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简介◆——————————————————————
沃尔特•拉费伯尔 当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先后获斯坦福大学硕士、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1968年以来在康奈尔大学任历史学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美国的时代:1750年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国内和国外方面》,《不可避免的革命:美国在中美洲》,《巴拿马运河:历史视野中的危机》,《新帝国:对美国扩张的解释,1865-1998》,《迈克尔•乔丹和新全球资本主义》,《死亡的赌注:林登•约翰逊、越南和1968年大选》。他还是《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第2卷《美国对机会的寻求》(有中译本)的作者。他所著《冲突:历史上的美日关系》(1997年)获得班克罗夫特奖和霍利奖。
◆译者简介◆——————————————————————
牛可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
翟韬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博士研究生
张静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博士研究生
Using extensive materials from both published and private sources, this concise text focuses on United States-Soviet diplomacy to explain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Cold War. It explores how the Cold War was shaped by domestic events in both the U.S.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presents a variety of other points of view on the conflict - Chinese, Latin American, European, and Vietnamese. The text includes both engaging anecdotes and quotes from primary sources to support key points and exemplify policies, and recent scholarship and materials from openings of the U.S., Soviet, and Chinese archives.
我觉得很不错的一本书,但是我想它也不适用于所有的群体。 书里面的内容正如题目所指,对这个话题感性的人,应该来读。 说我的评论太短了,去他妈的,后面这些字是废话……为了鼓励有益的分享, 少于50字的评论将在前页论坛里发表。 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
评分我觉得很不错的一本书,但是我想它也不适用于所有的群体。 书里面的内容正如题目所指,对这个话题感性的人,应该来读。 说我的评论太短了,去他妈的,后面这些字是废话……为了鼓励有益的分享, 少于50字的评论将在前页论坛里发表。 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
评分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被称为超级大国,隐喻是双方都没有获得全球霸权。因为和苏联相互遏制的举动,在亚洲势力范围交界处,形成了非正式的帝国疆界。冷战之后多极化,实质是美国全球霸权之下,地区性霸权林立。 冷战时美国获得认同,进而在联盟中维持、增进霸权的好时机。欧洲团...
评分二战后,只有美、苏尚保留有大国的实力,前者在大战中本土几乎没有受到创伤,而且早早启动并完成了“曼哈顿计划”,早期的“孤立主义”的余晖与参战的胜果保存并大幅提升自身的经济力量;后者在大战中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国民和社会财富的牺牲,但由于造成了强人政权,运行比较...
评分1950年,武装干涉朝鲜。 1950年,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1953年,中央情报局在伊朗组织政变,推翻致力使石油工业国有化的伊朗首相摩萨德克政权,伊朗君主制复辟。美国获得了伊朗石油产量的40%;后来1978年伊朗国王终于被推翻,伊朗走上了极端反美的道路。 1954年,危地马拉的...
很不错的美国外交史教科书 框架很清晰 没有太多杂七杂八的细节
评分Textbook
评分很不错的美国外交史教科书 框架很清晰 没有太多杂七杂八的细节
评分很不错的美国外交史教科书 框架很清晰 没有太多杂七杂八的细节
评分Textbook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