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卻被無情惱”,東坡這一句詞若孤立來看,正可用作李商隱一生的總括。多情者本已易於自傷,況欲於無情的世界裏尋覓情的歸所,而終於無處堪用其情,便隻覺得世界辜負瞭自己。這話對李商隱而言,沒有半分矯情,畢竟他所有的委屈都是應該的,因為這世界當真辜負瞭他。
蘇纓、毛曉雯閤著作品:
《納蘭容若詞傳》(2009)
《唐詩的唯美主義》(2009)
《隻為途中與你相見:倉央嘉措傳與詩全集》(2011)
《詩的時光書:西方經典詩歌之美》(2011)
蘇纓作品:
《納蘭詞典評》(2008)
《詩經講評之風人深緻》(2010)
《納蘭詞全編箋注》(2011)
《少有人看見的美》(2013)
毛曉雯作品:
《唐詩風物誌》(2013)
《宋詞風物誌》(即將齣版)
我高中极爱纳兰词,读的第一本纳兰词赏析是白落梅的《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第二本就是苏樱的《纳兰词点评》。这类作品行文优美表达流畅但不宜细究,如果有和自己观点契合的内容读起来爽是爽到了,回味时却觉得总有对人物生平揣度过度用力过猛的嫌疑,什么也不差反而多了...
評分拧巴这个词是看刘震云的书才知道的。我一直在想用合适的语言表达,但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后来,有一次陪老婆去超市,挑了些水果在那边玩手机边称重,不经意抬头时,看到貌似有个人在我旁边插了个队,但是我又不确定是不是真的插队,关键是等到我称完水果,我还惦记着这件事情...
評分说起李商隐的诗,在头脑中浮现出来的第一句,不是那千古传诵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也不是那首清丽喜人的“八岁初照镜,长眉已能画”,不是尖刻得令人忍俊不禁的“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不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更不是林黛玉推许过的“留得残荷听雨声”...
評分*在春节的安静氛围里,用两个星期读完了这本李商隐传记,想读的缘由是听欧丽娟老师的「孤独的多棱镜」,其中提到李商隐的一生,眼泪恰为其最好的注脚,一瞬间觉得,这个命途多舛却才华横溢的诗人值得我去深刻了解,李白杜甫被世人长久传颂,太多人喜欢他们了,而我似乎更偏爱那...
評分说来惭愧,我最早声言自己喜欢李商隐这个诗人的时候,都还没有认真读过他一首诗。这个喜欢,纯粹是因为沧月。 那时上初中,疯狂地喜欢沧月,她写的一切都觉得美。她为《幻世》的女主角取名“幽草”取自李商隐的“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她的文集叫“沧海明月”一看...
簡直就是一個粉絲對自己腦內中那個不諳世事很傻很天真的理想主義者愛豆的意淫
评分少誌疏狂纔八鬥,貴人相助欲淩雲。豈知腥風血雨時,一朝踏錯永沉淪。
评分作者對李商隱太多情瞭,雖然我也挺喜歡他的晦澀難懂和難賦深情,但每次讀完李義山都覺得心好纍
评分正如《唐詩小劄》裏所說,不結閤詩人當時的境遇、之前的經曆以及所處的時代等詩外的因素,想必很難領略到詩所言的誌
评分作者對李商隱太多情瞭,雖然我也挺喜歡他的晦澀難懂和難賦深情,但每次讀完李義山都覺得心好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