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收录了鲁迅先生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五篇,包括《不周山》一篇。1930年出第十三版时,抽去了《不周山》,此后的版本中只有十四篇。
《呐喊》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最重要的白话文小说,影响了成千上万的青年读者,以及后来的创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1936年)。浙江绍兴人,字豫才。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留学日本,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新文化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呐喊》所用的蓝本是珍藏于鲁迅博物馆的初版本,出版于1923年8月,由新潮社出版。原大,原样,原封面,原版式影印出版,与原本高度一致。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收藏价值和保留价值,在普通读者中有极大影响。
提起鲁迅想到的是文思革。 我以为他是将文学工具论发扬至极的代表,在他的文字里充满了思潮奔涌,充满了对旧社会的鞭笞。 但今天我更想把他比作黑暗中的舞者,孤独的在舞台一侧打转,等待着光明等待着希望。黑暗中的舞蹈是疯狂的,开场更是是疯狂的。 他一页页地揭开了那本...
评分首先书的封面设计精巧,风格淡雅。 当然更重要的是内容,鲁迅的文章让人感到了极深的触动。 即使在当代,依然存在那种人们摆脱不了封建愚氓劣根性的现象。 读着读着,仿佛就听到了薄薄纸页油墨文字背后的呐喊。 当然也不尽然是黑暗,...
评分《风波》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通过对江南水乡中一场辫子风波危机的描述,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国民性弱点的实质,及复辟终究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沉渣短暂的泛起之后,终究要被重新淘汰。 主人公七斤住在农村,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
评分鲁迅于1918-1922年间创作的15篇小说,合为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在“警钟日报”或曰“俄事警闻”时期,鲁迅弃医从文,转向改造“愚弱的国民”。从东京回北京后鲁迅倍感“寂漠”(无物之阵,略显虚无主义)的“十年沉默期”,在“S会馆”抄古碑。 于《呐喊自序》中写到的“...
评分我这个人从小到大外号多多。 傻子,傻瓜,疯子,神经病,废物点心,窝囊废,白痴(吃),茅房的石头,怪物。 最近,我来到伟大首都我的故乡,又从亲戚那里得了一个新外号--孔乙己。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对这个外号感到如此愤怒和屈辱。 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在本国民众中...
市面上所能见到的《呐喊》都是14篇,其实1923年初版的《呐喊》是15篇,1930年第十三次印刷的时候鲁迅抽掉了《不周山》,更名为《补天》,补入《故事新编》,从此通行本的《呐喊》都是14篇。如今1923年初版的《呐喊》价值何止万金,存世数量不多,极为罕见。
评分看得时而瑟瑟发抖,咬牙切齿,时而又乘船溯回那淡淡的雾般的乡愁。
评分周树人,百年前的作品,却实在是描述着百年来的诟病。
评分市面上所能见到的《呐喊》都是14篇,其实1923年初版的《呐喊》是15篇,1930年第十三次印刷的时候鲁迅抽掉了《不周山》,更名为《补天》,补入《故事新编》,从此通行本的《呐喊》都是14篇。如今1923年初版的《呐喊》价值何止万金,存世数量不多,极为罕见。
评分20180627-0629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