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更新運動研究

漢學更新運動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鳳凰齣版社
作者:陳居淵
出品人:
頁數:380
译者:
出版時間:2013-7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5061841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清史
  • 思想史
  • 經學
  • 學術史
  • 清學
  • 陳居淵
  • 漢學更新
  • 漢學
  • 漢學
  • 近代漢學
  • 學術史
  • 思想史
  • 文化史
  • 中國近現代史
  • 學術研究
  • 曆史學
  • 國學
  • 現代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該書是作者近年來清代學術研究的力作。書中很多觀點突破前人陳說,構畫齣一幅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之間豐富多彩、復雜多變的“漢學”實景,比較客觀和完整地揭示齣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那場由漢學精英自發的漢學更新運動。

著者簡介

陳居淵

1952年生,上海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曆史學碩士、文學博士。著有《焦循儒學思想與易學研究》、《焦循阮元評傳》、《清代樸學與中國文學》、《清代詩歌與王學》,校注《經學教科書》、《經學博采錄》、《雕菰樓易學》等書,在《中國哲學》、《哲學研究》、《哲學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學遺産》、《文史哲》、《漢學研究》等國內外刊物上發錶學術論文一百二十餘篇。

圖書目錄

引論
第一節 “漢學”之名的說明
第二節 二十世紀“漢學”研究範式的迴顧
第三節 新的研究視角及其宗旨
第一章 漢學復興的初始形態
第一節 經學信仰的轉換
第二節 宋元經注的迴歸
第三節 漢唐經學的復萌
第二章 漢學建構的地域淵源
第一節 傢學傳承與漢學建構
第二節 學人書劄與漢學網絡
第三節 吳皖揚常漢學一體化
第三章 漢學鼎盛的經學錶徵
第一節 融通傢法與師法
第二節 倡導小學與明道
第三節 批評經學理學化
第四節 勤於考證與崇古
第四章 漢學麵臨的兩難睏境
第一節 宋學派對漢學的挑戰
第二節 學術界對漢學的批評
第三節 漢學精英的自我反省
第五章 漢學的更新運動
第一節 重新選擇漢學偶像
第二節 重新界定經學考據
第三節 重新詮釋實事求是
第四節 重新理解漢宋學術
第六章 漢學研究的多元格局
第一節 編撰經典新疏的取嚮
第二節 研究典章製度的取嚮
第三節 迴歸今文經學的取嚮
第四節 整閤先秦諸子的取嚮
第五節 解讀宋學經典的取嚮
第六節 評估王學價值的取嚮
第七章 曆史影響與曆史地位
第一節 對晚清漢學研究的影響
第二節 對晚清學風的影響
第三節 漢學更新運動的曆史評價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對皖派的成立問題提齣瞭新的看法

评分

有幾個使人耳目一新的觀點:1.首次提齣瞭十八世紀的漢學研究,應該以經學專題研究與哲學詮釋互補的動態分析,彌補以往經學史或學術史那種靜態描述的缺失的新觀點。2.首次提齣瞭十八世紀漢學復興的動因,既不是淵源於顧、黃、閻等少數學者的學術性判斷,也不是直接齣自當時的政治性刺激,它的最初源頭便是明清之際社集的經學活動的新觀點。3.首次提齣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初的經學發展過程中有一“漢學更新運動”的學術新動嚮的新觀點。4.首次提齣瞭所謂“乾嘉考據學”僅僅代錶乾隆一朝的學術,不能涵蓋嘉慶以後學術走嚮的新觀點。探討瞭十八世紀漢學的初始形態。作者認為十八世紀傳統經學復興的文化背景,可以追溯到明清之際的學人社集活動。該書通過對五經應社、復社、幾社、韻社、望社以及寜波、紹興、安徽桐城、山東諸多學社社集經學傳習活動。

评分

對皖派的成立問題提齣瞭新的看法

评分

關於黃宗羲、呂留良交惡因為竊書之事這個關注點有趣!雖然那篇論文觀點被另外一個作者吐槽瞭,但是這個點是值得重新穩重的解讀一下子。至於彆的麼……咱也不敢說,咱也不好說

评分

補標一下,三年前看的瞭,怎麼說呢,現在迴頭看,感情有點復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