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开始,以百年中国的每一年为一个节点,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那一年的一个司法故事。并用浅显易懂的方式简单讲解背后的法理,重点揭示在“皇上走了”的现代国家中,我们在法律观念、意识、程序和功能上的种种境况。本书用“法律”的眼光来打量历史,用“法治”的标准来衡准故事,牵涉了大量的政治、文化事件与人物:从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到蒋经国、陈水扁,从鲁迅、胡适、梁漱溟,到胡风、雷震,从李大钊之死、东陵盗墓、西安事变到审判“四人帮”……全书在100件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力图挑战既有的历史“常识”,唤醒当下的“法律”意识,启发未来的法治“观念”。
章敬平,《经济观察报》专栏作家,法学博士,著有《拐点》(《南方都市报》2004年畅销书排行榜社科类第一名)、《权变》、《向上的痛》、《国家与教堂》、《中国的自我探索》等。
看这本书是源于《罗辑思维》这个节目,《罗辑思维》以它为原本,做了一期节目,由于基本国情问题,我们这代普通人很少去接触实质性的法律,碰到任何问题都会像书中说的依照我们自身的道德伦理,传统理念和一些微薄的法律常识来判断,所谓的法治社会也许真的没有去触及到...
评分 评分讨论皇上到底走没走,似乎并不完全是一个伪命题。虽然从事实上来说,离皇上退位已经有100多年的时间,中国的老百姓也已经度过了百余年“无君无父”的日子,但是历史的惯性是如此的强大,无论是从心理上、思维上还是行动上,我们又很容易陷入皇帝奴才的怪圈中,自觉按照千百年来...
评分私货超多。 不是说私货不行,只是放在这个背景中,有点意外。是90年代很流行的“图穷匕见”型私货隐藏法,前1/3的小故事都是历史,到了某个节点,突然私货爆满。 反正,现在这种书也不行了,且看且珍惜。 不介意私货的话,还是推荐。 正文内容不少于140字。这真的不够140字吗?...
评分百年百案,写的不错
评分很好的話題,將百年故事轉化為法學思維
评分个人觉得法里有情反而会被人利用来逃脱、作恶,作为法律,必须铁面,不应掺杂任何情感,什么有意与否、认错态度之类,造成了恶果,就必须偿还。
评分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看得情绪起起伏伏,犹如这百年来的中国,前面是虚伪,中间是悲凉,只有到最后才能看到一点希望,可怜的是这希望原来竟还是在海峡彼岸。。。四百来页的书其实是承载不了这么厚重的,有些故事可以讲得更好,有些道理也可以更深入~~中间那几年,真是令人寒毛颤栗啊,某些人某些事,历史会记住的!!PS.研究僧生活即将结束了,这是图书馆借的最后一本书了。。。不过,生命不止,阅读亦不止~
评分不judge对错,只说法治。 前2/3写得很精彩,后面差一点,而且很明显的老挑湾湾的写,大陆的那么精彩很多不敢写啊可惜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