  • 语言学
  • 文字學
  • 小学
  • 文字学概要(修订本)
  • 小學
  • 文字学
  • 概要
  • 修订本
  • 语言学
  • 汉字
  • 古文字
  • 文字演变
  • 文献研究
  • 拼音
  • 书写系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字学概要》是裘锡圭先生文字学理论方面的一部专著。本书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字资料及考古发现,全面讨论了有关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成、发展、演变,汉字结构类型,文字假借,文字分化与合并,字和字的形音义关系以及汉字整理和简化等问题,分析深入论证严谨、见解深刻而多有创意,对汉字学的研究和教学作出了很大贡献。本书出版以后影响深远,书中内容不但广为国内学者征引,而且全书已经翻译成英、日、韩多种文字,是国内外学者、学生了解、研究汉字的必读书。本书1991年获北京大学第三届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及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992年获国家教委第二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1994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一届国家图书奖,2011年获得首届“思勉原创奖”。

《文字学概要》此次出版的修订本,以裘锡圭先生1993年的修订稿为依据,修正了一些初版的错误和表述不妥的地方,在不少地方增加了“校按”对需要补充和说明的地方进行交代。全书重新电脑排版,更换了部分图版,阅读效果较初版大有改善。为了便于查找书中例字,修订本还在书后编制了索引。为了表示对朱德熙先生的怀念和敬意,裘锡圭先生还在书前附上了朱先生在去世前不久从美国寄来的对《文字学概要》提出修改意见的一封信,供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裘锡圭先生1960年至2004年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2005年起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为复旦大学杰出教授。裘锡圭先生主要从事文字学、古文字学和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从事先秦、秦汉史的研究。曾参加望山楚墓竹简、曾侯乙墓文字资料、郭店楚墓竹简、银雀山汉墓竹简、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尹湾汉墓简牍等出土文字资料的整理考释工作。著有《文字学概要》、《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古文字论集》、《裘锡圭自选集》、《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裘锡圭学术文化随笔》、《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等,学术论文汇编为《裘锡圭学术文集》于2012年出版。

目录信息

一 文字形成的过程
二 汉字的性质
三 汉字的形成和发展
(一)关于汉字形成问题的讨论
(二)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
四 形体的演变(上):古文字阶段的汉字
(一)商代文字
(二)西周春秋文字
(三)六国文字
(四)秦系文字
(五)隶书的形成
五 形体的演变(下):隶楷阶段的汉字
(一)研究隶楷阶段文字形体的资料
(二)汉代隶书的发展
(三)隶书对篆文字形的改造
(四)汉代的草书
(五)新隶体和早期行书
(六)楷书的形成和发展、草书和行书的演变
六 汉字基本类型的划分
(一)六书说
(二)三书说
(三)不能纳入三书的文字
七 表意字
(一)表意字分类举例
1 抽象字
2 象物字
3 指示字
4 象物字式的象事字
5 会意字
6 变体字
(二)字形在词义研究上的作用
八 形声字
(一)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二)多声和多形
1 多声
2 多形
(三)省声和省形
1 省声
2 省形
(四)形旁和声旁的位置
(五)形旁的表意作用
1 形旁跟字义的关系
2 形旁的代换
(六)声旁的表音作用
1 声旁跟字音的关系
2 声旁和形声字的读音有差异的原因
3 声旁的代换
4 声旁的破坏
(七)声旁跟字义的关系
1 有义的声旁
2 右文说
九 假借
(一)本字与假借
(二)被借字的意义跟假借义有联系的现象
(三)一词借用多字和一字借表多词的现象
(四)跟假借有关的字音问题
(五)语文研究中跟假借有关的几种错误倾向
1 词义研究方面的错误倾向
2 古籍解读方面的错误倾向
一○ 异体字、同形字、同义换读
(一)异体字
(二)同形字
(三)同义换读
一一 文字的分化和合并
(一)文字的分化和分散文字职务的其他方法
1 文字的分化
2 分散多义字职务的其他方法
3 用不同的字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用法的现象
(二)文字的合并
一二 字形跟音义的错综关系
(一)一形多音义-
(二)一词多形
1 一词多形现象概况
2 一些有关的术语
A 通用字
B 古今字
C 所谓“异体词”
3 通用字读音问题
一三 汉字的整理和简化
附图目录
图版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极端奇葩的一本书。绝对应该用繁体,里面所有分析都针对繁体,拆字也是针对繁体,印的却是简体,造成文不对题。有仔细阅读过的都知道。还有,这本书看不出音韵和古书方面的功底,说明当代学者的古学功底不及格。 研究古文字,最基本就是必须熟悉先秦古书和说文。这是基础中的基...

评分

原帖地址: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5228&page=124 西非的約魯巴人曾經習慣於用海貝來傳遞信息。 在他們的語言裏,當“六”講和當“被吸引”講的那兩個詞是同音的, 當“八”講和當“同意”講的那兩個詞也是同音的。 所以,如果一個年輕男子把串起來...  

评分

读罢此书,首先想说的就是:何以不作教材? 过去,咱们的语文课本虽然有简单地在附录中,提到过造字的几种方法与象形文字的源头性质。可是,知道的那些凤毛麟角无异于盲人摸象。在学习和记忆繁多的汉字,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肯定是有负担的,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  

评分

乙类文字大部分似乎仍然如甲类文字一样作为“代表个人或氏族的形象化的图形标记”,两者的分类在于形状上面,虽然也有不同遗址作为彼此的代表,也未必非要把两者从文字或者符号上面分个究竟。 郭沫若《古代文字的辩证的发展》里面引诸如安阳四盘磨兽骨刻文、周彝铭中效父簋等附...  

评分

春晚岳云鹏相声《妙言趣语》中有个“瓩”,读作“千瓦”,网友后来又发掘出一些此类汉字,例如:兛(千克)、糎(厘米)”、呎(英尺)、哩(英里)等,这些字多是十九世纪初中国翻译外来度量衡单位而造的字。按照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联合发布的通知,这...  

用户评价

评分

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其实对我并无实用价值,但是,生命如果要浪费的话,那还是浪费在这上面吧。

评分

当年想考文字学的时候读过,现在不负众望地忘的差不多了。只记得全书手抄精美,李家浩老师篆文亦好。观点上常与唐兰相商榷,裘的分类体系又繁琐得紧。。。

评分

凸出在术语的使用,辨析了流俗对于文字学术语的许多滥用之处,严格的纠正。

评分

凸出在术语的使用,辨析了流俗对于文字学术语的许多滥用之处,严格的纠正。

评分

大二去北京参加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夏令营受赠,人生如寄,恍如一梦,所有的爱好和趣味都是过客,唯有古文字书法不曾放下,一生的导师和伴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