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开始,以百年中国的每一年为一个节点,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那一年的一个司法故事。并用浅显易懂的方式简单讲解背后的法理,重点揭示在“皇上走了”的现代国家中,我们在法律观念、意识、程序和功能上的种种境况。本书用“法律”的眼光来打量历史,用“法治”的标准来衡准故事,牵涉了大量的政治、文化事件与人物:从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到蒋经国、陈水扁,从鲁迅、胡适、梁漱溟,到胡风、雷震,从李大钊之死、东陵盗墓、西安事变到审判“四人帮”……全书在100件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力图挑战既有的历史“常识”,唤醒当下的“法律”意识,启发未来的法治“观念”。
章敬平,《经济观察报》专栏作家,法学博士,著有《拐点》(《南方都市报》2004年畅销书排行榜社科类第一名)、《权变》、《向上的痛》、《国家与教堂》、《中国的自我探索》等。
总感觉我们对法律的了解不够,虽然国家一直强调依法治国,但是我们很多人依然不知道怎么利用法律来维护我们的权益,甚至当我们受到了伤害都不知道怎么用法律手段去解决,希望国家能在教育上多下点功夫,依法治国任重而道远啊!
评分毋庸置疑的一本好书,看字里行间华佗题材选择上,仍能明显感觉到面对当今的大环境,作者的无奈与悲哀。 书中多次提到违宪两字,在我看来,这两个字出现在简体中文出版物中,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因为中国,本来就不是一个宪政国家。在欧美国家,违宪是一件天...
评分如果选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那么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无论如何得算一个。在上个月结束的戛纳电影节上,状态十分亢奋的姜文谈到了这部电影,透露了创作原型来自北洋时期轰动上海滩的“闫瑞生案”。我最早听说这个案子,是通过郭德纲的单口相声《枪毙闫瑞生》。 ...
评分讨论皇上到底走没走,似乎并不完全是一个伪命题。虽然从事实上来说,离皇上退位已经有100多年的时间,中国的老百姓也已经度过了百余年“无君无父”的日子,但是历史的惯性是如此的强大,无论是从心理上、思维上还是行动上,我们又很容易陷入皇帝奴才的怪圈中,自觉按照千百年来...
评分或许法律就是作者所接受的教育里面的,也是发达国家推崇的。但在“家天下”沿承了两千年的中国,一切不合法都觉得理所当然,特别是在之前民智未开的年代,皇上一直都在心中,领袖都是对的。就算不对有几个敢说?法律保护不了自己,法律就失去存在空间。
在人权法制极其不健全的国度,敢于揭穿皇帝的新衣,并能出版已经是了不起了。
评分中国历史上法律建设的一百年,和那个曾高高在上的皇帝的背影终将渐行渐远。
评分如作者所说,很适合非专业人士,普法所用.
评分个人觉得法里有情反而会被人利用来逃脱、作恶,作为法律,必须铁面,不应掺杂任何情感,什么有意与否、认错态度之类,造成了恶果,就必须偿还。
评分呵呵,章师兄的签名本哦。这是一本披着历史外衣的法学随笔,可以用来补充历史知识,可以用来了解社会评论,有时略显啰嗦,但大多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