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衛生與世界之中國(1820-1937)

醫療、衛生與世界之中國(1820-1937)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科學齣版社
作者:鬍成
出品人:
頁數:346
译者:
出版時間:2013-6
價格:72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3037474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醫療史
  • 中國近代史
  • 鬍成
  • 醫學史
  • 社會史
  • 曆史
  • 醫療疾病史
  • 近代史
  • 醫療
  • 衛生
  • 曆史
  • 中國
  • 近代
  • 世界
  • 社會
  • 健康
  • 發展
  • 變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世紀以來,隨著西方列強的擴張和海通時代的到來,中國日益成為世界的一個部分,也就是梁啓超所說的“世界之中國”.然而,不同於以往研究凡涉及此議題的研究,作者較多關注國傢意義上的外交、政治、軍事等宏大主題,聚焦也多是高層政治精英或思想界、學界的領袖人物。

本書希望從醫療、衛生史的層麵,通過諸如中國地方社會、醫療傳教士、華人醫藥、華人“骯髒”、烈性傳染病、戰地救援、公共衛生事業、防疫、檢疫,以及上海、南京的禁娼運動等一係列具體案例的研究,更多關注日常生活史意義上的底層社會、普通民眾在近代中國走嚮世界進程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與之相關的外來/本土、東方/西方、帝國/殖民、侵略/反抗、國傢/社會、民眾/精英、男性/女性之間的纏繞和互動,並重點講述權力在身體層麵上的現代性布控和運作,以及普通民眾麵對不斷加強的控製,為爭取、捍衛生命權利和生命尊嚴所做齣的不懈努力。總之,這是在跨國史及跨文化史的視野之下,一些關於近代中國社會如何麵對健康與疾病、生與死的故事。

著者簡介

鬍成,1954年生,南京大學曆史學博士,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多年來緻力於中國近代史研究,重點關注跨國及跨文化視野之下的近代中國社會文化的曆史變遷。

自2000年以來,鬍成曾先後到韓國、日本、美國、英國、新加坡、香港、颱灣等國傢和地區的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學術交流,並承擔過多項國傢社科基金項目。

已齣版的專著有《睏窘的年代:近代中國的政治變革和道德重建》、《近代社會轉型與史學反思》,並曾在《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讀書》和颱灣“中央研究院”的《曆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新史學》等刊物上發錶專題學術論文和思想評論等七十餘篇。

圖書目錄

內容摘要 i
Abstract ii
鳴謝 iii
緒論:在近代中國發現世界曆史
第一章地方社會與醫療傳教士(1820-1928)
一、普通民眾是否隻是盲目排外
二、民眾幫助及對中國認識的轉變
三、生活境況和世俗意義上的感恩
四、經費來源和最好的病人
五、頗具包容性的文化發展
第二章“西醫東漸”過程中的本土影響(1820-1914)
一、如何讓本土走到曆史前颱
二、儒傢知識人及當地中醫的治療實踐
三、側重眼科手術及對華人助手的倚重
四、華人病傢與醫療傳教士的角色置換
五、不應被忽略的本土影響
第三章華人醫藥與西洋醫生(1835-1914)
一、西洋醫生怎樣治療非外科疾病
二、瞭解華醫藥及華人對西藥的反應
三、利用華醫藥和對病傢的說服
四、內陸地區的限製和減少經濟開支
五、與“適應”同樣重要的相互援藉
第四章華人“不潔”與中外間的不同講述(1861-1917)
一、華人何以被認為“不潔”
二、“不潔”被視為疫病之源
三、衛生景觀改善與變革維新
四、文化優越感與民族主義抗爭
五、社會變革與殖民控製的多重意象
第五章經濟擴張與烈性傳染病(1820-1932)
一、烈性傳染病何以頻繁地跨區域流行
二、經濟迅速擴張與南北間的密切往來
三、來往距離縮短和地理間隔的打通
四、大量流動人口聚集和居住環境的骯髒
五、疾病、醫療格局的現代轉換
第六章營口的戰地救援和地方事權(1900-1907)
一、中國是否隻被欺淩和宰割
二、俄國軍事占領與日本軍政署的成立
三、謀求加入國際紅十字會與進入戰地的交涉
四、日本的軍事占領與歸還地方事權的談判
五、侵略/反抗不隻發生在炮火紛飛的戰場第
七章東北公共衛生事業的競爭(1905-1911)
一、公共衛生為何以對抗方式而展開
二、颱灣經驗移植與殖民醫學的搶先開啓
三、中國當局快速推進的公共衛生事務
四、創設巡警和衛生現代化成就的比拼
五、損人不利己的殖民醫學
第八章檢疫、種族與租界政治(19108-191012)
一、華人為何要求自主檢疫
二、種族矛盾激化與華人的抗爭
三、華人上層的說服及外人讓步
四、自主檢疫和外人的颳目相看
五、華人參與租界政治的訴求
第九章鼠疫蔓延期間的民眾、精英和殖民者(1910-1911)
一、本土救助是否僅為“愚昧”
二、商民最初展開的自相救助
三、民眾信任及商會的隔離病院
四、心理挫摺及與檢疫相關的競爭
五、文化中源遠流長的互助傳統
第十章在華西人的道德焦慮(1918-1924)
一、是否華人導緻瞭娼妓泛濫
二、持續走高的禁娼要求
三、美國禁娼與外人的道德風化
四、各方反應及相關利益衝突
五、上海意義上的“白人負擔”
第十一章全球視野下的南京廢娼(1927-1937)
一、南京政府為何首先厲行禁娼?
二、新政權對首善之都的風化整肅
三、擴展執法邊界和娼妓的從良改造
四、社會反響及各種權力的布控
五、與快速工業化相應的社會規訓徵引文獻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是鬍師的近年來有關醫療衛生史的論文集,共十一章,其中九章已發錶在大陸和颱灣的主要期刊。

评分

藉書補數 南疆紀行...

评分

史料很豐富討論缺深度

评分

初讀鬍成文還是在明清史課上。本書可分三部分:中西醫文化的碰撞(1-3);衛生和檢疫(4-9);禁娼問題(10-11)。這些文章多是置於”遭遇“環境中去細化文化互動的細節與多元,呈現不同人群在差異中競逐權力、錶達話語的過程。這種差異有中西方的異質性,帶來後者優越感的體現,但在文化遭遇之際,雙方之間發生的除瞭誤解,作者也展示齣彼此間常被忽視的包容與適應(第1-3章);同時,近代科學與市政管理對於傳統社會的滲透,初入的近代性無法完全取代更適用的本土性,現代轉換過程中需要本土精英的中介,也會使得部分更有地氣的傳統得以保留,但在近代轉型中,現代衛生體係的建立仍成為主權爭奪的重要前提。鬍成的研究特點在於大量史料引證的細密感,中英文材料下的”世界之中國“視角,且結論能較好提升總結,但寫作時似乎長句偏多。

评分

一部齣發點與立足點即落在“世界之中國“而非醫療衛生史的著作。對我個人當下的project很有啓發。略微不足的是行文中難以名狀的晦澀筆法,以及論文成書難以避免的支離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