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邬达克同时代

与邬达克同时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唯铭
出品人:
页数:302
译者:
出版时间:2013-7-1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1362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上海
  • 邬达克
  • 王唯铭
  • 租界
  • 传记
  • 随笔
  • 人物传记
  • 建筑史
  • 邬达克
  • 上海近代史
  • 城市记忆
  • 建筑大师
  • 历史人物
  • 老上海
  • 建筑艺术
  • 城市变迁
  • 人文地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上海作家王唯铭的又一部有关上海历史与上海建筑文化的专著。全书采取双线结构,于1918年流亡来到上海的拉斯洛·邬达克,在将近百年前的上海天空下,与同时代的中西方建筑师们并行不悖地前行,他们有各自轨道,也有各自命运,而在他们设计的种种建筑的宏伟体量、壮丽风格背后,不仅有着上海租界的一路演进过程,还能够找到上海之所以是上海的那个城市密码。在这个意义上,邬达克以及与他同时代的中西方建筑设计师们,超前地回答了美国历史学家罗兹·墨菲后来的一个提问:为什么上海是现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作者简介

王唯铭,1955年8月11日出生,祖籍浙江绍兴,上海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资深传媒人。

写作开始于遥远的1980年。

自1996年起,先后有《欲望的城市》、《游戏的城市》以及《上海七情六欲:1965-2005一个狩猎者的城市记忆》等八部城市与城市文化主题的专著出版。

2007年,写作进入“由非虚构而虚构”的新方向,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狂澜三部曲”之一的《迷城·血》、之二的《迷城·伤》,以及“早潮三部曲”之一的《亲爱的,飞》。

建筑文化从来都是王唯铭倾情关注的一个主题,1998年,他曾经写有《不可遏止的活力——东西方尺度比照中的上海百年建筑》一书;2007年亦写有《墙·呼啸——1843年以来的上海建筑》一书,此次出版的《与邬达克同时代——上海百年租界建筑解读》反映的是他近年来对上海建筑文化的新感受和新体会,也是他对租界这个特殊空间的再经验、再读解。

目录信息

A时代
1.所有故事开始于1893年1月8日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邬达克是个光荣的旗手
3.站在外滩码头上,无人在意邬达克
AA时代
1.殖民地风格与简屋:从华洋分居到华洋同处
2.外白渡桥:从此岸到彼岸的上海往事
3.在帝国总会的长廊酒吧中喝着威士忌
4.派克弄开始延伸:1917年的先施公司
5.派克弄再次延伸:1918年的永安公司
6.黄阿根们原来生活在石库门
B时代
1.何东住宅:西下的光芒金黄着爵士的那颗心
2.卡尔登大戏院:张爱玲在它面前挪腾而去
3.诺曼底公寓:1924年的优雅和从容
4.焉息堂:邬达克的指尖全都洋益着虔诚
BB时代
1.沿江:外滩27号中傲慢的大班们
2.沿江:汇丰银行中那一根根圆润的大理石柱子
3.沿街:贝当路上那幢美妙的小红楼
4.沿街:华商纱布交易所中的高耸大厅
5.电影院:沉浸在白日梦中的上海性灵
C时代
1.美国花旗总会:乔治亚风格后的崭新路径
2.孙科别墅:风格混合、意味独特的古堡
3.慕尔堂:圣光照耀着的这个空间
4.刘吉生住宅:爱情缠绕在爱奥尼巨柱上
5.哥伦比亚住宅圈:邬达克讨得时代的新欢
CC时代
1.江海关大楼:绕梁不去的威斯敏斯特钟声
2.华安大厦:吕岳泉只手打下的天地
3.麦特赫斯特公寓:中产阶级热烈地兴起
4.上海跑马总会:这种生活被上海市民疯捧
5.上海舞厅:大众在这里狂欢着自己的肢体
D时代
1.大光明大戏院:那片始终不曾散去的金黄光
2.国际饭店:让上海自豪了半个世纪的地标
3.达华公寓与吴同文住宅:彻底的告别,彻底的现代主义
DD时代
1.如同容宏般出发和回归的男人们
2.董大酉:“大上海计划”不倦的实施者
3.范文照:在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间舞蹈的大师
4.陆谦受:在外滩,高度不只是物理的一个向度
5.杨锡缪:“百乐门”使他进入了历史
尾声
再见,上海;再见,我的生命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完此书,能发现作者看过很多书,也在此书中把多年的积累展现了出来。文学化的语言让全书的可读性有了保证。作者毕竟是记者出身,文字表达方面的长期训练,足以确保其在文字上完胜多数学术界中人,这一点,同样是记者出身的我深有体会。 但很可惜,此书在专业性,真实性方面有...  

评分

重叠的现代性镜像——读《与邬达克同时代》 来源:文学报 作者:薛羽   穿行在上海的都市空间,驻足观望一栋栋别具特色的现代“老建筑”,人们不禁会想起苔斯·约翰逊在 《最后一眼:老上海的西洋建筑》 中所说的话:“今天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城市有如此多样的建筑荟萃,它...  

评分

重叠的现代性镜像——读《与邬达克同时代》 来源:文学报 作者:薛羽   穿行在上海的都市空间,驻足观望一栋栋别具特色的现代“老建筑”,人们不禁会想起苔斯·约翰逊在 《最后一眼:老上海的西洋建筑》 中所说的话:“今天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城市有如此多样的建筑荟萃,它...  

评分

重叠的现代性镜像——读《与邬达克同时代》 来源:文学报 作者:薛羽   穿行在上海的都市空间,驻足观望一栋栋别具特色的现代“老建筑”,人们不禁会想起苔斯·约翰逊在 《最后一眼:老上海的西洋建筑》 中所说的话:“今天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城市有如此多样的建筑荟萃,它...  

评分

读完此书,能发现作者看过很多书,也在此书中把多年的积累展现了出来。文学化的语言让全书的可读性有了保证。作者毕竟是记者出身,文字表达方面的长期训练,足以确保其在文字上完胜多数学术界中人,这一点,同样是记者出身的我深有体会。 但很可惜,此书在专业性,真实性方面有...  

用户评价

评分

对建筑按时代整理得挺好的 但作者文笔不行 可惜了这么好的题材

评分

我就喜欢这种书!!!!!!!

评分

想要讲故事,想要放在历史大背景下纵横驰骋,不过呢,故事点到为止,背景交代不清……当然,纯粹当做睡前读物什么的还是有一定可读性的

评分

作者文笔不错

评分

建筑不愧为记忆的容器,如今经营着西班牙美食的小红楼,仍旧写着邬达克密码的大光明电影院,那栋矗立在交叉路口的武康大楼(诺曼底公寓)都还在,所幸它们都还在。那条路的名字更迭,纵使房屋的衣着焕然一新,周遭的一切新旧交替,可它毕竟作为一段历史,站在那里。再路过的时候会不会想起,多年前,朱作桐在门口被暗杀,受尽凌辱的上官云珠从拐角套房里一跃而下。在历史的长篇巨述中,我们是否真的存在过呢?留下的不过是由新变旧的房子,而这一栋栋房子,终也将消逝在漫长的时间里。我们的身后一无所有,前方也一样空无一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