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种离别

53种离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英] 虹影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3-6
价格:3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3996236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虹影
  • 散文
  • 离别
  • 随笔
  • 文学
  • 自传
  • 文艺
  • 中国
  • 离别
  • 情感
  • 成长
  • 人生
  • 回忆
  • 故事
  • 温暖
  • 告别
  • 孤独
  • 希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53种离别》内容简介:“有一本书写着一个人的过去,那太完美的过去,总难与今生相连。我在茫茫的夜里,把一个个梦留给那本书,闭上眼睛,想象我的身影如猫一样在夜里来回走,仿佛在象棋格里穿越,没有惊动任何人。”——虹影在《53种离别》前写道。

《53种离别》是虹影以离别为主题的自传性作品,若说虹影以前的作品是虚构,这部作品则更贴近真实。作者用艺术的笔法,描绘了自己在生活中亲历的53种离别,一个个发生在不同地方,甚至是不同人物身上的场景,串联起了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然而当作者将生活的一种状态用艺术的语言表述出来,所呈现出的生活远比小说更像小说,也更加狰狞可怕。

作者简介

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饥饿的女儿》《K――英国情人》《上海王》《上海之死》《上海魔术师》等。现居北京。 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1997年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入选台湾青少年自选教材;2008年又被美国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评为年度书。2005年获意大利“罗马文学奖”。2009年被重庆市民选为重庆城市形象推广大使。

目录信息

之 一 忠县
之 二 星星闪烁
之 三 父亲
之 四 十二岁
之 五 红色笔记本
之 六 1095天
之 七 做梦人
之 八 珂赛特
之 九 北京
之 十 大姐与二姐
之十一 亲爱的人
之十二 女孩
之十三 岛国
之十四 英语教师
之十五 新加坡
之十六 少女
之十七 夜蝴蝶
之十八 单眼皮
之十九 两分钟就好
之二十 冯涅格特
之二十一 爪哇
之二十二 粉丝
之二十三 保罗
之二十四 埃莱娜
之二十五 旅馆
之二十六 楼梯
之二十七 朋友
之二十八 舞台
之二十九 另一个女人
之三十 火车
之三十一 灵山
之三十二 诗人
之三十三 阿多米
之三十四 忧郁症
之三十五 威尼斯
之三十六 上海
之三十七 爱美者
之三十八 姐姐
之三十九 爱情
之四十 夜市
之四十一 雅加达
之四十二 尼泊尔
之四十三 千岛国
之四十四 西尔姆山
之四十五 老城墙
之四十六 插花女
之四十七 不明身份
之四十八 弗里达
之四十九 沧浪之约
之五十 少年
之五十一 水库
之五十二 马耳他
之五十三 香港
代后记 但愿有一天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从10多年前《饥饿的女儿》到最新的《53种离别》,虹影在变,比之过去,我看到了她书里透出的平和、从容、睿智;虹影也没变,骨子里的忧伤还在,如果说《饥饿的女儿》呈现的是血淋淋的伤痛,《53种离别》就是淡淡的忧愁。 近日,《53种离别》付梓上市之际,虹影通过新浪微博微...  

评分

序 家里有一个格子双人沙发床,产自丹麦,客人留宿时打开,平日收起。有了孩子后,就一直打开。她睡在上面,是个包打听,说这床好舒服,在哪买的?为何而买? 我说以前外婆来北京,给她买的。 孩子很高兴,是外婆睡的呀,那是什么时候? 我说记不清。真的记不清,好像是2001年...  

评分

这本书我是在春节回家的火车上开始看的。 那天坐着火车去一处亲戚家过年,车厢里人不多,基本上可以自由的选择位置。这趟火车从傍晚七点发车,预计10点半左右就能到达目的地。漫长的旅途,周围都是赶着回家的陌生人,对面一上车就睡着的阿表和旁边从缅甸讲到女人和狗交配的奇葩...  

评分

序 家里有一个格子双人沙发床,产自丹麦,客人留宿时打开,平日收起。有了孩子后,就一直打开。她睡在上面,是个包打听,说这床好舒服,在哪买的?为何而买? 我说以前外婆来北京,给她买的。 孩子很高兴,是外婆睡的呀,那是什么时候? 我说记不清。真的记不清,好像是2001年...  

用户评价

评分

书在拉萨丢了。

评分

太文艺的人,只有活在自己YY的感情世界里才能安息吧。

评分

真挚的感情,诗一般的语言。但不知为何,不能坚持阅读完尽。或许是那个时代和地域太过遥远,而这本书又不是小说,很难将感情沉浸进去。

评分

有些篇目极其感人(开首写家人的好几篇真的写的很好),有些篇目则私人性质太浓(过于语焉不详,不像自传那样明了,读起来容易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甚至会纳闷:好端端的非虚构写作中,为何会无端生出那么多的虚构的元素呢?)虽然是一本只关于离别的集子,可有些故事的离别也只有作者自己才明白吧,读者恐怕是无福消受了。坦率地说,这本小集子不太适合做公共出版物,作者自留尚可,可语焉不详的部分分明又显示了作者试图与读者分享她内心最为隐秘的点滴,这种矛盾心态下的产物只会给读者平添太多阅读障碍,也让离别又多了一层“作者同读者道别”的微妙意味。

评分

我跟FY说这本书里写了邱妙津自杀前一晚和自杀时的过程非常详细,FY说:她怎么知道的?我说,不知道嗦。但是就这2面纸是这本书里唯一的干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