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台灣史大事件
         導論:政權流變與社會脈動
         【1】台灣原住民從哪來:南島民族與平埔族
         【2】海盜與台灣:中國海盜為何而來
         【3】荷蘭人為何來到台灣?:大航海時代的東西方初會
         【4】熱蘭遮城的主人:荷蘭征服台灣的過程
         【5】小琉球與郭懷一事件:原住民、漢人與荷蘭的衝突
         【6】荷蘭人帶來的新玩藝:城堡、宗教與文字
         【7】鄭成功為什麼要攻打台灣?:1662年大砲戰
         【8】赤崁樓的主人:明鄭如何建設台灣
         【9】明鄭如何丟掉台灣?:施琅攻下台灣的原因
         【10】鄭成功帶來的新事物:屯田、科舉與漢人政治制度
         【11】府城的主人:清代如何打造台灣
         【12】唐山過台灣:移民開墾的台灣
         【13】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羅漢腳清代台灣的民變
         【14】清代的古城:在地化的台灣城
         【15】大變動的時代:清末開港的社會衝擊與自強運動
         【16】太陽旗的降臨:從牡丹社事件到台灣民主國
         【17】台灣總督府的主人:日本台灣的統治及社會影響
         【18】民主與抗日的雙重奏:從武裝抗日到文化抗日
         【19】新時代的來臨: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變化
         【20】大戰下的台灣: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化
         【21】戰後台灣的巨變:二二八事件與中華民國撤退來台
         【22】總統府的主人:兩蔣時期統治台灣的策略及影響
         【23】政黨輪替的台灣:新世紀的台灣挑戰
         【24】民主奇蹟的建立:地方自治到總統直選
         【25】戰後台灣與世界:美、中、台的三角拉扯
         第二篇 食衣住行大躍進:台灣日常社會生活的改變
         導論:生活中的歷史
         【食】
         1. 南北大不同的肉丸是怎麼來的:台灣小吃的演進
         2. 只能政府販賣的飲酒作樂:專賣制的實施
         3. 改變台灣命運的茶:台灣茶的故事
         4. 日本傳來的咖啡香:台灣咖啡的演進
         5. 統治者的飲品:台灣的酒
         6. 戰後的眷村台灣味:牛肉麵與永和豆漿
         7. 烤肉的台灣味:蒙古烤肉與中秋烤肉
         8. 台灣人發明的科技食品:泡麵
         【衣】
         9. 唐衫、和服到西裝:台灣服飾及頭髮的改變
         10. 大紅喜袍到純白婚紗:台灣婚紗的改變
         11. 賣成衣賣出來的台灣奇蹟:帶動台灣經濟發展的紡織業
         【住】
         12. 從土角厝到一零一:台灣建築的改變
         13. 廟旁的小吃攤:廟前廣場與聚落發展
         14. 住宅中最大的改變:廁所在台灣
         15. 都市中的綠洲:公園在台灣
         16. 竹籬笆的春天:眷村的形成與影響
         【行】
         17. 鹿港為何沒落?高雄為何崛起:交通與都市發展
         18. 水運時代:正港是什麼?
         19. 腳踏車來了:台灣腳踏車發展史
         20. 公路與汽車:三線路與台一線
         21. 鐵路的開展:從騰雲號到高鐵
         22. 台灣飛行夢:飛機在台灣的開始
         23. 靠左走、靠右走:台灣汽車靠哪走
         24. 高速公路的出現:十大建設是哪十大?
         25. 貨櫃與運輸的革命:高雄港如何成為世界大港
         26. 南北有別的交通工具-捷運在台灣
         【教育】
         27. 從四書五經到國語數學:台灣教育的演進
         28. 新式教育的出現:百年老校的誕生
         29. 寶寶上學去:幼兒教育的發展
         30. 考試的青春:聯考到十二年國教
         31. 從戰爭動員到競賽:體育在台灣
         32. 棒球為何是國球?棒球在台灣的發展
         【娛樂】
         33. 改變中的休閒生活
         34. 庶民娛樂兩大台柱(一):歌仔戲
         35. 庶民娛樂兩大台柱(二):布袋戲
         36. 旅行的開始:台灣的觀光旅遊
         37. 台灣八景在那裡
         38. 歌唱的時代:台灣流行音樂的發展
         39. 聽音樂、聽新聞:廣播在台灣
         40. 電影在台灣:電影如何在台灣普及
         41. 電視在台灣:從三台到百台
         42. 從宣教到狗仔:報紙在台灣
         43. 瞎拼的開始:台灣的百貨公司
         44. 運動就是娛樂:游泳
         45. 中國小姐還是台灣小姐:選美在台灣
         第三篇  不可不知的台灣史人物
         導論:從人物看台灣
         【人物1】林道乾與李旦:傳說中的海盜
         【人物2】鄭芝龍:影響台灣深遠的大海盜
         【人物3】濱田彌兵衛:荷蘭時代的台日貿易
         【人物4】鄭成功:鄭成功為何把台灣當根據地?
         【人物5】陳永華:鞠躬盡瘁的天地會總舵主
         【人物6】施琅:施琅為何非要攻取台灣?
         【人物7】朱一貴:稱帝的鴨母王
         【人物8】曹謹:曹公圳的開闢者
         【人物9】清代霧峰林家:豪強性格的台灣富豪
         【人物10】劉銘傳:台灣第一任省長
         【人物11】馬雅各、馬偕:帶來醫療及教育的西方傳教士
         【人物12】後藤新平:奠定日本在台統治的關鍵人物
         【人物13】鹿港辜家:不同政權的協力者
         【人物14】蔣渭水與林獻堂:文化抗日的領導者
         【人物15】莫那魯道:理蕃政策的失敗
         【人物16】賴和:台灣新文學之父
         【人物17】八田與一:荒漠如何變良田
         【人物18】鄧雨賢:台灣最美好的聲音
         【人物19】高雄陳家:糖業崛起的南霸天
         【人物20】杜聰明: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
         【人物21】蔣中正:無法反攻大陸的強人
         【人物22】陳誠波:血染的畫作
         【人物23】鍾浩東:心向祖國的犧牲者
         【人物24】陳誠:土地改革之父
         【人物25】雷震:為民主奮鬥的勇士
         【人物26】嚴家淦:無聲的中華民國總統
         【人物27】尹仲容與李國鼎:經濟奇蹟的舵手
         【人物28】蔣經國:柔性解嚴的過渡總統
         【人物29】楊德昌:台灣新電影的舵手
         【人物30】曾紀恩:棒壇永遠的教官
      · · · · · ·     (
收起)