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照

觀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作傢齣版社
作者:林榖芳
出品人:
頁數:224
译者:
出版時間:2013-6
價格:33.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636644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林榖芳
  • 思考
  • 談話
  • 生活中的禪悟
  • 講禪
  • 生活
  • 思想
  • 觀照
  • 哲學
  • 冥想
  • 自我認知
  • 內心成長
  • 覺察
  • 心靈修行
  • 靜心
  • 智慧
  • 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觀照,是返觀自照,它使萬事不離平常心,使繁華不礙轉身,使祖師語皆如傢常飯。有觀照,你纔真能會通世齣世間,道器得兼;有觀照,你的知識學問纔真是藥,也纔真能役物而不役於物;到此,你纔真能荷擔世間事。”

專心做事如何與個人心性的修養相協調?討論式社會如何不把概念推到極緻,死於句下?如何看待喬布斯給當下世界帶來的變化?在什麼樣的語境下談論廢除死刑纔有意義?倉央嘉措的詩歌該做聖歌解,還是情詩解?……

一位是華人世界深具影響的禪者、音樂傢、文化評論人,一位是具知識分子敏感、深思、視野開闊特點的記者,林榖芳與孫小寜二人在《十年去來》、《如實生活如是禪》之後,第三度以對談的形式,就時下內地知識群體與精英人群最焦慮的議題與最焦灼的話題進行叩問與開解。

麵對問者的睏惑與糾結,答者一一以“觀照”拈提之,提醒應該擺脫語言尤其是概念的抽象,迴到具體的人與具體的情景,尤其是破除知識帶來的優越感與傲慢心,纔有可能迴到生命的安頓。

著者簡介

林榖芳

禪者,音樂傢,文化評論人。颱北書院山長,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

六歲有感於死生。高一見書中句“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無死,不如無生”,有省,遂習禪。同時間,亦因一段因緣入中國音樂。四十年間,於音樂,始終觀照道藝一體;在修行,則“齣入禪、教、密三十年,不惑之後,方知自己是無可救藥的禪子”,遂對嚮上一路,多所拈提,常以劍刃上事砥礪學人,標舉宗門不共。在禪與藝術外,1988年後又以海峽開放恰可印證生命所學之真實與虛妄,頻仍來往兩岸,從事文化觀察與評論。

著有《諦觀有情——中國音樂裏的人文世界》、《禪•兩刃相交》、《韆峰映月》、《畫禪》、《諸相非相——畫禪二》、《落花尋僧去》、《歸零》、《一個禪者眼中的男女》、《宛然如真——中國樂器的生命性》、《茶與樂的對話》、《生命之歌——從胎教到生命完成》等。

孫小寜:

文化記者,現供職於《北京晚報》。喜歡讀書也喜歡讀人,願意發現並挖掘社會浮麵下值得尊敬的被遮蔽的存在。1997年介紹林榖芳先生音樂人文著作《諦觀有情——中國音樂裏的人文世界》在大陸齣版,2003年、2008年分彆齣版與林榖芳先生的訪談錄《十年去來——一個颱灣文化人眼中的大陸》《如實生活如是禪——一個禪者的生活智慧》。2013 年齣版電影讀書隨筆集《看得見風景,望不見愛情》。

圖書目錄

序 觀照 / 林榖芳 · 1
前言 為安頓,也為解脫 / 孫小寜 · 2
世齣 · 世間
做事與修行
壹 並不是專心做一件事,就叫修行 · 4
貳 當修行與職業規則有衝突 · 6
叁 救世良藥與心靈雞湯,談價值,就需要檢驗 · 9
肆 微博:我們是否跟群體太過聯接? · 12
伍 隻要成功,什麼都可不管,這就是一種魔 · 17
陸 修行是否意味著意義減少? · 20
柒 做事是一種能量,捨也是一種能量 · 24
捌 都捨瞭,事情誰來做? · 26
玖 是高超的藝人,為什麼還不是道人? · 29
公案:喬布斯,真的要從“偉大”看他嗎?
壹 素食、禪與追隨我心 · 34
貳 喬布斯,改變瞭世界什麼? · 37
叁 喬布斯和愛迪生,是否可以比肩而論? · 41
肆 喬布斯為什麼不是禪者? · 44
公共議題,自我觀照
壹 善惡與容受,以《 少林寺 》與《 趙氏孤兒 》翻拍為例 · 50
貳 不平則鳴,為什麼我們更容易和弱者共鳴? · 55
叁 看盡道場亂象而不失道心 · 57
肆 討論式社會,不能把概念推到極緻 · 62
伍 自由之辯與普世的迷思 · 66
陸 許多事其實與民主無關 · 70
柒 從個人修行,破邪即顯正;就社會事務,顯正即破邪。 · 75
捌 不是非社會改變,人纔能安然 · 76
玖 安樂死,一個禪者的態度 · 81
公案:死刑,還是廢除死刑?
壹 廢除死刑,佛教的理由存在嗎? · 84
貳 主張廢除死刑,曆史的原因 · 86
叁 廢除死刑:理想主義還是道德優越感? · 88
肆 為瞭抽象正義而犧牲個人,這個正義或理想需要打個問號 · 93
伍 情理法,還是法理情? · 97
陸 當下的知識分子思維,是否過度西方人文化? · 100
柒 寬恕,有一種愛我們很陌生? · 104
問禪 · 問佛
義理篇
壹 逃禪就是逃避現實嗎?佛教與現實的真正聯接 · 110
貳 曆史佛與終極佛:佛教的時空觀與宇宙觀 · 116
叁 共鳴於他的痛苦不安,而沒能如他尋求解脫之路,
對佛陀的這個“看”,本身也有問題 · 118
肆 唯我、自我、無我:佛教如何看“我” · 121
伍 善人尚可得救,何況惡人乎?——救度的觀照 · 125
陸 六祖識不識字——禪宗公案有沒有演繹成分 · 127
柒 禪者無願,為什麼還要“打得凡心死” ? · 130
捌 示現奇跡,水知道答案? · 131
玖 佛門齣與入,對法與教的看法 · 136
拾 一個佛教徒對另一種宗教的態度 · 140
拾壹 整閤——所有的宗教都可以一味嗎? · 144
公案:倉央嘉措,參真相?參情詩?
壹 “真相”能否還原一個人? · 152
貳 為什麼藏族人拍宗教題材電影,會比漢人拍得自然鬆弛? · 155
叁 若當情詩來看,我們怎麼看修行與情愛的關係? · 156
修行篇
壹 修行,不同宗教的行法 · 162
貳 印度禪與中國禪 · 165
叁 動禪與靜禪 · 168
肆 打坐是共法,但要知道其中的不共 · 171
伍 修行,從理入,從行入? · 173
陸 團體修還是個人修? · 175
柒 修行的異象與實相 · 179
捌 身心受益,也可能有盲點 · 181
玖 師徒相看,如何在封閉中保持開放性? · 185
拾 災難可以說是天譴、報應嗎? · 187
拾壹 在災難中祈福與誦經:願力的作用有多大? · 189
拾貳 災難中的心理調適:不同法門的觀照 · 192
拾叁 災難中的做與不做——悲心的觀照 · 196
勘情感、論道藝——蘇曼殊、李叔同、鬍蘭成公案:
壹 弘一是道人,蘇曼殊是藝術傢 · 204
貳 社會性、個人性的佛教之用 · 207
叁 以情求道、藉色悟空? · 210
肆 蘇曼殊人藝閤一,李叔同道藝一體 · 213
伍 鬍蘭成:有沒有一個民族集體的修行? · 215
陸 是天道無親,悟道解脫,還是悲心不夠,率性而為? · 217
柒 禪是一枝花? · 22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其实我很少看此类的书籍,能与此书结缘,也是托老师的福气,8月份的时候去老师家上课,她刚从台湾公演回来。有幸去了食养山房,碰到了林谷芳先生。于是特意拈提了几本先生的书来,签名留念。哪本书,可能是老师自己也是随心抽取。于是这缘分便接续到了我这里。本是不...

評分

其实我很少看此类的书籍,能与此书结缘,也是托老师的福气,8月份的时候去老师家上课,她刚从台湾公演回来。有幸去了食养山房,碰到了林谷芳先生。于是特意拈提了几本先生的书来,签名留念。哪本书,可能是老师自己也是随心抽取。于是这缘分便接续到了我这里。本是不...

評分

其实我很少看此类的书籍,能与此书结缘,也是托老师的福气,8月份的时候去老师家上课,她刚从台湾公演回来。有幸去了食养山房,碰到了林谷芳先生。于是特意拈提了几本先生的书来,签名留念。哪本书,可能是老师自己也是随心抽取。于是这缘分便接续到了我这里。本是不...

評分

其实我很少看此类的书籍,能与此书结缘,也是托老师的福气,8月份的时候去老师家上课,她刚从台湾公演回来。有幸去了食养山房,碰到了林谷芳先生。于是特意拈提了几本先生的书来,签名留念。哪本书,可能是老师自己也是随心抽取。于是这缘分便接续到了我这里。本是不...

評分

其实我很少看此类的书籍,能与此书结缘,也是托老师的福气,8月份的时候去老师家上课,她刚从台湾公演回来。有幸去了食养山房,碰到了林谷芳先生。于是特意拈提了几本先生的书来,签名留念。哪本书,可能是老师自己也是随心抽取。于是这缘分便接续到了我这里。本是不...

用戶評價

评分

關於生活的對話錄

评分

關於生活的對話錄

评分

關於生活的對話錄

评分

這本書帶給我最深的四個字是“藥毒同性”。是藥還是毒取決於你的因果,取決於你是否觀照瞭自身。對於生命與生活我們各有見地,但是任何時候,不要忘瞭觀照自己,給心拂塵。

评分

孫小寜跟著林老漢好久瞭,一點長進也沒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