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开始,以百年中国的每一年为一个节点,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那一年的一个司法故事。并用浅显易懂的方式简单讲解背后的法理,重点揭示在“皇上走了”的现代国家中,我们在法律观念、意识、程序和功能上的种种境况。本书用“法律”的眼光来打量历史,用“法治”的标准来衡准故事,牵涉了大量的政治、文化事件与人物:从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到蒋经国、陈水扁,从鲁迅、胡适、梁漱溟,到胡风、雷震,从李大钊之死、东陵盗墓、西安事变到审判“四人帮”……全书在100件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力图挑战既有的历史“常识”,唤醒当下的“法律”意识,启发未来的法治“观念”。
章敬平,《经济观察报》专栏作家,法学博士,著有《拐点》(《南方都市报》2004年畅销书排行榜社科类第一名)、《权变》、《向上的痛》、《国家与教堂》、《中国的自我探索》等。
看这本书是源于《罗辑思维》这个节目,《罗辑思维》以它为原本,做了一期节目,由于基本国情问题,我们这代普通人很少去接触实质性的法律,碰到任何问题都会像书中说的依照我们自身的道德伦理,传统理念和一些微薄的法律常识来判断,所谓的法治社会也许真的没有去触及到...
评分 评分毋庸置疑的一本好书,看字里行间华佗题材选择上,仍能明显感觉到面对当今的大环境,作者的无奈与悲哀。 书中多次提到违宪两字,在我看来,这两个字出现在简体中文出版物中,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因为中国,本来就不是一个宪政国家。在欧美国家,违宪是一件天...
评分 评分看这本书是源于《罗辑思维》这个节目,《罗辑思维》以它为原本,做了一期节目,由于基本国情问题,我们这代普通人很少去接触实质性的法律,碰到任何问题都会像书中说的依照我们自身的道德伦理,传统理念和一些微薄的法律常识来判断,所谓的法治社会也许真的没有去触及到...
共和 酷刑 隐私 选举 罢工权 宗教自由 民族平等 侵略 地域歧视 特赦 程序正义 汉奸 公民物质帮助权 移民 被俘 职业自由 株连 反革命罪 良心自由 主权在民 结社自由 反抗政府权利 独立审判 叛国投敌 学术自由 中央文革和组织法 反人类罪 宪法在乎的是少数人的反对 结社自由 选举 刑事正当程序 刑事诉讼时效 刑事诉讼的回避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右派粉碎尊严 国家赔偿 非政治审判 严打 戒严 反抗压迫权 引咎辞职 无罪推定 将功折罪 引渡 同命不同价 同票不同权 辩诉交易 秘密监察程序 集会游行 刑事豁免权
评分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看得情绪起起伏伏,犹如这百年来的中国,前面是虚伪,中间是悲凉,只有到最后才能看到一点希望,可怜的是这希望原来竟还是在海峡彼岸。。。四百来页的书其实是承载不了这么厚重的,有些故事可以讲得更好,有些道理也可以更深入~~中间那几年,真是令人寒毛颤栗啊,某些人某些事,历史会记住的!!PS.研究僧生活即将结束了,这是图书馆借的最后一本书了。。。不过,生命不止,阅读亦不止~
评分法律文化历史小书,很好读。每一天一个法律事件,从历史走来,近现代法律史得以缓缓展现。现实中的皇上走了,很多人心里的皇上还在
评分故事都有点短,当历史八卦看也可以,最后,作者想说皇上没走
评分个人觉得法里有情反而会被人利用来逃脱、作恶,作为法律,必须铁面,不应掺杂任何情感,什么有意与否、认错态度之类,造成了恶果,就必须偿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