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繁葉茂

枝繁葉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央音樂學院齣版社
作者:海因利希·蓋格爾
出品人:
頁數:168
译者:劉經樹
出版時間:2013-1
價格:2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1096459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音樂
  • 海外中國研究
  • 海因利希·蓋格爾
  • 文化史
  • musicology
  • 西樂在中國
  • 美國文學
  • 新書記
  • 傢庭倫理
  • 親情
  • 成長
  • 生活
  • 情感
  • 女性
  • 婚姻
  • 母女關係
  • 現實主義
  • 治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枝繁葉茂:西方古典音樂在中國》將通過與近代史事件、文化史和精神史的背景,來闡明西方音樂在中國的曆史是靠內在的能動性,並非所有音樂文化都有這種能使自己的音樂文化普遍化的能動性。為什麼中國音樂有時候能與西方音樂共生,有時候則否?我的講述經常離開瞭狹義上的音樂史,但有一點應該是明確的:西方音樂在中國的這個發展過程開始瞭她的普遍化,盡管它有時總一再由於政治緣故或間隔停滯、或由各種最不同方式的文化對抗成為一種負擔。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1.“外”和“中”——西方古典音樂在中國
時間模式:“中”和“外”之間的西方古典音樂在中國
2.“根”和“枝”——第一次鴉片戰爭直至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期間西方古典音樂在中國
“根”
“主乾”:上海
題外話:上海市工部局樂隊的曆史、結構、綱領
“主乾”和“分枝”:上海、哈爾濱、北京及各位音樂傢的生活道路
3.“洋為中用”——西方古典音樂在共産主義的中國(1949年~1978年)
1949年後中國音樂的兩個階段
“文化”和文化大革命
樣闆戲及其京劇的發展
摺斷瞭的“枝”
多樣化在中國——曆史迴顧
開始紮根:“新音樂”
延安精神
“洋為中用”
歌麯
4.明星的時刻——西方古典音樂在改革、開放(1978年)以後的中國
意識形態和實踐的差異-1978年後從縫隙間發展的西方古典音樂
西方古典音樂在中國及反思民族身份:愛國主義和民族聲譽
世界一體化——文化的差異
貝多芬迴來瞭
公共精神的殿堂
新潮音樂
觸及思想與創新——世界音樂關聯域中的中國音樂(譚盾)
屋漏偏逢雨——中國音樂與市場經濟
“我”的新迷信
崇拜與冷眼——新星
新、老英雄模範
5.兩位西方古典音樂的傳播者——德理格和譚抒真
接近和陌生——中國曆史與外國人打交道
從皇宮到教會學校
德理格(1670年~1746年)
時異境遷:從德理格到譚抒真
譚抒真(1907年~2002年)
附錄:小提琴及其製作在中國
6.音樂是快樂——論中國音樂的“中國性”
新音樂的摺衷主義、音樂的智慧、斷裂的認同
音樂裏的中國智慧從何而來?
中國音樂的基本特性
音樂的意義
中國音樂的普遍性和“中國”性
文人音樂和鍾子期的故事
7.結束語
參考文獻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即便是普通的业余西方古典音乐爱好者,也很少会问这样的问题: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是如何传播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西方古典音乐似乎已经像是空气阳光一样自然而然的存在。一个点是『西方』,其实较之中国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的传播也更为广泛有力;另一个则是『古典』,...

評分

即便是普通的业余西方古典音乐爱好者,也很少会问这样的问题: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是如何传播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西方古典音乐似乎已经像是空气阳光一样自然而然的存在。一个点是『西方』,其实较之中国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的传播也更为广泛有力;另一个则是『古典』,...

評分

即便是普通的业余西方古典音乐爱好者,也很少会问这样的问题: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是如何传播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西方古典音乐似乎已经像是空气阳光一样自然而然的存在。一个点是『西方』,其实较之中国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的传播也更为广泛有力;另一个则是『古典』,...

評分

即便是普通的业余西方古典音乐爱好者,也很少会问这样的问题: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是如何传播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西方古典音乐似乎已经像是空气阳光一样自然而然的存在。一个点是『西方』,其实较之中国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的传播也更为广泛有力;另一个则是『古典』,...

評分

即便是普通的业余西方古典音乐爱好者,也很少会问这样的问题: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是如何传播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西方古典音乐似乎已经像是空气阳光一样自然而然的存在。一个点是『西方』,其实较之中国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的传播也更为广泛有力;另一个则是『古典』,...

用戶評價

评分

對西方音樂在中國如此瞭解的外國人,確實少見。書中整理列舉的1949-1978年間的諸多中央政策原文,以及海外及港颱的參考文獻,是很有價值的。

评分

總體上很喜歡這本書的視角:西方人漢學傢看西方古典音樂在中國的傳播。當中也涉及到蠻多中國人自身可能不敢觸及的曆史政治麵(畢竟,音樂是『資本主義的』,逃脫不開這段曆史)。短小精悍,原可以展開寫一大部頭的,如今濃縮至有些地方的銜接不夠。文化理論也足夠多,就是太簡練瞭,權且當做索引。(翻譯有不少或文法或邏輯上的瑕疵。)

评分

翻譯或者原文讓我讀的頭大 不過還是不錯的

评分

總體上很喜歡這本書的視角:西方人漢學傢看西方古典音樂在中國的傳播。當中也涉及到蠻多中國人自身可能不敢觸及的曆史政治麵(畢竟,音樂是『資本主義的』,逃脫不開這段曆史)。短小精悍,原可以展開寫一大部頭的,如今濃縮至有些地方的銜接不夠。文化理論也足夠多,就是太簡練瞭,權且當做索引。(翻譯有不少或文法或邏輯上的瑕疵。)

评分

這種視角本來可以寫得很有意思,但偏偏行文如此沉悶。結論有點奇怪,互聯關係産生的文化間性被歸到全球化的作用中去?還是我的理解有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