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与生活

论著与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克利福德·格尔兹
出品人:
页数:232
译者:方静文
出版时间:2013-5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72811
丛书系列:明德书系·文化译品园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格尔茨
  • 社会学
  • 方法论
  • Geertz
  • anthropology
  • 社会理论
  • 人類學
  • 哲学
  • 生活智慧
  • 思想随笔
  • 人文关怀
  • 心灵成长
  • 文化反思
  • 自我认知
  • 日常哲思
  • 精神追求
  • 人生感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田野归来,杂乱的素材该如何变成民族志?人类学家究竟是“作者”还是“写作者”?民族志呈现的究竟是“他者”在“那里”的生活,抑或也带着“我们”在“这里”的生活的印迹?格尔兹带领我们阅读列维-斯特劳斯、埃文斯-普里查德、马林诺斯基和本尼迪克特四位人类学家的作品,试图探讨这些问题。可以说,本书既是他对于这些作品的品读,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类学研究及民族志写作的基本观点。

作者简介

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 Geertz,1926—2006),1926年生于美国加州,在俄亥俄州安蒂奥克学院学习文学和哲学,1950年在该校获哲学学士学位。之后进入哈佛大学,师从C.克拉克洪学习人类学并于1956年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社会科学部等著名学府讲学或担任教职。

作为象征人类学和解释人类学的代表人物,格尔兹以其在印度尼西亚和摩洛哥的田野工作为基础,对宗教、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影响巨大,著有:《爪哇宗教》(1960)、《被信奉的伊斯兰教》(1968)、《文化的解释》(1973)、《尼加拉:19世纪巴厘剧场国家》(1980)、《地方性知识》(1983)、《论著与生活》(1988),《追寻事实》(1995)等,并先后获得了美国社会学会索罗金奖、美国人文-自然科学院社会科学奖、日本福冈“亚洲奖大奖”等多项荣誉。

格尔兹无疑是是近几十年来人类学界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但是其影响远不止此,在人类学之外,哲学、语言学、组织研究、文学批评等领域都可见格尔兹的影响,其“农业内卷化”、“地方性知识”、“作为意义体系的宗教”、“解释之解释”、“深描”等概念或方法不仅在人类学界广为流传,也被其他学科所引用。

目录信息

一、在那里:人类学与写作的情景
二、文本中的世界:如何阅读《忧郁的热带》?
三、幻灯片放映:埃文斯普里查德的非洲幻灯
四、我—见证:马林诺斯基的孩子们
五、我们非我们:本尼迪克特游记
六、在这里:究竟是谁的生活?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以为要先读此书,要先读一读格尔兹其人其事(好吧我刚入门或者还没入门),我是在一篇《格尔兹访谈录》里简单了解了一下他,最逗的莫过于格尔兹说当年决定学习人类学之前和女友希莉一起去拜访米德时想的那样“随便你去搞什么只要叫它人类学就好了!” 这样的想法我曾经...  

评分

这份作业主要涉及到三本书,分别是:克利福德·格尔兹《论著与生活——作为作者的人类学家》、奈杰尔・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曹玮《边缘的姿态——一个人类学女生的田野记事》。由于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克利福德·格尔兹和解释人类学,尽管此书结构简单且...  

评分

评分

这本是一本他点评四位人类学家的毒舌小书:列维斯特劳斯、马林诺夫斯基、本尼迪特、埃文斯-普理查德的民族志。重新翻开这本书,翻译很是糟糕。但是开篇他对写作者(Writer)和作者(Arthur)的区分,再次点醒了我。 这不仅仅只是文学研究里的名词解析,而是直接涉及到两种价值...

评分

这份作业主要涉及到三本书,分别是:克利福德·格尔兹《论著与生活——作为作者的人类学家》、奈杰尔・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曹玮《边缘的姿态——一个人类学女生的田野记事》。由于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克利福德·格尔兹和解释人类学,尽管此书结构简单且...  

用户评价

评分

无意间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发现的一本“大家小书”,是关于几位人类学大师民族志型的经典著作的书评类书籍,阅读起来对于入门人类学大有裨益。不过这本书虽小,难度不小,建议读者把马林诺夫斯基、露丝·本尼迪克特、《忧郁的热带》等一些人类学重点理论和著作读完之后,再阅读此书,或许受益更多!

评分

好久没有看完一本书了。最终作者仍没有给出更好的答案,不过他还是寄希望于未来的“话语实践的创始者”。

评分

在这个学科里最喜欢看的就是格尔兹的书了,问题阐释很全面,而且很有时代感和现实感。更重要的是,很难用非常简洁明了的语言极其精确地概括格尔兹每本书的思想,甚至是概括其中的观点都很难,但是他的书又绝不晦涩,甚至是想当引人入胜。每个学科都有其实用主义的倾向,从最初的探秘,到为殖民主义服务,再到他者观地方性知识,都代表了这种倾向,很多学者都在实用主意的驱动下写就了极有成就的民族志,作为一种学术匠人已是成绩斐然。但能谈得上将人类学升华到艺术、科学的学者却是寥寥无几,格尔兹是这类人类学家中的佼佼者,从他的书中可以了解人类学的学科关怀、学科发展、学科理论、时代背景等等等等。对于每个学科,仅仅知道为什么、怎么样似乎还不够,还应知道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个样,格尔兹是少有的能就此类问题坦诚相告的学者之一。

评分

啊好喜欢格尔茨的耿直!还有他那咕咚咕咚地从字里行间冒出来的才华啊!(就是不写文思泉涌,尬死你们)2017.4.13一刷,2018.8.6二刷,论一切不读原典的看评论都是耍流氓。20200306三刷,格尔茨“阐释人类学”连民族志也一起阐释了,真·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

评分

在这个学科里最喜欢看的就是格尔兹的书了,问题阐释很全面,而且很有时代感和现实感。更重要的是,很难用非常简洁明了的语言极其精确地概括格尔兹每本书的思想,甚至是概括其中的观点都很难,但是他的书又绝不晦涩,甚至是想当引人入胜。每个学科都有其实用主义的倾向,从最初的探秘,到为殖民主义服务,再到他者观地方性知识,都代表了这种倾向,很多学者都在实用主意的驱动下写就了极有成就的民族志,作为一种学术匠人已是成绩斐然。但能谈得上将人类学升华到艺术、科学的学者却是寥寥无几,格尔兹是这类人类学家中的佼佼者,从他的书中可以了解人类学的学科关怀、学科发展、学科理论、时代背景等等等等。对于每个学科,仅仅知道为什么、怎么样似乎还不够,还应知道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个样,格尔兹是少有的能就此类问题坦诚相告的学者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