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张永和回国后十几年间所作的随笔三十三篇,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建筑与文化、文学、艺术等,更多的是关于空间问题的独特思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文笔具有独到的“文学性”,这是其他当代中国建筑师所缺少的。 本书为作者随笔的第一次结集,收入的文章,绝大部分已在国内外一流专业刊物上发表,并引起广泛的关注,其中两篇长文曾发表于《读书》。书中配有部分作者创作的设计草图和漫画,颇有趣味。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问题的关注,建筑文化类图书也日益受到读者的欢迎而逐渐畅销,但受知识结构与文化积累的局限,真正有分量的作品并不多见。作者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因为它不再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扫描式阐述,而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对建筑问题进行了文学式的解读。
增订版增加了三篇文章,即《第三警察局》、《设计“谋”》、《问题建筑》。这是作者近几年的作品。
张永和,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2005年出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成位第一位执掌美国建筑研究重镇之牛耳的华裔人士。
知道张永和先生,是通过《晃眼视频》的一期讲座,他是一个建筑师,有自己的工作室,也当老师,也喜欢鼓捣和本职工作看似不那么相关的事儿,比如写作,比如服装设计。 发现《作文本》一书,是因为这个书名,很是好奇建筑师是怎样做作文作业的。以这么质朴的名字命名...
评分《作文本》是张永和累积了二十多年的零散作文,时间跨度之大、范围之广让我真的很难说出对整书有怎样的印象,只好说说启发最大的题目了。 作为一个学工程出身的人,我的本职其实就是做好一个“工匠”。根据国标规范,行业惯例和潜规则(说潜规则,就是有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么画...
评分能买到这本书也是机缘巧合。 在《人物》中看过一期张永和的访谈,觉得这个人很有趣,知道他有本书叫《作文本》。世界设计大会时,在央美的展厅翻看了几页,之后一直寻找,但是网上一直缺货。 四月去上海考察,慕名去了趟渡口书店,真是超级小。但是书选的很贴心,也有养眼的店...
评分从大三上开学一直都到了大三下开学。为什么拖了这么久,除开自己的拖延症和懒癌(耻辱啊耻辱!),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内容本身有些难懂。豆浆叔把自己二十年的文章挑出三十来篇,整理成《作文本》,大跨度的时间让这本书很适合碎片化的阅读(当然也不是说不能一次性读完,假若能...
评分大二时候写的读书笔记。一字未动。 我一般回看一个月前写的东西都会羞耻感爆棚,但这篇现在看也还好。 可能是当初对建筑真的有过一颗真心。 ------------------------------------------------------------------------------------------------ 一、 艺术性 书中《向工业建筑...
8.4—112
评分大学刚进校就买了一本老版,但是一直没有读...最近总算补上这一课。里面有一些论点已经显得过时,但思路的基本框架还是有趣有启发的,的确是入门好书。
评分看迷糊了。
评分专业性比较强。本来是想买沈从文他老婆的书 阴差阳错搜出这本 也还不错。
评分8.4—1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