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仨(大字版)》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中,楊絳先生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瞭最後幾年中一傢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瞭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傢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曆程。他們的足跡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雲多變的半個世紀: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彆……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傢庭已經成為楊先生一傢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
楊絳(1911- ),本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锡,生於北京。作傢、評論傢、翻譯傢、學者。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5-1938年留學英法,迴國後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長篇小說《洗澡》,散文《乾校六記》,隨筆集《將飲茶》,譯作《堂吉訶德》《吉爾·布拉斯》《小癩子》《斐多》等。
这样一本书大卖,有点意外,据说已经印了四五十万,排行榜仅次于《希拉里自传》。大概是大众抛弃了一位表演过火的“文化大师”后,需要再找一位有格调的“文化饰品”来装点吧?书的装帧果然有品格,书皮是淡棕色的皱纹纸,书摊老板告诉我这纸是进口的。有一个加印版是绿...
評分 評分 評分讀完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好一陣子,一直沒敢多寫心得,怕一寫觸動了心頭上脆弱的神經,對老人形單影隻的處境湧上不可收拾的哀愁。有時整理書架,一眼望見台灣時報繁體版和北京三聯簡體版的《我們仨》並列,就只想見分別在封面及封底楊絳微顫的筆觸寫下的:「我一個人思念我們...
評分这样一本书大卖,有点意外,据说已经印了四五十万,排行榜仅次于《希拉里自传》。大概是大众抛弃了一位表演过火的“文化大师”后,需要再找一位有格调的“文化饰品”来装点吧?书的装帧果然有品格,书皮是淡棕色的皱纹纸,书摊老板告诉我这纸是进口的。有一个加印版是绿...
齣版社送導師的,反正導師有彆的版本瞭,然後被我要瞭。。。。
评分2018-104
评分“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這本書買瞭很久,今天纔讀完它。讀的時候總會想到《目送》,也許同樣是寫親情,包含的溫暖和愛是相同的,但楊絳先生更寫實些也更為細膩些,“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珍惜。
评分二刷。三缺二,全靠迴憶撐。楊絳先生寫女兒臨終前那裏,文字裏都滲齣血瞭…
评分曬幸福的最高境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