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 Pirsig),1928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15岁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又学习哲学,之后在该校攻读传播学硕士;他曾到印度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并担任修辞学教授。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因为西方倡导的二元对立与二分法带来的分裂而困扰不已,因而一直试图寻找支离破碎的文化的整合之道,这些问题长久折磨着他并让他焦虑又烦躁。1961年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临床忧郁症,被多次送进医院。1963年起接受了多达28次的休克疗法,在此期间妻子与他离婚。后来他终于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理论并且出院,转而开始潜心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1968年他与长子克里斯一起骑着摩托车从双子城出发,在中西部旷野、洛矶山区和西海岸从事心灵探险。他希望从狭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脱,于是才开始这场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终于恢复了自我的完整。
本书出版后波西格一直过着隐居避世的生活,并与第二任妻子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轮渡之旅。
1. 非二元论(Nonduality):良质的存在和判断是先验于主客体的。 2. 全然(Totality):包括解释了科技的恶果并非科技本身,而是科技物化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这部分穿插了西方人对于禅宗的初步理解,大概的意思就是用心去做一件事,会让这件事的过程和结果不同于为...
评分第一部分: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而想去做别的事。 我突然想到,大多数时候我都是如此。我不知道自己在着急个什么,总是想着快一点,再快一点,当然,同时也觉得,在保持高速运转的同时我们还能把事情做得很漂亮。我一直不知道,自己这...
评分作者毫无介绍性地就引出了斐德洛这样一个人 让我不得不把前言看一下 找找斐德洛的信息 可是前言也似乎在模仿作者 然后我利用科技的力量搜索了斐德洛 发现与他相关的信息 都来自这本书 好吧 作者你成功的塑造了一个谜团 后来斐德洛就经常会出现在作者的叙述中 与摩托车旅行形...
评分《禅的故事》和《万里任禅游》 2009-03-22 19:22 (分类:读书记评) 《禅的故事》是一本很薄的小册子,大约是作者李普士总结了写在纽约的杂志上给当时西方读者扫盲的几段印度禅学对话,以及搜罗一些中国的法门和日本的禅话。 这本书是我在小学五年级从家里面翻出来的,可以肯定...
评分《禅的故事》和《万里任禅游》 2009-03-22 19:22 (分类:读书记评) 《禅的故事》是一本很薄的小册子,大约是作者李普士总结了写在纽约的杂志上给当时西方读者扫盲的几段印度禅学对话,以及搜罗一些中国的法门和日本的禅话。 这本书是我在小学五年级从家里面翻出来的,可以肯定...
不像小说 不像游记 也不像哲学书。一个修辞学教师在摩托旅途中建立了一套哲学 核心概念为Quality 反对二元对立(如主客体对立)认为Quality位于一切对立之上 对Quality的感知生成主客体 试图用Q统一艺术与科学的价值 反思所谓Church of Reason并追溯至古希腊。稍微有点恐怖 有对发疯和梦魇的描写 然后我发现作者真的曾经得过精神病…
评分也许是我过了看这种书的年纪了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评分感觉缘分未到,读不进去。存档以后再读。
评分在路上,重读。不大喜欢主人公对儿子的态度。典型的心理上『饿了吗?就不让你吃,看你什么时候能学会不饿』
评分其实是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