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音乐记者罗布•谢菲尔德的一本回忆录。作者用15盘自制卡带为叙述框架,构建了这个他与妻子勒妮的故事。勒妮曾是一名DJ,也是自制卡带的发烧友。她于1997年死于肺梗塞。谢菲尔德从他们的相遇一直写到勒妮在他怀里去世,在这七年的时光中,饱含幸福的爱情和难以忍受的痛苦。用这15盘他最最热爱的自制卡带,罗布展现了音乐的力量,它能沟通人们的心灵,强过死亡。
罗布•谢菲尔德(Rob Sheffield),美国音乐记者、作家。现为《滚石》音乐杂志的特约编辑。擅长撰写音乐评论和关于流行文化的随笔。
沉迷于唱片、卡口带的当年......我像嗅觉灵敏的狗一样,能搜寻到每个去过的城市犄角旮旯里的尖货,并随之欣喜、失落和陶醉。这变成生活的全部。每天盯紧进货消息来源,准备出动,像满怀占有欲地盯着一个放荡而多情的情人,我不能让别人得到它!然后我发现自己住的房子太他妈小...
评分一本以音乐和记忆开始的书。似乎在所有的记忆载体中,没有比歌儿更为持久牢靠又难以捉摸的了。或许因为直接的情绪触动,或许因为随处的不期而遇,歌儿总是在不经意间打开往昔的闸门。当我们要躲开一段记忆和经历时,那些过去的歌谣会像甩不脱的负赘,纠缠不休。比如,“乡村歌...
评分一本以音乐和记忆开始的书。似乎在所有的记忆载体中,没有比歌儿更为持久牢靠又难以捉摸的了。或许因为直接的情绪触动,或许因为随处的不期而遇,歌儿总是在不经意间打开往昔的闸门。当我们要躲开一段记忆和经历时,那些过去的歌谣会像甩不脱的负赘,纠缠不休。比如,“乡村歌...
评分一本以音乐和记忆开始的书。似乎在所有的记忆载体中,没有比歌儿更为持久牢靠又难以捉摸的了。或许因为直接的情绪触动,或许因为随处的不期而遇,歌儿总是在不经意间打开往昔的闸门。当我们要躲开一段记忆和经历时,那些过去的歌谣会像甩不脱的负赘,纠缠不休。比如,“乡...
评分罗布谢菲尔德可真牛逼,虽然我完全无法理解。但只要把他这个主题——爱换为道,那几乎是可以不换汤药的组合工厂。谁人把所有时间耗费在谁身躯上,其人就知道你这工厂生产的其人是什么图纸,哪怕这镜像与你听的摇滚完全不同,烂歌遍布。人,这本自传是需要两个作者互相写的,他...
作者的音乐喜好还是很美国的。读到后面略虐呜呜呜。有机会,就做一些卡带吧,精选集,播放列表,什么都好。【标签里好多特特QwQ
评分也许到了四十岁,我也可以写出一堆类似的文字,只是这辈子也很难做到如作者这般的双重幸运(换个角度来看,后一种幸运当然就会变成不幸了~)。不过至少还有一件事是未来的我能做的------在合适的时机,将这本书送给一个合适的人。
评分T___________T
评分#写得实在是好,间或有种代入感,在这样一个寒冷阴天一口气读完后半本整个人都快抑郁了…… T_T #好忧伤
评分这本书我读得很难过其实是因为,我再次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和音乐生活是割裂的。我把我迷恋的音乐小心翼翼地封锁起来,即使它们参与构筑了我日常的点点滴滴,我对它们的热爱也仅仅只是对它们的热爱而已,很难跟其他的感情或经历相联系。在现实中寻求音乐分享对我来说是奢侈。羡慕作者的职业。可以跟英国的《失恋排行榜》对照,都是流行音乐专家写爱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