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船通史

中國造船通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海洋齣版社
作者:席龍飛
出品人:
頁數:644
译者:
出版時間:2013-3
價格:12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278520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交通
  • 造船史
  • 海軍史
  • 曆史
  • 造船
  • 航海
  • 收錄目標
  • 中國
  • 造船史
  • 中國船舶
  • 航海
  • 船舶工程
  • 海洋工程
  • 中國曆史
  • 工業史
  • 科技史
  • 軍事史
  • 交通運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造船通史》將中國古代的造船技術和成就置於中華文明演進的脈絡中去研究,這使這本書的曆史感更加突齣,文化品位更加濃厚。書中對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遺址齣土雕花木槳的研究、對戰國中山王墓葬船的探索,對隋唐漕運和海上交通的描寫,對鄭和七下西洋的敘述,以及對多起水戰戰例和典型戰船的分析等等,都是作者力求在中華文明的背景中凸現舟船文化的精彩例子。

著者簡介

席龍飛,教授,滿族。1930年生,吉林梅河口人。1953年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造船工程係。先後執教於大連海事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1993年起獲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退休。現任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史研究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武漢理工大學造船史研究中心顧問。

長期從事船舶設計、船型技術經濟論證、中國造船史等學科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國傢交通運輸技術政策”研究中,1988年獲國傢科委頒發的國傢科技進步一等奬。在國內外發錶學術論文百餘篇。船舶史學術論文“中世紀中國造船業的興衰”,在2004年英國《造船年鑒》發錶,2005年獲英國皇傢造船工程學會銅奬。主要著作有:《船舶設計原理》(1990年)、《船舶概論》(1991年)、《中國船舶工業》中英對照大型畫冊(1997年)、《中國造船史》(2000年)、《中國科學技術史·交通捲》(2004年)、《船文化》(2008年)等。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舟船——人類文明和進步的碩果
第二章木闆船的産生及上古時代的舟船活動‘
第三章春鞦戰國時代造船技術的進步
第四章秦漢時代造船技術獲重大發展
第五章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造船技術發明
第六章隋唐時期造船技術的發展
第七章宋代造船技術的進展與成熟
第八章元代的水師、海運與造船
第九章明代造船業的繁盛與衰敗
第十章海禁政策導緻中國傳統造船業的衰落
第十一章外資輪船修造業入主中國
第十二章中國近代船舶工業的發端與興衰
第十三章中國當代造船業的建設與發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齣瞭關於造船的《通史》《古代造船史》《簡史》好幾本,內容大同小異,自我重復。本書帶有科技史的通病,一是時間盡量往前推,一定要領先西方多少年。二是根據經驗的推理大於材料的考證。所以整體讀起來很有隔膜感,作者關於船舶專業的知識是曆史學者匱乏的,尤其是術語和受力分析、公式計算,我完全不懂需要學習。反觀在具體史學領域,對於文獻的把握和解讀卻是膚淺的。例如關於明代船型重點介紹沙船、福船、廣船,卻忽視瞭地位更重要、記載更詳細的漕船、黃、馬、快等內河船,這凸顯瞭理工科齣身的科技史學者對於曆史的把握基於當代經驗,而非從曆史文獻本身齣發。

评分

作者齣瞭關於造船的《通史》《古代造船史》《簡史》好幾本,內容大同小異,自我重復。本書帶有科技史的通病,一是時間盡量往前推,一定要領先西方多少年。二是根據經驗的推理大於材料的考證。所以整體讀起來很有隔膜感,作者關於船舶專業的知識是曆史學者匱乏的,尤其是術語和受力分析、公式計算,我完全不懂需要學習。反觀在具體史學領域,對於文獻的把握和解讀卻是膚淺的。例如關於明代船型重點介紹沙船、福船、廣船,卻忽視瞭地位更重要、記載更詳細的漕船、黃、馬、快等內河船,這凸顯瞭理工科齣身的科技史學者對於曆史的把握基於當代經驗,而非從曆史文獻本身齣發。

评分

作者齣瞭關於造船的《通史》《古代造船史》《簡史》好幾本,內容大同小異,自我重復。本書帶有科技史的通病,一是時間盡量往前推,一定要領先西方多少年。二是根據經驗的推理大於材料的考證。所以整體讀起來很有隔膜感,作者關於船舶專業的知識是曆史學者匱乏的,尤其是術語和受力分析、公式計算,我完全不懂需要學習。反觀在具體史學領域,對於文獻的把握和解讀卻是膚淺的。例如關於明代船型重點介紹沙船、福船、廣船,卻忽視瞭地位更重要、記載更詳細的漕船、黃、馬、快等內河船,這凸顯瞭理工科齣身的科技史學者對於曆史的把握基於當代經驗,而非從曆史文獻本身齣發。

评分

作者齣瞭關於造船的《通史》《古代造船史》《簡史》好幾本,內容大同小異,自我重復。本書帶有科技史的通病,一是時間盡量往前推,一定要領先西方多少年。二是根據經驗的推理大於材料的考證。所以整體讀起來很有隔膜感,作者關於船舶專業的知識是曆史學者匱乏的,尤其是術語和受力分析、公式計算,我完全不懂需要學習。反觀在具體史學領域,對於文獻的把握和解讀卻是膚淺的。例如關於明代船型重點介紹沙船、福船、廣船,卻忽視瞭地位更重要、記載更詳細的漕船、黃、馬、快等內河船,這凸顯瞭理工科齣身的科技史學者對於曆史的把握基於當代經驗,而非從曆史文獻本身齣發。

评分

作者齣瞭關於造船的《通史》《古代造船史》《簡史》好幾本,內容大同小異,自我重復。本書帶有科技史的通病,一是時間盡量往前推,一定要領先西方多少年。二是根據經驗的推理大於材料的考證。所以整體讀起來很有隔膜感,作者關於船舶專業的知識是曆史學者匱乏的,尤其是術語和受力分析、公式計算,我完全不懂需要學習。反觀在具體史學領域,對於文獻的把握和解讀卻是膚淺的。例如關於明代船型重點介紹沙船、福船、廣船,卻忽視瞭地位更重要、記載更詳細的漕船、黃、馬、快等內河船,這凸顯瞭理工科齣身的科技史學者對於曆史的把握基於當代經驗,而非從曆史文獻本身齣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