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想象

分裂的想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楊慶祥
出品人:
頁數:320
译者:
出版時間:2013-6-30
價格:4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25943
叢書系列:中國現代文學館青年批評傢叢書
圖書標籤:
  • 楊慶祥
  • 文學史
  • 文學批評
  • 當代文學
  • 文學
  • 當代
  • 文學研究
  • 中國
  • 分裂
  • 想象
  • 哲學
  • 心理
  • 存在
  • 意識
  • 邊緣
  • 身份
  • 反思
  • 自由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分裂的想象》分為上下編,上編以文學史研究為主,考察80年代最重要的文學思潮和文學事件,以重寫文學史、主體論、潘曉討論為具體對象,反思80年代文學範式的建構、遷延和擴散;重新考量新小說、文學性、審美原則等概念的曆史起源和意識形態麵嚮。下編以作傢作品研究為主,涉及路遙、韓少功、殘雪、柯雲路、張悅然等經典和非經典作傢,跨越80年代和“80後”兩個頗具曆史意味的時段,通過文本細讀的方式,推演社會曆史如何轉化為美學裝置,反思文學寫作在當下的睏境和可能。

著者簡介

楊慶祥,1980年生,文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中國現代文學館首批客座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齣版有專著《“重寫”的限度——“重寫文學史”的想象與實踐》,編著《文學史的潛力》、《重讀路遙》等。曾獲2011年“中國年度青年批評傢奬”。

圖書目錄

叢書總序 吳義勤
代序 局勢中的文學與批評 ——楊慶祥訪談
上 編
在“大曆史”中建構“文學史” ——關於“重返八十年代文學”
如何理解“重寫文學史”的“曆史性”
審美原則、敘事體式和文學史的“權力” ——再談“重寫文學史”
如何理解“1980 年代文學”
“主體論”與“新時期文學”的建構 ——以劉再復《論文學的主體性》為中心
“讀 者”與“新小說”之發生 ——以《上海文學》(1985 年)為中心
《新小說在1985 年》中的小說觀念
“選本”與“第三代詩歌”的“經典化”
“潘曉討論”:社會問題與文學敘事 ——兼及“文學”與“社會”的曆史性勾連
80 年代:“曆史化”視野中的文學史問題
下 編
路遙的自我意識和寫作姿態 ——兼及1985 前後“ 文學場”的曆史分析
妥協的結局和解放的難度 ——重讀《人生》
《新星》與“體製內”改革敘事 ——兼及對“ 改革文學”的反思
小屋的恐懼和救贖 ——《山上的小屋》中的曆史講述
韓少功的文化焦慮和文化宿命 ——以《山南水北》為討論起點
“孤獨”的社會學和病理學 ——張悅然的《好事近》及“80 後”的美學取嚮
抵抗 的“假麵” ——關於“韓寒”的一些思考
新世紀詩歌寫作的幾個問題
為瞭一種更有效的寫作 ——2011 年短篇小說概述
重返小說寫作的“曆史現場”
分裂的想象和建構的可能 ——當下中國的文化主體和文化癥候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重讀,曾那麼花癡不是沒道理的。

评分

2018·瀋師·萬科·N

评分

還不錯,對一些問題很有見地,知識結構也比較新,值得一讀

评分

還不錯,對一些問題很有見地,知識結構也比較新,值得一讀

评分

期末復習間隙讀完,寫得好哇寫得好!簡直想暑假去人大拜會一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